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国最炙手可热的他,《看见恶魔》《熔炉》背后的男人藏不住了!(3)

2022-12-19 18:24 作者:畫外音voice_over_  | 我要投稿

Q你好像也有和音乐总监李炳宇有相似的地方。


是开始电影音乐时给了我很多力量的前辈之一。因为那位也是演奏者,作为演奏者和电影音乐总监都是在最繁荣时期活动的前辈。(笑)参考很多前辈的工作,每部作品都会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李炳宇导演虽然是贝斯手,但是曹英沃导演具有选曲和制作能力,所以会以他的视角进行创作,做一些参考。但是张领圭导演是另一种风格,每次电影出来后看的时候,都会立马确认自己以前不知道的领域知识。(笑)


Q这是我个人最期待的关于《背水一战》的提问,从结果来看,非常遗憾。你想过会惨败到这种程度吗?


刚开始谁也没有想到会变成这样。《背水一战》上映时间是1月,从圣诞节到上映前发生了数起枪击事故,当时关于枪击的所有电影都失败了。前一周上映的电影《匪帮传奇》也失败了,《破碎之城》也不好。因此,像《招魂》一样的电影热潮似乎也因此而兴起,不想再看到有人开枪了。但从我的立场来看,我曾经想过什么时候能拍枪战电影,我是向往西部电影长大的,而那部电影本身也是极其西部电影特色的。


Q看电影主题的话,真的有西部的感觉。


想表现的是,21世纪的西方音乐是什么?创作是以这样的提问开始的。刚开始金知云导演对电影进行简短的说明时,因为是和《正午》一起比较着说的,所以脑海中浮现出的想法是,想创作出和以前西部电影音乐作曲家一样的乐谱。但是这样的乐谱很难与现代音乐相提并论,所以就想尝试与电子音乐相融合的新西部音乐。


Q整体音乐听起来像好莱坞音乐,在速度非常快的奔跑场面中还出现了电子音乐,结尾主打曲《Mowg’s Symphony》中还有管弦乐。


《Mowg’s Symphony》是收集了电影中的所有歌曲的高潮部分,制作成了Remix版本。最近的音乐趋势不是出现了很多Remix吗。举例来说,如果发行一张Daft Punk专辑,那么Remix版本或者Arrange版本就会出现100多个。为了把音节之间好好连接起来,制作成一个Remix版本,在最后的结尾场面时使用,就把《Mowg’s Symphony》放到了OST里。


Q好像和国内电影音乐不同。国内电影音乐中,转场的音乐播放时间较短,但好莱坞的音乐的时间就比较长。


大部分的好莱坞电影都是没有情感的,这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那边的产业链要跟全球同步,所以去除情感。在东方的悲伤,在西方可能不是那样,情况也可能相反。因此,在音乐方面,比起给予感情,提升速度感更为重要,而且需要具备赋予动机等功能。


图片


Q好莱坞比起韩国电影更注重使用功能性的音乐。


没错。韩国电影更接近于音乐的原创领域,但好莱坞最难的就是那个。不是我和导演说这么做做完就结束了,特别是音乐,都需要管理人员们的确认,好莱坞不是从语言和音乐开始的。像我会经常写一些笔记,上面写上我的想法,如果你们的想法是那样,也可以那样做,把那些都用文字来说明,然后最后制作出来。


Q完全有逻辑,经过这种逻辑性的反馈,才能出现这样好的音乐。


是的。我第一次知道我是那么懂得社会生活的人。(笑)每天早上打开邮件,就会收到几个负责部门的邮件,回复完以后去工作室的话大概是中午1点左右。从家出发去位于圣莫尼卡的工作室,因为汉斯·季默的工作室就是他住的地方,所以需要的东西只要在上午说出来,下午就会做好。产业的尖兵好像总是流通的。 


对没听过的吉他感兴趣的话,不管在哪里,下午都会来。有那么好的一面,相反就有不好的一面,需要面对的是无数的作曲。(笑)真的对作家们产生了尊敬之心,我每天都切身体会到了对词汇能力和写作的局限性。我在智能手机、谷歌搜索、APP等上有很多界限,但是通过翻译后,就全部做完了。在那里不是音乐总监,而是被编排的。如果被赋予某种导演的头衔,就会产生距离,唤起自尊之心,但“Composer的er”好像不会伴随这些东西。(笑)只是某种职责而已。


图片


Q《背水一战》在韩国没有出原声带,虽在在海外发行,但有点晚,是在电影上映一段时间后。


听说这部电影在影迷之间非常受欢迎,DVD也卖得很火。人的欲望很特别的是,约翰·卡朋特的电影不想在电影院看,但一定会买录像带、DVD、OST收集起来。《背水一战》也是听别人说,就像约翰·卡朋特的电影一样,正在成为一个经典。在艺术家看来,我制作的电影音乐是cult传奇。(笑)


以前80年代那种电影很多,但是导演和制作公司没能在电影院创造收入。看了某个OST的排行榜,虽然游戏OST很多,但电影的OST整体排名在100位中是第13位,到上周为止《背水一战》在电影中是第3位。 虽然对导演和制作公司来说有些抱歉,但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制作了相关音乐,也是在一般好莱坞电影、音乐中,不经常涉及到的内容。


Q你在某杂志的采访中指出了音乐剪辑的必要性,音乐剪辑到底有什么职责呢?


从作曲者的立场来看,对自己创作的歌曲不太会剪辑。虽然有原曲,根据电影的剪辑来改变顺序,会对电影有帮助,但是做这个工作时,我觉得很有距离感,不太方便。相反音乐剪辑更方便、更合理,音乐总监可以理解,导演和摄影棚也能理解,起到策展人一样的作用。


另外,在我制作音乐之前,会把Temp Music(编者注:在编辑电影和委托作曲家制作音乐之前,为指定导演所希望的音乐氛围而临时使用的音乐)安排在需要它的地方,音乐以这种形式连接在一起,也起到向摄影棚和导演展示效果的作用。


图片


Q在韩国,就像是现场剪辑一样。


是的。美国没有现场剪辑,但是有音乐剪辑。(笑)有趣的是,暗地里觉得在美国、好莱坞音乐的重要性要更高,其实反而在韩国现场音乐剪辑要比后期制作更重要。到了后半部分,美国不是有剪辑嘛,起着总管理层一样的作用,什么都要插一脚。如果导演没有剪辑权,剪辑师就会成为王。好莱坞给后期制作给予了很大的力量,包括投资和分配。


美国大部分的好莱坞音乐都会谈论管弦乐在哪里录音,比如说柏林?听到很多这样的说法。(笑)但在韩国应该不会发生那种事情,当然是因为市场的规模。所以我也觉得,讲述那些故事,最后制作成英语的电影走向世界,也还是有很多语言上无法传达的色彩。那么是不是通过声音和音乐可以传达出来,所以在这方面会更有力量,投资是不是也可以更多呢?


图片


Q除了美国电影,还制作了日本导演武正晴执导的《男生爱女身》的作品,没看过电影,据我所知,里面有同志酒吧和变装皇后的场景,当时是如何创作的呢?


是李凤宇代表时隔许久制作的作品,感觉制作日本电影对我也会有帮助,再加上时机正好,所以决定参与。在《熔炉》结束之后开始,这是一个关于我不知道的其他国家的故事。


Q还制作了纪录片。《街舞开战》和《镜头背后:导演疯了》


《街舞开战》更像纪录片,《镜头背后》是假纪录片。


图片


Q从某种角度看,既没有设定的题材,也没有解说,角色设定也比较模糊,制作时与剧情电影有什么区别吗?


纪录片是不着重收集资料的,它需要制作出观众们看后满意的一个支点,因此经常发生突发事件。偶发事件是有趣的,但不是那种事前预想的,内心没有准备突然出现这种感觉会更有意思。通常会从一起工作的工作人员们提出的小点子开始思考,逐渐呈现一个大的框架。


Q感觉工作方式更自由一点。


《街舞开战》不管怎么说都是美国电影,因为有了临时音轨,也没那么自由。


图片


Q纪录片也是吗?


嗯。但是在韩国和李在荣导演一起工作的时候还是很自由的。当然工作时间只会更长一点,因为不是从一开始就缜密、系统地进行计划和引导。


Q从拍摄前开始就没有设定主题,是在后半部分才决定吗?


确定主题需要从整体考虑的。有的时候进行到中间常常会发生一些状况,就会出现与刚开始设定的主题相违背的情况。


Q在《男人使用说明书》中也有喜剧元素,这是一部音乐非常多的电影。和有点像B喜剧。在电影中用了多少音乐呢?


应该比《背水一战》用的更多。一直都是一点一点地用音乐。李元硕导演在美国学习了电影,对美国的B级电影有很多憧憬。事实上,电影本身也是在韩国很难实现的情况。结果拍出了像美国B Movie一样的电影,在制作音乐的过程中,我几乎写出了相应风格的音乐。


图片


Q如果看这部电影,音乐部分来说,就会发现像是从意大利西部片中出现的音乐。从某种角度看,是比《背水一战》更像西部剧片的。


是的,干脆明目张胆地就照这个风格走。(笑)只有这样才能向人们传达B movie的喜剧所具有的质朴感。把所有场景的原创性最小化的话,然后把这些综合起来看的话,原创性的电影其实就是B级电影。做了很多那种实验,其实实现这种要求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导演是相处的很好的弟弟,所以就拼劲全力去做了。


Q李元硕导演好像很有想象力。既像韦斯·安德森,又像米歇尔·贡德里。


他非常向往那样的世界,对电影也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对音乐很热爱的同时也了解很多。李元硕导演有趣的是,小时候还当过DJ。在美国度过学生时代的时候,有很多派对,是LP时期的DJ,到现在还有当时的那种韵味。


其实是好还是坏不知道,像金知云、张俊焕、李元硕、任弼星等导演,因为是电影导演,听音乐听得太多了,知道的也多,这样子的话有好的一面,如果到了相对细节部分的话,就会遇到一些阻碍。金知云导演对声音非常敏感,所以只要我稍微升了一个调,他就会有所感知,所以有时候从某种方面来说还挺害怕的。(笑)


有很多吓一跳的时候,即使是做音乐的人有时候也判断不好,因此刺激我以后需要更加缜密。举例来说,如果把低音部上升到2Db,如果不写上的话,就会听到“上次不是这样的”的话,回过头来就会很难。


图片


Q《男人使用说明书》中的插曲也非常多。有《Nessun dorma》,电影结尾时还用了Gouryella的《Ligaya》。 那么这些歌曲是由以前做过DJ的李元硕导演选择的吗?


导演和我交换过意见。《Ligaya》是我们小时候去夜店时经常听的派对音乐。演唱那首歌的Gouryella是二重唱,其中一人是提雅斯多。曾经是DJ的他也是出道的组合,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使用了。导演强烈主张直接使用这样的派对音乐,比亲自创作的效果要好。但如果选曲的话,会产生预算,所以从制作公司的立场来看,并不算好的方法。


Q本来期待有原声带或者音源的,但是没出来,很遗憾。


我也很遗憾。本来和一起制作的代表说超过300万的话,请出OST。(笑)但票房被发行时期和发行力度等因素左右。电影在某些剧场从第一天起就成了交叉上映。


图片


Q喜剧题材应该也很适合你。 


《华颐》之后的作品是《奇怪的她》。由沈恩敬,罗文熙老师主演的作品。这部与《男人使用说明书》不同之处就是是一部更适合大众沟通的作品。我的抑郁症很严重,平时情绪也比较低落,所以有时会突然出现躁症。制作《华颐》的时候也会想尽办法让躁症变成能量,坚持下去。也会想如果把喜剧题材作为下一部作品,会不会让自己沉浸下来做音乐呢?


Q因为也会看电影中的插曲。《公司职员》中李美妍作为前歌手出场,演唱的歌曲也是另外制作的。


对,那是我和认识的音乐家朋友们一起作的曲,因为感觉和电影很搭,所以决定把它用在这里。


图片


Q是李美妍亲自演唱吗?


是的,有李美妍演唱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设定呢?是为了让大家通过前女歌手来感受到岁月的流逝,由李美妍演唱,延续蒙太奇,凸显出电影的感觉,所以请歌手唱了这首歌。像重新组合一样,绝妙地连接起来,在制作时也是有些难。


Q音乐让我感觉到了80年代的乡愁。


导演就想让《公司职员》具有这种氛围感觉。


图片


Q看您最喜欢的作曲家是大卫·希尔和拉罗·斯齐弗林路,两位可以说是70年代最火的人。


他们都是给类型电影作曲的人。在我看来,70到80年代是电影音乐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开始出现了好的音响系统,电影音乐的立足之地变得更窄了。因为现在的情况是,音响代替了音乐的作用。而这三位音乐家那个时代创作的音乐,因为一个小节就可以让人握紧拳头,真的对起到这种作用的那个时期十分憧憬怀念。


但是如果像我这样的人在那个时期让我做电影音乐的话,肯定做不到。他们几乎是把乐谱从脱机中拔出来一样完成作曲。我还很喜欢比尔·康堤,《洛奇》一放出来,真的绝了。


Q在电影音乐家中有受到影响的音乐家吗?


最近喜欢与索德伯格导演合作的克里夫·马丁内斯作曲家,极简主义工作者。还有桑多拉拉,他常常拿着一把吉他。我还会经常听韩国电影音乐家做的音乐,充满了韩国独有的感性。


图片


Q在短时间内坚持做了大量的工作,感觉属于工作效率很高的那一种。


现在工作是团队制的。刚开始一个人的时候,真的需要很多时间,在找出自己想要的音乐形式之前,很多时候会错过很多好的想法。所以干脆分组工作,这边编辑,这边收集资源出处,如果我有创意点的话,会聚集60人组的音乐爱好者让他们听资源,那么很快作品就会出来,马上就能确认我的近似值了。


《看见恶魔》几乎是我一个人做的。和从事计算机操作的朋友两个人一起工作,不管怎么说还是会继续做电影音乐。现在电影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和电影相遇的时候,比预想的需要更多的劳动量、忍耐心和感情斗争,所以有团队的话,会少受一些伤,也不会那么累。


Q对于Moog来说,电影音乐的意义是什么呢?感觉好像比起制作个人专辑,越来越往电影音乐方面上靠拢了。


对于现在来说也不能忽视产业的变化。对于单独制作这件事本身,在无法拿到专辑的情况下,音乐制作就像是空气一样虚无缥缈,非常艰难,所以只能接受。总之,电影音乐这一项工作虽然也会受到限制,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坦然放弃一边,获得另一边的那种工作。


可以制作成DVD,对摸到手的成果,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我习惯性的执着,但以前在乐团演奏时,我是活在所有东西都只留在专辑封面目录的世界里。从某个瞬间开始,不管哪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我都不知道他是谁,这真的让我非常难过。


图片


Q如果看音源的话,就不会有那样的事情了。


是的。有些人听音乐,买好唱片,在里面写的文字开始,到这是在哪里录的音、有谁参与编曲、在哪里编曲,通过积累这些信息来听音乐,最近连用音响听音乐都变得很难。特别是我以前弹过贝斯,用智能手机听音乐的话,根本听不到贝斯的声音,没有存在感。在完全感受不到乐谱和活力、无视质感的世界里生活。事实上电影音乐好像起到了避难所的作用。


因为我在一个好的音响系统中能够听到的环境,在出专辑的时候,如果知道的人中有音乐爱好者具备好的扩音器和扬声器的话,他们就会重新回头听一次那个部分,然后喝杯茶听着音乐,但是这些东西都在渐渐消失。


音源也是以定额制捆绑在一起,结果也成了一次性,人们把数据(音源)放进去,如果内存被填满,就会为了腾内存而删掉。音源共享系统本身就删除了艺术家的自我和存在。还不如做电影音乐,这样就能在艺术家边界的内外出出进进,真的越来越没有个性。


Q从某个方面来说,在电影院这样好的环境内可以听音乐了。


这好像成了唯一的解决点。


Q还参与过哪些作品的音乐制作?


刚才说过的黄东赫导演的《奇怪的她》,还有李宰圭导演的《逆鳞》和朴兴植导演的《侠女:剑的记忆》。


翻译 / 书云  排版 / 优琪

你们的 “点赞”、“在看” 、“评论”、“分享”

就是小画(mai)前(zhou)进(bian)的动力^^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拥有者所有

*禁止二改二传截取部分,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请勿摘抄复制


画外音VoiceOver

微博画外音voice_over_

微信号voice_over_

B站畫外音voice_over_

投稿p78i6n@163.com


韩国最炙手可热的他,《看见恶魔》《熔炉》背后的男人藏不住了!(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