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抛砖集——古体诗歌整理①(原创)

2023-06-24 22:24 作者:夏金ZAKER  | 我要投稿

忆李煜(习作)


哀鸟栖枝幽怨久,乱岗无觅尽苍廖。堑山深壑眠寒蛟,陇西陌草葬断肠。异主旧臣叹作慨,依稀云烟南唐事。故土父老亦涕零,痛哭衙巷阡闾前。何以沧桑致诗幸,沦落他乡囚居客。至今萧水犹长东,悲哉奈何违命侯。


    昔时酒醉拈花恶,宴残踏马啼月清。数却落英玉阶前,帘外潺雨意阑珊。娥皇琵琶声未歇,纤裳翘首范修容。孤映鲜双明肌雪爱语风香袖飞花柔情绮靡念家山,转弦遥和邀醉舞。沁风薰雾染纱窗,金玉焚燎叆叇乡。挥毫亭皋错金刀,林石飞竹铁钩锁。霓裳羽衣酒满瓯,锦洞画帘草迷窠。斜晖楼阁浅蓬舟,却问快活几如侬?

    佛前莽撞触琉璃,灯坠惊疾子夭折。含颦周后苦早亡,瑶光殿中含玉蝉。深埋琵琶但垂泪,形销骨立策扶杖。惶惶残喘十余年,山河千里易王姓。一朝落魄为臣虏,辞庙仓皇对宫娥。三载春秋莫凭栏,咽声望断曲寒流。雕栏玉砌如烟往,可叹江北无梧桐。羌笛一声人散去,落秋滋味在心头。

    牵机赐死神采尽,墓败茔圮骸骨僵。千古同寄哀思长,命途何薄作帝王?银汉熙卷分合久,五代庸攘皆虚妄。唯有迢愁通古今,亡曲掠云动阙歌

——辛丑廿六作


背景资料:

1,诗词借鉴

 

虞美人

   春花秋叶(一作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依然(一作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一作都)有许(一作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一作玉钩罗幕),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一作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一作滴),凤笙休向泪时(一作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按:此首词《尊前集》、《全唐诗》、《历代诗余》均分为二阕。

 

长相思

   云一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一作急)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一作旧)雨新(一作如)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梦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一作未)切。归时休放烛光(一作花)红,待踏马啼清夜月。

 

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谢新恩

   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原注:二字又疑是满阶。)斜月迟迟,花在枝。(原注:缺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谢新恩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嗈嗈新雁咽寒(一作愁)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一作侣)。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一作琼枝玉树)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一作暖)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一作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一作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按:此首《花庵词选》题作李煜词。《花草粹编》引《古今词话》、《十国春秋》均认为是蜀主孟昶词。

 

浣溪沙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馆空逝水,映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按:此首《历代诗余》作李煜词。也见冯延巳《阳春集》。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一作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按:以上二首《翰府名谈》、《花草粹编》、《全唐诗》、《历代诗余》均作李煜词。

 

2,文志

——周后(名娥皇)

李煜:

柔仪俊徳,孤映鲜双。纎秾挺秀,婉娈开扬。艶不至冶,慧或无伤。盘绅奚诫,慎肃惟常。环佩爰节,造次有章。含颦发笑,擢秀腾芳。鬓云留鉴,眼彩飞光。情澜春媚,爱语风香。环姿禀异,金冶昭祥。婉容无犯,均教多方。丰才富艺,女也克肖。采戏传能,奕碁逞妙。媚动占相,歌萦柔调。兹鼗爰质,竒器传华。翠虬一举,红袖飞花。情驰天降,思栖云涯。烟轻丽服,雪莹修容,纤眉范月,高髻凌风。

 

马令(《南唐史》):

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后虽在妙龄,妇顺母仪,宛如老成。克相其夫,显于诸子,而身居国母,可谓贤也。

 

陆游:

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至于采戏弈棋靡不妙绝,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朶之妆,人皆效之。

 

——李煜

徐铉(《吴王陇西公墓志铭》):

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驭民,钦若彝伦,率循先志。奉蒸尝、恭色养,必以孝;事耇老、宾大臣,必以礼。居处服御必以节,言动施舍必以时。至于荷全济之恩,谨藩国之度,勤修九贡,府无虚月,祗奉百役,知无不为。十五年间,天眷弥渥。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酷好文辞,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颂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矢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干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有所在,复何愧欤! 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3,其它背景: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两位皇后用情极深。大周后,名娥皇,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李煜曾为她创作多首诗词,记述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表达迷恋周后之情。大周后生病时,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及其去世,后主又《昭惠周后诔》《挽辞》,抒发对大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李煜精通音律,曾创作乐曲《念家山》及《振金铃曲》,并亲演其声为《家山破》《金铃破》。《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和大周后二人按谱追寻,更正所获谱曲错误,重订谱曲,使其清越可听。金陵城破后,所订之谱亦被李煜下令烧毁。至南宋年间,姜夔又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并记入《白石道人歌曲》。

 

李煜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 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 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

 

李煜不仅擅长诗词,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李煜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八种技艺。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周密评为“法帖之祖”。

画作上,李煜的竹,一一勾勒而成,自根至梢极小,很有特点,被称为“铁钩锁”。 他所绘的林石、飞鸟,也都意境高远,远超常人。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周娥皇用情极深,恩宠有加。周娥皇比李煜大一岁,李煜作《念家山》,周娥皇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二人可谓才子佳人、志同道合。周娥皇喜欢香风薰雾,李煜便为她专设司香宫女,所用焚香用具多达数十件,均为金玉精制而成。

 

周娥皇十九岁时,元宗以其父为社稷元老,将其嫁于时为吴王的李煜。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元宗去世,李煜继位,册封其为国后(皇后),并辟专房,恩爱有加。周娥皇“雪莹修容,纤眉范月”,她创造的“高髻纤裳”和“首翘鬓朵”等妆容,纤丽袅娜,使后宫争相效仿。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曾搜寻到残谱,命宫廷乐师修缮,但不尽如人意。周后考订旧谱谬误、增删调整,整理为新曲,并以琵琶弹奏,“清越可听”。内史舍人徐铉通晓乐律,就将新谱出示南唐乐师曹生,问:“法曲节奏柔缓,此曲旋律急促,是怎么回事?”曹生说:“旧谱确实较为缓慢,宫中有人改订过,新曲节奏急促,恐非吉兆。”

 

后主喜好音律,痴迷成性,以致荒废政事。监察御史张宪因此劝谏,李煜赏赐帛三十疋(匹),表彰他敢于直言,但并未因此停止对音律的嗜爱。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生病,将年仅四岁的次子李仲宣置于别院抚养。 十月,仲宣在佛像前玩耍,大琉璃灯为猫触落,幼子惊吓成疾,竟因此夭折。 周后感伤不已,病情加重,李煜朝夕相伴左右,衣不解带,药必亲尝。周后虽病,但精神爽朗,她常对后主说:“贱妾有幸嫁入宫门,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女子之荣,莫过于此。唯一的不足是幼子早夭,而我也即将远去,恐怕无法再报答您的恩情。”十一月,周后病危,料知时日无多,就取出元宗所赐烧槽琵琶和平日佩戴的约臂玉环,和后主作别。三天后,周后支撑着沐浴更衣,将含玉(玉蝉)放进口中,于瑶光殿与世长辞,时年二十九岁。乾德三年(965年)正月,葬于懿陵,谥号昭惠。

 

来源  

《南唐二主词》

百度——李煜

百度——周后

 

附:半年后再望,其实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原创作品)

图片都是网上找的

抛砖集——古体诗歌整理①(原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