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文物古建筑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
直接雷防护技术是通过一定高度的接闪器将雷闪第一时间接下,并通过引下装置、接地装置将雷电泄放到大地中去。目前直击雷防护技术较为成熟,在一般民用建筑物及构筑物上使用没有问题,但在一些场所,例如景区、博物馆、古建筑群等场合,长时间架设较高高度的接闪装置,影响了场所的正常工作,甚至对整体美观程度有所影响,由于这些场合一般会接待大量的游客,为了给游客提供优质的游玩体验,因此需要一种接闪装置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自动收回,雷电预警系统联动升降避雷针装置正好符合这样的需求。
景区文物古建筑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是指将雷电预警系统和升降避雷针联动,形成一套全自动雷电防护与监测平台系统,一套完整的“预报+防护”相结合的雷电综合防护解决方案。预警系统、预警系统软件平台、升降杆联动系统、接地系统和监测平台与项目一、二期雷电预警系统、升降杆联动要完美兼容,提供匹配证明文件在雷雨发生半小时前,雷电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息,触发智能升降接闪杆驱动装置,促使其自动升起至预设高度,截获雷电流通过自身金属杆引导雷电流至舱体接地装置流散大地。在雷雨云消失1小时后,雷电预警系统发出收藏命令,升降接闪杆将自动收藏至地面预设高度或地下舱中,全过程不需要值守人员值守,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仅加快了预警的速度还节省了人力资源。

雷电预警防护一体化装置包括:
1.雷电预警系统,用于检测电场幅值并记录电场数据,同时根据电场数据区分报警级别并发出报警信号。大气电场是与雷暴关联的电气参数,但因受雷电预警探测头安装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局部大气电场异常不一定会产生雷暴,因此会有误报或漏报情况发生,通过多年对雷电频谱的分析和研究,成功开发和设计出了雷电预警数据的离散性采集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大幅降低了系统的误报或漏报。
一级预警:雷暴在形成过程中,雷电可能发生,提示提醒操作人员对可能的雷暴进行注意,并通知进行注意和预防;二级预警:雷暴将要发生阶段,进一步确认信息,此时距雷闪真正发生时间至少约30分钟左右,提醒用户可以采取安全保护预案,以避免雷击损失;三级预警:雷电很快发生,自动操作系统,此时距雷闪真正发生的时间约在10分钟左右,弹出并提醒用户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雷击损失。雷电预警系统是全数字化电场探测与雷电预警平台,其核心电场探测结构基于电荷感应原理、采用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研制,无电机等易磨损可动机械部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易于集成等突出优点。
2.上位机系统,接收雷电预警系统发出的报警信号,并根据报警级别控制升降装置工作。当雷电来临前30分钟左右雷电预警系统开始工并发出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与此同时雷电预警系统向自动升降避雷针发出工作指令,升降避雷针将自动升起来,当时雷电预警解除,自动升降避雷针收回到闭合状态。
3.升降装置,控制避雷针升降。升降杆避雷针装置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升降速度快、抗风能力强、防腐蚀性强、可靠性高、耐久性强、安全稳定、重量轻、闭合高度小,携带方便等特点。使用时将升降桅杆安装于设备顶部或者周边,垂直地将避雷针举升至高空实现客户预定功能的升降效果。

景区文物古建筑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是一款主要应用在风景区核心地带、文物建筑周围、集中成片古村落及博物馆等易遭受雷击场所区域安装的智能升降联动系统。智能升降接闪杆在雷电预警系统信息引导下自动升起和闭合,也可手动操作升降杆升起或收藏。该系统是我公司最新研发的直击雷防护监测系统装置,是景区、文物古建筑、博物馆雷电预警监测及直击雷防护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