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胃肠道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演冬时节,天气寒冷,不少朋友喜欢进食辛辣、温热的食物以抵御外寒,但是又相当一部分人群过量进食后出现了腹泻、腹痛、呕吐的胃肠道不适,甚至有的人群得了细菌性痢疾,出现剧烈的腹痛,伴见黏液脓血便。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收藏,万物的生长处于一个收藏、蓄积阶段,不少动物甚至可以有冬眠。而导致人们患病的各类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活动能力和传染性相对下降。那么冬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胃肠道疾病呢,王医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分析。
胃肠道的疾病在中医的病位为脾胃,因此素体脾胃虚弱的个体,过时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过食一些油腻的食物,上述的病因加重了脾胃的损伤,引起不良,食物内留,久之出现了腹胀、腹痛、甚至腹泻的表现。同样,过量的饮酒也会造成脾胃的损失,中医学认为酒为湿热之物,而脾喜燥恶湿,湿热易困着脾,影响脾的运化,除了出现上述的不适外,患者还可以有口干、便后肛门灼热、甚至出现便血等不适感,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酒更是绝对禁忌。
此外,不合时令的饮食也是引发冬季胃肠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现在温室栽培技术的推广,人们的餐桌出现了不少反击蔬菜、水果,在一些餐饮场所,诸如像西瓜这一类的食物便倍受人们的喜爱。中医理论认为,冬季宜温补,所进食的食物也以温性,而西瓜性凉,多用于夏季解暑、利尿之用。因此,冬季过时诸如西瓜一类的反季节蔬菜、瓜果,会损失人体的阳气,尤其是脾胃的阳气,产生相应的胃肠道不适感。
再有就是一些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在女性当中尤为多见。不少女性朋友夏季为追求美感,着装不当,长时间暴露腹部,损伤了脾胃的阳气,由于夏季自然界阳气较为充盛,所以患者可以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感,但进入秋冬季后,自然界阳气相对不足,加之夏季脾胃之气的损失,患者胃肠道不适就凸现,部分女性患者甚至出现了小腹坠胀、痛经、手足冰冷等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