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斩首后,还有意识存在吗?

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为了惩戒罪大恶极的人,各种酷刑层出不穷,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死刑方式就是斩首。在中国历史上,斩首自秦朝时便被正式列入法典,由于古人强调全尸的观念,执行斩首刽子手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斩首之时必须斩在关节之间,而且不能完全砍断首级与身体之间的连接,需留着一层皮连接着。

当然,这种过于野蛮与残酷的刑罚也被进入现代文明的人类社会所抛弃。但是,相信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人被砍头后,还会有意识吗?
从医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头断掉之后,即使停止了血液循环,12秒后都还可以保持含氧,也就意味着断头后,头脑很可能还保留意识,至于能坚持多久,不得而知。关于被斩首后人还有意识的情形,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学著作和史籍中都有所描述。例如,在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中有一篇讲到,有一名盗贼即将被斩首,在被押赴去刑场的路上,见到一名士兵,正是他认识的一个人,他知道士兵手中有一把快刀,至少可以让他在受刑时少受点罪。于是请求这个士兵一会儿给自己行刑,士兵答应了。斩首时,只见那士兵手起刀落,盗贼的脑袋落地还翻滚出一段距离,还没落定时,嘴里叫道:“好快刀!”。
还有《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俘获,孙权下令斩杀了关羽,且把关羽的头颅送给了曹操。曹操打开装着头颅的匣子,说了一句:“云长公别来无恙。”没想到,本合着眼睛的头颅竟睁开了眼,把曹操吓得不轻。
以上这些都是小说中关于人被斩首后还有意识的描写,但小说中本就带有夸张的艺术手法,所以,这个也并不能成为判定的证据。直到后来,有一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拿自己做实验,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这个人就是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他在化学领域研究上有着杰出的成就。拉瓦锡从小就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事实证明,他在化学方面也非常有天赋。1768年,年仅25岁的他成为了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773年10月,普利斯特里向拉瓦锡介绍了自己的实验,提出了燃素说。但是,拉瓦锡并不相信燃素说,他认为这种气体是一种元素。1777年,拉瓦锡通过金属煅烧实验,向巴黎科学院提出了一篇报告《燃烧概论》,最后,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而且推翻了普利斯特里的燃素说,提出氧化学说,认识并命名了氧气,使得化学领域开始蓬勃发展。之后还编写了第一份广泛的元素清单。
拉瓦锡不仅对化学很感兴趣,他对生物学也很痴迷。在那个时代,一切新学科都还在探索新事物中发展,人们对于人被砍头后是否还有意识的这个问题当然很好奇,也成为一个激烈讨论的话题。人们在各种动物身上做实验,得到的结果也各不相同,依旧没有结论。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拉瓦锡成为了革命者的目标。拉瓦锡是波旁王朝封建贵族家庭的后裔,而且,拉瓦锡担任法国科学院名誉院士的同时,他还是烟草以及食盐的包税官,1771年,他与征税承包业主的女儿结了婚,更加巩固了他包税官的地位,所谓树大招风,拉瓦锡成为了众矢之的。被指控犯有税务欺诈罪,而受到革命党的逮捕,被判以死刑,尽管社会各界都在尽力挽救这位贡献卓越的化学家,但最终拉瓦锡还是被带上了断头台。
在断头台上,拉瓦锡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实验。怀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拉瓦锡想在死前再实现一次自我价值。他想证明人被砍头后,是否还有意识。于是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刽子手,约定当他的头被砍下后,他会尽可能地多眨眼,由刽子手将眨眼次数记下并告诉所有在场的人们。

1789年5月8日,拉瓦锡是第四个登上断头台的,他泰然受刑,刽子手手起刀落,拉瓦锡的头颅被砍下,“1、2、3……11”一共眨了11下眼,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实验结果,这一个拉瓦锡用生命证实的实验结果。拉瓦锡的这个实验虽然没有在正史中记载,但也是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最接近事实的实验了。
拉瓦锡死后,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日朗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眨眼就将他的头砍下来,但拉瓦锡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再长不出来一个了。”
当然,这只是对于一个科学家逝去而痛心地感叹。但除了拉瓦锡,对于这件事情困惑的科学家也不是没有。包希欧医生也是一个对头颅被斩下后到底有没有意识这个问题十分困惑的人,他在1905年的6月28日对一个凶犯的头颅做了实验性观察,并写下了特别详细的观察报告。
观察报告中写道:
“被斩首者的眼睑和嘴唇出现无规则的节律性收缩,持续大约5~6秒。我又等了数秒。痉挛性运动停止了。面部放松,眼睑半合,眼球微露,只看到白色的眼结膜……然后我大声叫他,我看到他的眼睑慢慢张开,并没有痉挛性收缩。接下来他的眼睛非常坚定地盯着我,瞳孔汇聚。数秒后,眼睑又重新慢慢地、匀速地闭合,头保持与以前我叫他时一样的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被斩首的头也许真的会存在短暂的意识,但也有人说,这可能只是大脑被斩下后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而已。然而,每一个实验都不是只做一次就能得出结论。
1793年,一个叫科黛的女人意图刺杀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主派革命家马拉,但最后被抓获并送上了断头台。
传闻说她被砍头后,脑袋被人提起来掌掴,结果发现她的脸变红了,很明显是在表现愤怒。但这不过是个传闻,也许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群众以讹传讹。可是也有医生表示,人的头颅在离开身体后的确仍会发生抽搐,但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机械性肌肉运动。就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蛇在被割下脑袋后,嘴巴还能一张一张地想要咬人。
而到了1905年,一个叫亨利的男人被斩首,他的医生朋友以他作为实验对象,在他的头颅被砍下后马上上前查看。医生不断地对着正在抽搐的脑袋喊亨利的名字,发现亨利的眼睛竟斜着向上看着他的朋友。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半分钟,亨利才彻底气绝身亡。
于是这个医生朋友根据亨利的情况写下了一份报告,主要是描述人在脑袋被砍后还能意识到别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可这样一份“震惊!”“惨案!”的报告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仅是这样的研究太过于残忍,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医生是在瞎编乱造哗众取宠。
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医生的研究是可信的,毕竟当时不少老百姓闲着没事干都喜欢去看行刑,所以也不能否定有一些老百姓在观看行刑的时候的确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而当时的断头台还很“人性化”,底下会有一个篮子盛住被砍下的头颅,也许有的人在被斩首后,头颅掉落篮子的那一瞬间,也许会有一种幻肢感的巨大冲击。
他可能会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在断头台的木板上滑落,自己的头颅滚落到篮子里,过程中还会咕噜咕噜地不停转动。而头颅在掉落到篮子里以后,因为大量失血、缺氧,不出5秒就会陷入昏迷状态。

意识是大脑皮质高级中枢的功能,人需要一定的血氧饱和度才有意识,如果血氧过低,人体供氧不足,很容易就会出现意识不清,甚至是昏迷的状况。
因此,人一旦头颅被砍,在那一瞬间里,甚至连幻肢感和穿模感都来不及感受就永远失去意识。而出现的眨眼、斜视这样的动作,可能只是条件反射起的作用。
不管怎么说,砍头始终是一件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事情,人在知道自己的头将被砍下的时候,一定也是非常情绪激动的。所以当脑袋被砍以后,刚刚冲上脑的热血还没缓和下来,因此可能会有短暂的不完整的意识。
至于说是头离开身体,还是身体离开了头,应该说是头离开身体才是,毕竟头有意识,虽然很短暂,但起码能感觉到。而身体,大家都知道,是不会思考的,所以也不能指望手臂、腿脚能感觉到什么了。当然现在“断头台”这种刑具早已消逝,关于这个头颅的问题研究也只可能随着“断头台”这种刑具的消逝而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