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讲故事 之诺亚方舟上的物种
25、诺亚方舟上的物种-大猩猩
许许多多年以后。
桌上一只皮皮虾
桌前坐着一个人。
皮皮虾味美。
桌前人憔悴。
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只皮皮虾。
这是地球上被遗落的可怜人。
可怜人看着皮皮虾。
可怜人决定吃了它。
诺亚方舟上的物种
那时的世界迎来了末日,太阳飞速膨胀。太阳正在用巨大的引力逐步吞并地球。
驶离地球的诺亚方舟上载满逃离末日的动物。
这些动物中有一堆人类,一对鲸鱼,一对海豚,一对大象,一对长颈鹿,一对猪,几对蝴蝶……等等等
这些生物都经过了小心翼翼地筛选,从品种上来说。比较聪明的生物都应该留下来。比如说鲸鱼,比如说海豚,比如说大象,比如说猪。
黑猩猩
科学家曾经考虑是不是把猩猩们留下来。但是这个提议最后被否决了。就和全世界的智慧人种只剩下智人一样,又或者说每一个文明似乎都离不开残酷的战争一样,历史这本烂账时绝对不能被提及的。否则“罪恶”就会会被轻易应允。
如果把黑猩猩留下来,就会看到杀戮同族,掠夺雌性。如果把倭黑猩猩留下来,就会看到滥交,强奸,同性恋。
封闭的末日旅行可以逼疯任何人。
如果一个人想将自己的不合法合理化,那他只要找到生物学家,做个一分钟就能出现的DNA检测,99.4%的共同DNA很快就能证明我们不过是脱了毛的他们。
这还不算完。
如果飞船上不幸混入了一个心理或者人类学家。像lie to me的男主一样,他们喜欢盯着黑猩猩或者倭黑猩猩的直率版表情来判断研究人类的复杂版表情。
如果更不幸的是他找到了人类心理的钥匙。
这个人马上就会成为这个狭小空间里的巫师,他们熟知每一个人的恐惧,能搅合的所有人都无法正常工作,却什么都不能带来。
就像把巨石扔进了盆里,除了浪费仅剩的水量以外别无它用。
所以它们必须被迅速,立刻毫不犹豫地扔掉。
毕竟,这可不是在湖里,它们一无平定沙泥的作用,二无活泛河水的作用。
因此它应被扔掉。
为了让秘密不被发现,黑猩猩,倭黑猩猩也要扔掉。
重新拾起宗教 并扔掉黑猩猩
就像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那样,那时的飞船上也会有一个什么。
我们总得相信自己是什么的宠儿,而不是什么的老大,而那个什么会保佑我们到达彼岸。
哪怕为了这些宗教,猩猩们也必须要扔掉。
结论
综上所知,黑猩猩必须被扔掉。
科学家自觉自己的检测十分公平,至少对于有智慧的生物来说,科学家们,务必要求它们至少选两三只种族代表登上诺亚方舟,种族代表中,至少有一个为雄性。这两三只种族代表可以享有大部分人类都不曾享有的殊荣——登上诺亚方舟。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会圈养一部分食物。皮皮虾因为养殖麻烦被早早的排除了。最终科学家选择了某种高蛋白的蜘蛛和蟑螂。
本来有人提议养两只皮皮虾并不占地方,但后来发现它们会迅速杀死任何贝壳,螃蟹,虾,鱼,而且无法被养在玻璃里。
最后关于养殖皮皮虾的提议以失败告终。
皮皮虾没能被带上飞船,它被留在地球的愤怒人类吃光了。
在最后一只被吃掉之前,那个人类来来回回把这个可怜的皮皮虾翻了好几遍,他说:看,这就是没有智慧的下场。
他在说这只虾,也在说自己。
三天后,气温达到60度。
他中暑热死了。
其实皮皮虾并不如人想象的那么笨,只是一只皮皮虾的智慧只能由整只皮皮虾决定,它不是由一个单纯的皮皮虾脑决定的。所以当科学家把智慧测试仪放在它的大脑上,看着大脑上那短促而零散的信号传递,他们说皮皮虾没有智慧。他们不知道,皮皮虾的智慧不在整只虾,而在它的虾头,虾爪以及虾眼。
26、诺亚方舟上的长颈鹿
卡在智慧边界的生物是长颈鹿。它的脑袋不是那么大,却也足够大。
但是它有几个缺点,让人类犹豫着是不是把它带上诺亚方舟。
1、它们都是高血压。
2、它们的脖子太长,人类觉得它会在升空的时候折掉。
3、它们如果骨质疏松,挺不直脖子,就直接影响呼吸道,从而降低存活率。
4、它们都是同性恋。90%以上性交在同族中产生。
5、诺亚方舟很小。
关于前三点,人类有人类的高血压和骨质疏松,长颈鹿有长颈鹿的高血压和骨质疏松。长颈鹿的脖子如果在升空的一瞬间折掉就不会在后面的日子里折掉,从而也不会有什么负担。
关键是后两点。
这十分的危险。
为了让人类忘得慢一点,飞船里的长颈鹿不能继续同性恋下去。
相反,长颈鹿必须要为人类做出榜样。
科学家追踪了50年,找了祖上都没有同性恋经历的公长颈鹿。鉴于长颈鹿90%以上的性交在公长颈鹿中产生,这几只长颈鹿绝对是长颈鹿中的异类。没有公长颈鹿愿意和它建立任何形式的交际。这让它在公长颈鹿中一定显得十分不合群,却让它们幸运的上了诺亚方舟。
公长颈鹿要和雌长颈鹿在一起,天天亲亲我我。时时刻刻给船舱营造粗春意盎然的气氛。它必须向人类证明长颈鹿能够在任何环境下活下去,不得神经病,也不会寂寞消瘦。
同时,公长颈鹿的眼里应该只有母长颈鹿,母长颈鹿的眼里只有公长颈鹿。它们会交叠在一起,用长长的脖子长长的腿表显出夸张的行为艺术。
它们的眼里只有彼此。
那时的人类手里会有一个预知路径图,路径图会告诉他们将经过那些路段。船长将提示人类什么时候会收到用不完的恒星能,什么时候恒星能有限。在恒星能有限的时候,船长会强制开放冬眠舱,在恒星能没有限制的时候,船长会发避孕套。尽管……恒星能没限制时,船长鼓励不用避孕套。
同样,根据恒星能的丰富情况,人类会决定长颈鹿的孩子是不是能生下来。
当然这一切也是建立在人们不彻底放弃自然生育的前提下。
27、诺亚方舟上的食物选择
请选择一种食物作蛋白质摄入。
蜘蛛蟑螂,还是老鼠?
星际时代的人在选择食物时,并不会考虑它们身上会携带多少细菌。
因为宇宙是无菌的,诺亚方舟可控的,一个小小的卫生的空间并不艰难。
它们都是在密闭的环境里长大的,可以迅速繁殖的高营养物质。
它们的成长只需要极其稀少的营养。
在诺亚方舟营养最为宝贵。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甚至因此而构想出了“永远的”老鼠。
“永远的”老鼠有以下特性:该老鼠以粪便为生,人可以吃老鼠,拉粪便,拉出的粪便再喂老鼠,老鼠会迅速长肥,老鼠再喂给人吃,循环往复无穷尽,人就可以一直吃鼠。
这个提议自然是被否决的,就和永动机一样,这中间必有能量损耗,使得人再吃掉某一只老鼠后,不再长出新的老鼠。
但由此可见,诺亚方舟的人是多么认真的研究老鼠这项食物。
诺亚方舟上的人始终不理解地球上的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吃蜘蛛蟑螂和老鼠,在它们看来,地球上的人类忽视此等美味的唯一原因是地球人的技术局限性:对于技术有限的地球人来说,比起快速繁殖的优势,卫生环境的成本更高。
诺亚方舟上的人大概不知道,第一代的诺亚方舟居民需要把蛋白质做成龙虾和螃蟹的形状才能正常下肚。从第二代开始,他们就把它们还原成了老鼠蟑螂,和蜘蛛的形状。就像羊有样子,牛有牛的样子一样。即使是老鼠蟑螂和蜘蛛也要比肥皂味的合成食物好得多。
人类在太空中漂泊了几百年。
在诺亚方舟上的人类死了一代又一代。
最终诺亚方舟上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两种职业。
诺亚方舟监控者和小说家。
诺亚方舟监控者负责飞船的运转。
小说家负责大脑的运转。
原本飞船上也有科学家和数学家。
但是科学家说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他们有生之年也不会有机会接触到任何实验器材,渐渐的科学家不见了。
科学家不见了之后,数学家不久也不见了。
他们都转职做了小说家。
自从小说家多了以后,诺亚方舟上的神经病就减少了。
但是小说家们得神经病的概率上升了。
目前最火的一个小说是一个穿越小说。
小说的穿越时间是古代,也就是2050年以前。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出生在诺亚方舟上,什么都不懂的无知少年。
这个无知少年在诺亚方舟爆炸后,穿越回了2020年。
小说刚一开头就得到了热烈的追捧。
没有人不想知道2050年以前的人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人不对他们羡慕嫉妒恨。
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可以在炸掉后获得重生。
诺亚方舟上的人相信死亡是一个循环。生命会在某一个瞬间回到原点,于是我们又可以像原来生活的那样,一切苦难还没有发生。
在那本穿越小说的作者看来,那时的人类还生活的无忧无虑,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聚敛财富和制造贫穷。
主角就这样成为了救世主。
就像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样,他也说蜘蛛老鼠和蟑螂是可以吃的。
于是他用蜘蛛老鼠和蟑螂解决了5亿饥饿人口的吃饭问题。
因为蜘蛛老鼠和蟑螂是不被接受的。可它又是廉价解决的唯一方法。
因此他这件事做的很秘密。
这三种生物被挤在几个秘密的地点,定时投喂长大。只有机器人负责食物加工和处理。
处理过程比绝大多数食品加工厂要卫生的多,可惜老鼠还是老鼠,蜘蛛还是蜘蛛,蟑螂还是蟑螂。
他的故事有两种结局。
第一个是他因为事情暴露,他被口水淹死了,5亿人又饿死了。
第二个是他成为了英雄,蜘蛛老鼠和蟑螂开始出现在了常见菜单上。
作者原本准备的结局是第一种。
他写的一蹴而就,酣畅淋漓。仿佛自己探知了人类的本性。
可当他把这个结局给朋友看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摇头。
于是他最后写出了第二种。
于是他的抑郁症加重了。
“不。”我摇了摇头。
“事实上不止有这两种结局,这应该有第三种结局。”
“哦?”“蒲公英”问我。
编出了整个故事的是这个看也看不清的小小“蒲公英”,而它居然能对我得所谓第三种结局说“哦?”我不由得感到非常高兴,甚至有点得意忘形。
我:“我不认为老鼠容器可以支撑到20年。”
“蒲公英”:“为什么呢?”
我:“一般情况下说能撑到20年的都只能支撑5年。大多数的装修都是如此。你永远不知道会在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会出现偷工减料。所以,当主角那么相信那个装修队的时候就应该有这样一个结局。在第5年的时候,老鼠会撞坏墙壁,走到街上,所有人都会见到这种老鼠,但是他们杀的速度赶不上生长的速度,过多的老鼠会造成生化危机。他们携带细菌,咬上人类,制造灾难。许许多多的房屋被老鼠啃食一空。主角和糟糕的装修队联手毁灭了世界。”
“蒲公英”想了想,说:“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