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舞师到唱跳天后】Paula Abdul

提到Paula Abdul,
很多人对于她的印象,
可能都还是通过美偶(American Idol),
她那明显不同于Simon的风格。

她的solo career是她有资格坐在评委席的凭证,
尽管至今只发行过3张专辑,
而且最后一张专辑已经是1995年发行的了,
她仍然至今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第一张专辑发行于1988年,
被认为是美国史上商业上最成功的出道专辑之一,
诞生了4首冠单。
在出道以来短短3年内拿到了6首冠单,
在20多年后的今天,
让她依旧名列史上Billboard最多冠单的女歌手#7

而她莫名其妙地过早结束自己的歌唱生涯,
至今仍是乐坛一个谜团。
(一)宝拉的早年时光
宝拉于1962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犹太家庭。其父Harry Abdul来自叙利亚,各种原因成长于巴西,最后移民到了美国,而其母亲Lorraine M. Rykiss则是有着乌克兰血统的加拿大犹太教信徒。

宝拉从小就热爱舞蹈,受过芭蕾、爵士舞以及踢踏舞的专业训练。其母亲也是一位职业钢琴家,常常为歌手演出担任钢琴伴奏。
从高中开始,宝拉就显现出其惊人的编舞天赋,她对于舞蹈的感觉十分敏锐。
在进入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当年,宝拉从候选的700人中脱颖而出,加入了NBA湖人队啦啦队(就是至今被认为是最性感的啦啦队“Laker Girls”)。加入后,宝拉光速崭露头角,成为了啦啦队队长,负责设计、编排啦啦队的舞蹈动作。
——谁也没想到,这成了她演艺生涯的开始。

在一次啦啦队表演的时候,宝拉被正在看表演的The Jacksons看中了。
The Jacksons看中了宝拉的编舞能力,他们在表演之后,找到了宝拉,与宝拉签约,换掉了原定的编舞师,要求宝拉为他们当时新歌《Torture》的MV编舞。
初出茅庐即担当重任,宝拉后来坦言自己非常紧张。
但她还是尽了全力给5人编舞(包括迈克杰克逊)。

虽然这首歌打榜成绩中规中矩,只打进了Billboard前二十,乐评也不受青睐,到了今天也鲜有人知道这是宝拉以职业编舞师身份的出道作。但The Jacksons对于宝拉的编舞感到非常满意。
随后,杰克逊兄弟们把宝拉介绍给了当时尚未成名的自家小妹Janet Jackson。
珍妮当时正在制作自己的专辑《Control》,需要有人给MV编舞。
于是,宝拉来得正是时候。

两人在合作中互相都给予了对方很高评价。
之前外网有争议,是否是宝拉教会了珍妮如何跳舞。
但事实是,珍妮早就是很好的舞者了,只是当时珍妮需要有人来为她编舞。离开宝拉之后,珍妮的事业也非常成功,她也能够为自己的MV和巡演进行编舞。
在Control时期,宝拉为珍妮的4支MV做了编舞,包括《Nasty》、《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 Lately》、《When I Think of You》、《Control》。

在1987年MTV VMA中,宝拉凭借《Nasty》和《When I Think of You》两首MV中出色的编舞,在“最佳编舞”奖项提名中占了两席,这个是十分罕见的,最终也顺利拿下了这个奖。这也是宝拉第1次拿到VMA。

这相当于是给宝拉职业编舞师生涯中的最高肯定。
宝拉就这么成了杰克逊家族的御用编舞师。
接下来,宝拉还为The Jacksons的Victory Tour巡演以及George Michael的Faith Tour进行了大型编舞。
宝拉在业内已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二)转型唱跳歌手&《Forever Your Girl》

宝拉自己很清楚自己的优势。
到1987年,宝拉已经是业界公认的最强也是最红的编舞师,她会跳舞是业界人士公认的。但大众对于像她这样的编舞师依然没什么了解。
后来根据宝拉自己的纪录片,她觉得自己也会唱歌,为什么不也唱着试试看呢?或许,就是另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呢?
1987年,宝拉首先告诉了朋友,自己想唱歌。朋友也很支持她。
但宝拉没有作品来证明她会唱歌,于是已经很有积蓄的宝拉花了3万美元录了些demo,然后通过其他人引荐,维京唱片公司签下了她。
但唱片公司对于宝拉能不能以歌手身份走红保持怀疑态度。
唱片公司没有给宝拉1分钱。
所有歌曲的制作全部是宝拉自己自掏腰包完成的。
虽然这导致宝拉在制作专辑的时候确实非常拮据,
但其实也相当于拥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做唱片公司不想让她做的音乐。
唱片公司不给钱,那宝拉只好自己发动这些年在演艺圈的人脉,亲戚朋友全上阵支持宝拉的首专制作。
宝拉首先找来的就是L.A.Reid和Babyface这一对黄金组合。截止2006年,这对黄金组合写出了超过40首Billboard的R&B榜冠单,并多次受到格莱美肯定。
他们写出了宝拉出道专辑的首单——《Knocked Out》。Babyface还担任和声,并演奏键盘。
而宝拉妈妈也四处帮女儿询问,结果找到了一位好朋友的男朋友Elliot Wolff,他写出了《Straight Up》。当时,他交给宝拉妈妈一盒8曲录音带,里面是8个不同的《Straight Up》demo。宝拉妈妈如获至宝,拉了宝拉回家一起听。但由于歌实在写得太烂,导致宝拉妈妈听了当场笑哭,把录音带丢到垃圾桶里了。幸亏宝拉感觉还有救,把录音带从垃圾桶里扒拉出来,在重新翻修过无数次之后,《Straight Up》成为了专辑中最出彩的一曲。这位之前名不见经传的音乐人,还写出了专辑里的《Cold Hearted》。他写的这两首歌,都成为了Billboard冠单,也是他个人写的唯二B榜前十热单。
《Straight Up》还因为demo版实在太难听,导致维京唱片公司和宝拉起了冲突。最后宝拉跟公司约定可以在专辑中收录两首她自己不想唱,但公司想让她唱的歌,来换取把《Straight Up》收录到专辑的条件。
宝拉甚至还通过Prince找到了给他写歌的作者Oliver Leiber当专辑制作人,他不仅写出了专辑同名曲《Forever Your Girl》、《Opposites Attract》和《The Way That You Love Me》,还参与混音,担当鼓手和吉他手。他写的这三首歌,全部都成了Billboard前三热单,前两首还夺冠了。
最后宝拉还自己参与写歌,作为第一顺位作者创作了专辑中收录的最后一首歌《One or the Other》。
……
总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宝拉的首专虽然真的都是自掏腰包,有些歌甚至都不是在录音棚录制——宝拉家隔音效果不好的厕所,但制作方面确实包括了很多杰出的音乐界人士。
如今再去听这张专辑,确实可以感觉到专辑在制作方面,很多歌确实显得像demo一样可以继续加工。最明显的就是公司后来看宝拉红了之后,终于出钱给她的一些单曲做了remix,效果真真要比原来的专辑版本好很多,比如《Straight Up》、《The Way That You Love Me》和《Opposites Attract》。不过当时,宝拉大概也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钱来加工了。
专辑差不多完成了,作为试水的作品,《Knocked Out》发行了。


这首单曲录制于1987年9月,于1988年4月被拉出来打单,作为宝拉的首单,也作为维京唱片公司检验宝拉的样本。
结果这张单曲证明了弃女当自强,尽管唱片公司不给钱,宣传也很少,这首单曲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在Billboard上冲到了41名,打进了R&B分榜前十。在加拿大冲到了27,在英国这首单曲勉强打进前100,最高碰到98然后就没了。(后来宝拉走红以后,这首单曲还被拉出来remix,继续强推了两次,最后在1990年peak到21)
公司开始看重宝拉了。
1988年6月,专辑《Forever Your Girl》正式推出。

滚石给出3星评价,All Music给出4星好评。
对于一张制作成本低廉的专辑,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专辑一开始销量也是平平。
公司为了宣传专辑,决定cut一首歌来强推。
宝拉想要推《Straight Up》,但公司真的发自内心讨厌《Straight Up》,于是公司就先推《The Way That You Love Me》。又因为公司想把这首歌混音一下,更能够把宝拉dance-pop这方面的水平展示出来,就发行了不同于专辑版的版本,为了表示区别,还在标题上加上了"(It's Just)"。

1988年8月,这首单曲发行。在Billboard上,这首歌最高peak了个88,低位自嗨光速出榜。在英国直接飞榜,让公司大跌眼镜,非常郁闷。
公司本来以为,宝拉的《Knocked Out》没咋宣传都能够自强不息冲到41,这单公司来强推,起码会小hit一下。结果完全没有。
宝拉刚刚出现的R&B分类的粉丝群体也非常不满这首歌的舞曲remix,结果就变成了歌迷不支持、大众更不care的惨淡结果。
宝拉心里快笑开花了,于是就找公司说要打《Straight Up》。
公司还不死心,继续要强推《(It's Just)The Way That You Love Me》。结果,这首强推之耻让公司哭笑不得。英美持续0反应,加拿大歌迷却很给面子。这首歌成为了宝拉在加拿大排行榜上第1首热单,冲到了排行榜第5名。
公司终于没招了,在他们看来,既然宝拉这么努(zuo)力(si),那就让她打《Straight Up》吧。

这首从宝拉妈妈到唱片公司,除了宝拉本人,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单曲,成就了宝拉。
在发行这个超iconic的MV之前,这首歌就已经火了。

这首歌被拿出来打单的时候,已经是1988年11月了。
上一单强推之耻《(It's Just)The Way That You Love Me》在Billboard才peak了个88,而《Straight Up》一上榜就是79名,充分证明了宝拉对潮流的敏感度。公司也意识到了这首歌真的不一样,于是彻底放弃《(It's Just)The Way That You Love Me》,集中公司力量来强推这首歌。
MV给这首歌注入了强心针。在1989年VMA上,这首歌拿下了4项大奖,包括最佳女歌手MV、最佳剪辑、最佳编舞(宝拉本人获奖)、最佳舞曲MV等。
而MV中还有当时Paula的男友,著名节目主持人Arsenio Hall现身,虽然只出现了他的一个背景和帽子。
这一年,宝拉还在VMA上献上了经典的热单串烧表演,展现了自己出众的舞蹈和编舞能力。这一段表演隔年还拿到了黄金时段艾美奖的杰出编舞奖。

这首歌在1989年2月夺下Billboard单曲榜冠军,并连冠三周,并在1989年年榜上拿到第4名,销量认证1白金。让宝拉一举成名。成为宝拉首专当中最争气,销量最好,榜单成绩最好看的一首歌。这首歌在加拿大也成功夺冠。在欧洲和澳洲这首歌也非常受欢迎,打入了英国、德国、荷兰、瑞典、瑞士等国的前三名,还打入了新西兰的年榜前十。
《Straight Up》提升了整张专辑的知名度。专辑榜上的排名从原来的低位自嗨磨榜,到了中高位。
随后,专辑同名曲《Forever Your Girl》和《Cold Hearted》两首单曲延续了《Straight Up》的成功,都在Billboard上夺冠。前者继续在美加两国夺冠,后者在Billboard上也像《Straight Up》一样,打入了Billboard年榜前十,位居第6。
随着从《Straight Up》到《Cold Hearted》连续三首单曲在美国大爆,宝拉的出道专辑《Forever Your Girl》终于在1989年10月7日夺冠。从发行到夺冠,已经过去了64周。至今仍是Billboard排行榜上,从发行到夺冠时间间隔最久的专辑。一周冠以后,专辑开始了高位磨榜。
这个时候,公司看到势头这么好,决定把之前公司一致看好的《The Way That You Love Me》再拉出来强(bian)推(shi),结果这首强推之耻依然实在不争气,没有夺冠,成功卡3也就算了。在1990年的Billboard年榜上有幸进榜,卡在90名,差强人意。在英国,这首单曲在前面一堆热单的铺垫下,peak 74,光速出榜……
宝拉内心os:笑死人了。

不过,宝拉也算尽心尽力了地救过这首歌了,最明显的,就是在隔年的AMA上,宝拉作为当年AMA最受欢迎流行/摇滚女歌手的得主,负责开场,表演了这首强推之耻。
而那一年压轴的,正是自己之前合作的对象Janet Jackson。

外网的评论都在说,这是一次代表着《Forever Your Girl》与《Rhythm Nation》两张经典舞曲专辑的世纪对决。两张唱片销量差距不大,虽说唱片质量上面,珍妮的专辑显著要强得多,不是一个级别能够比较的。但到了舞台上,两个人突出的个人风格和舞台效果,就都是每个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各具特色。
在这一点上,宝拉没有输,珍妮也不存在输。珍妮身上没有宝拉的影子,宝拉身上也是不同于珍妮的。
宝拉为这次开场倾注了很多心血,从舞台的编排就可以看出来。
这场表演,也像1989年宝拉在VMA上的演出一样,提名了黄金时段艾美奖的杰出编舞奖,然而这一次她没有拿下这个奖。
到了1989年年尾,专辑里的《Opposites Attract》终于被拉出来打单了,这也是在美国这张专辑的尾单了。在已经打了5首单曲的情况下,这首歌一点都不弱,继续夺冠,并连冠三周。让宝拉成为当时罕见的首张专辑就诞生4首冠单的歌手。(继Whitney Houston, George Michael和Michael Jackson之后,第4位)。


这首歌也是专辑中最受好评的歌曲之一。这首歌是R&B和Hip-hop风格融合的范例之一。男声部分是由组合The Wild Pair(就是歌曲里的MC Cat)所演唱的,他们的solo职业生涯都比较惨烈,除了这首歌,他们在宝拉的《Forever Your Girl》中也有献声。
歌曲MV隔年拿到了格莱美的最佳短篇录影带,也是宝拉本人目前为止获得的唯一一座格莱美奖杯(下一张专辑有获得年度最佳专辑包装,那个是颁给专辑设计者的)。
在商业上这首歌也非常成功,这是宝拉在澳大利亚的第一首冠单,也是她到当时为止第1首前十作品。除了美国和澳大利亚,这首歌在加拿大也成功夺冠,在欧洲主要国家除了法国和德国都打进了前十。最终打进澳大利亚1990年年榜第6,认证两白金,加拿大年榜第13,美国年榜第14,英国年榜25。(有些地方成绩比《Straight Up》还要好不少)
不过,这首歌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又把专辑推到了冠军的位置。
在1990年2月3日,随着《Opposites Attract》的大热,专辑《Forever Your Girl》隔了三个多月居然回冠了,这一次,连冠九周(总共十周)。据报道,最可怕的时候,《Forever Your Girl》一天之内就卖了19.1w。
虽然1990年,宝拉没有再打单,但专辑的后劲有了《Opposites Attract》的帮助,不再需要她担心了。

这一年的AMA上,宝拉拿下了最受喜爱流行/摇滚女歌手以及最受喜爱舞蹈艺人。
1989年,《Forever Your Girl》位列美国年榜第3.
1990年,《Forever Your Girl》依然位列前十,高居第6.
在1990-1999的Billboard专辑十年榜当中,即使少掉了两年,特别是1989年的走势,这张专辑依然位居53位。专辑最终在榜175周,其中前十61周,在美国获得7白金认证,是维京唱片公司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专辑纪录,没有之一。除了美国,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都取得了白金认证,特别是加拿大,也认证了7白金。
这是低成本专辑的一个神话。
1990年5月8日,为了满足宝拉粉丝们的需求(其实是为了圈钱),《Shut Up and Dance: Mixes》这张混音专辑发行了。滚石1星差评。这里面的remix都不是拿出来打单的版本,而是一堆官方鬼畜,不过节奏是蛮适合跳舞的。

凭借宝拉的高人气,这张混音专成了史上最畅销的混音专辑前十。在美国和加拿大都认证了白金,连新西兰都取得了黄金认证。在一些国家,这张专辑最高排名比后来宝拉的三专都要高。
1990年,宝拉位居Billboard艺人榜第4,女歌手第1.
(三)巅峰到衰落
宝拉的巅峰倒不是在《Forever Your Girl》时期,而是在《Rush Rush》。

1991年5月,这首歌曲宝拉个人第二张专辑《Spellbound》的首单,正式发行。
这首歌一经发行就收获了大众和评论家的好评,在Billboard总榜上连冠5周,之后也长期磨榜,在1991年年榜上位列第4,位列90年代单曲十年榜第16名,all-time总榜77位,是她个人最长冠也是个人最成功的单曲。除此之外,这也是宝拉在成人抒情榜的第1首冠单,同样冠了5周。在加拿大,这首歌也成功夺冠,在年榜位列第8。在欧洲和澳洲,这首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了法国和德国,基本上都进了前十。

评论家表示,没想到宝拉也能把这种成人抒情风格的歌唱得这么好。
随着单曲热度上升,专辑也顺势发行。

这张专辑比第一张专辑获得了更多好评。2003年,Slant Magazine将这张专辑列为史上必听的50张流行专辑之一。

在制作上,这回维京再也不敢怠慢了,部分歌曲甚至运用了当时尚未流行的3D环绕声效,增强了宝拉的音色感染力。甚至向Prince要来了一首歌《U》(这首歌原定将作为专辑的六单,但由于宝拉当时结婚去了,再加上专辑后劲已经崩盘就没有打单)而宝拉自己对这张专辑也很上心,在这张专辑里,有4首歌是宝拉作为第一顺位作者创作的。

专辑首周空降Billboard第5,第二周跃居冠军,并连冠两周。这是宝拉在美国的第2张冠专,也是目前为止最后一张。
专辑夺冠过后,宝拉走过了事业的巅峰期。
1991年下半年对于宝拉来说,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首先爆发的,就是“变相代唱事件”。
宝拉首专中的伴唱Yvette Marine这一时期把宝拉和维京唱片公司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获得300万美元的赔偿。原因是她觉得,在《Opposites Attract》这一首歌当中,维京唱片公司发行的版本,把宝拉和她自己的声音混在了一起作为歌曲的主唱部分,而不是区分开来作为正常的和声。也就是变相地在指控宝拉和维京唱片公司找了她来做代唱。
当年是不太平的一年,1990年年末恰逢著名的Milli Vanilli组合被爆出,并自己承认是找人代唱整张专辑的歌,震惊了业界,然后被收回格莱美。这件事情让唱片公司和两位可怜的“主唱”惹上了一大堆官司,一大堆歌迷从此抵制他们的唱片,即使后来他们真唱了,献上了真正的声音,制作水平也不低,人们依然强烈抵制。就这样,一个“代唱”事件直接毁掉了组合中两位歌手的事业生涯以及所有真正的幕后主唱的职业生涯。1998年,其中一位主唱在发专辑前不久,因为吸毒过量去世。
所以可以看出,美国民众对于“代唱”这件事情非常非常敏感。
就在这节骨眼上爆发“当红歌手宝拉疑似找代唱”这样的类似新闻,可想而知这样的后果有多严重。

再加上宝拉由于之前每一首歌的舞蹈动作幅度都很大,而自己确实真唱能力有限,电视台基本上也没有真唱的强制要求,有的电视节目如The Top of The Pops甚至因为设备问题和传统,还不支持真唱。所以到宝拉被伴唱告上法庭为止,确实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没有一场是全开麦真唱的。
民众因此也对宝拉产生了怀疑。
恰逢宝拉当时因为走红不适应,心理压力太大,饮食规律混乱,患上了贪食症,精神脆弱,对于这样的负面新闻一直迟迟不回应,导致新闻发酵,伴唱一直在媒体那里变相指控宝拉,占据了版面。
尽管宝拉后来回应了,表示自己没有欺骗过歌迷,不存在“变相代唱”这样荒谬的行为。公司也直截了当地说伴唱只不过是想借助捏造事实来威胁唱片公司获得一纸合约来发展个人事业。但由于民众觉得一个小小的伴唱来对抗功成名就的宝拉+多金的维京唱片公司,好像很不容易,再加上至今“著作权侵权”这样的案子在各国都需要很长时间来审理,特别是需要业内人士参与来举证、质证,既难证明,又难反证。而这样的案件必然的结果就是时间拖得太久,导致大众最后只记得丑闻,不记得案件结果了。所以当时舆论反而还倾向于伴唱那边,对宝拉非常不利。
1993年,案件宣判,驳回了原告(伴唱)的所有诉求,充分证明宝拉是完全清白的。而这个时候,宝拉的歌唱事业,如伴唱所愿,进入了下坡阶段。
在“丑闻”发酵期间,按照专辑原定计划,《The Promise of a New Day》作为专辑的二单在1991年7月发行。虽然这首歌在9月拿下Billboard单曲榜一周冠,但是后劲不佳,不过在年榜上也排到了41,算是还好。但全球来看,这首单曲相比于《Rush Rush》是个大flop,除了加拿大卡2,其他国家没有一国打进前十。

这首歌的MV是宝拉事业中的一个污点。

这个MV本来是要求宝拉到夏威夷去实地拍摄的,然而由于宝拉时间冲突,就变成在夏威夷拍了实景,然后宝拉在录影棚里用绿幕拍,后期再把她抠出来……就这样,这首歌运用了当时还不成熟的特效,看起来格外假。
特效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由于宝拉个人患上贪食症的缘故,身形发福,而她不能够接受自己的身形在镜头下看起来胖了,再加上她想让更多舞者出境,所以要求后期剪辑的时候,改变原来的视频比例,拉长自己的身形。结果MV出来的结果,就是极不协调的瘦高版宝拉……
这个MV自从在MTV播放的第一天起就成了笑柄,甚至还被做成了讽刺宝拉的MV《Promise of a Thin Me》,歌词尽是讽刺宝拉发福、代唱、假唱……
当时没有人知道宝拉饮食混乱,患上贪食症的消息,这也是她在十几年后接受采访时才透露的。
所以在宝拉自己已经濒临崩溃的情况下,先是代唱消息,又是不佳的MV和不良的市场反映(专辑在这单之后不久就跌出前10了),宝拉身心俱疲。
而这个时候,更错误的一步来了。
1991年9月5日,宝拉在VMA献上了表演。
照理说应该要表演正在主打,马上要夺冠的热单《The Promise of a New Day》,或者表演被提名的单曲《Rush Rush》,但宝拉这回表演的是《Vibeology》。

这一场,可以感受到宝拉是想证明自己有真唱能力的,所以明显有开麦了。但还是有一部分是没有开麦,而且口型出来了,麦却没有声音。
然而她的造型、舞蹈和表现形式,却受到了争议。
争议的主要焦点在于,她不佳的现场唱功、假唱接唱和略微少儿不宜的舞台表现形式。
其实这个表演,如果不是在“代唱风波”期间,应该是不会有这么多差评的。
宝拉和公司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所以,本来是要把《Vibeology》作为三单的宝拉和公司临时改变主意,在表演过去1个月后,主打《Blowing Kisses in the Wind》。

就这样,这单明明是很棒的《Rush Rush》2.0的抒情歌,结果跟赶鸭子上架一样,前期宣传基本没有,而宝拉这一时期又因为伴唱事件焦头烂额,没心思宣传,心里憋了一把火准备开全球巡演证明自己,打单一点都不出力了。所以这首歌也没有全球发行,基本上只在美国和加拿大全靠电台播放宣传。好在电台很支持这首歌,加拿大peak 7,在1991年年榜位列98,美国peak 6,由于跨年,在1992年年榜位列73,是宝拉最后一首打进Billboard前十的单曲。
宝拉对于“代唱”事件心里实在气不过,于是就疯狂排练舞蹈准备开巡演。
然而就在巡演前夕,宝拉在排练中跟腱受伤。险些要取消这次证明自己的巡演,所幸,宝拉的团队请到了一位中医(真的是中国人),让宝拉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了。但最开始的几场巡演,宝拉依旧是带伤表演。
1991年10月26日,宝拉带伤表演,拉开了她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solo全球巡演Under My Spell Tour的序幕。一共开了75场,其中60场北美,剩下15场都在亚洲,其中包括1场广州,1场香港(红磡)。宝拉也算是最早到中国大陆开演唱会的欧美diva。为了证明自己有真唱的能力,宝拉大量地在不影响基本舞台效果的情况下坚持真唱,为此还砍掉了很多原来的舞蹈,而且还通过电视向美国观众播出了自己在日本的演唱会全场。



专辑的四单(除美加以外的三单)《Vibeology》一直延期到1991年11月才发,VMA的热度早就耗没了,而宝拉又是因为在巡演中,基本没空宣传。于是,这单创下了宝拉自走红以来的最差成绩。在英美加拿大全部都没有打进前十,都peak在15-20之间。

1991年,宝拉经历了事业巅峰到衰落的转折点,但这一年她依然无可置疑地位居女歌手超一线。Billboard艺人榜位居第8,女歌手第3.
专辑五单《Will You Marry Me?》于1992年3月19日开打,是宝拉作为第一创作人所创作的一首歌,还是宝拉写给自己当时的订婚对象,也就是宝拉第一任丈夫Emilio Estevez的。然而依然是因为忙着巡演缺乏宣传,除了在加拿大peak 6,其他国家都没有打进前10。美国稍好,peak 19,跟《Vibeology》差不多,而其他国家要么没进榜,要么就是50开外。

六单Prince制作的《U》因为专辑后劲已经十分惨淡,到了出榜的边缘,公司就取消了原定的打单计划。
《Spellbound》前期势头真的非常好,取得了超强冠单《Rush Rush》,前后总共两首冠单,3首前十,5单全部打进Billboard前二十。1991年宝拉甚至还蝉联了AMA最受欢迎流行/摇滚女歌手,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但接二连三地由于“代唱风波”、宝拉身体状况堪忧、二单MV风波、VMA演出选歌错误、临时换歌打单、因巡演缺乏宣传……一系列原因导致专辑后劲萎靡,在前十呆了16周,在前一百呆了70周,虽然是还不错,但对比宝拉的第一张专辑下滑特别严重。最终在美国只认证了3白金,销量不到上一张的一半。在1991年年榜位居第18,第二年由于跨年位居第40。在其他国家,这张专辑也表现得不如上一张。在加拿大认证了两白金,英国和澳大利亚都只认证了黄金,销量差不多也是剩下上一张的1/2到1/3。

巡演一直进行到1992年8月12日。
期间,宝拉于1992年4月29日,与美国知名导演Emilio Estevez结婚。单曲MV《Will You Marry Me?》成了他们甜蜜的见证。

然而,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两年,到1994年,两人就离婚了。
这一段时间,宝拉一方面享受婚姻生活,一方面也在和自己的贪食症作斗争。而事实上,宝拉的饮食紊乱问题从她的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作为啦啦队领袖以及唱跳天后,宝拉对自己的身材要求一直很严格,但因为贪食症的影响,她难免发胖,因为发胖,她自卑,就不出来工作,又诉诸事物,造成恶性循环。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她完全退出歌唱事业,都依然深受其害。
(三)歌唱事业的尾声
1995年5月29日,经过差不多3年的沉寂,宝拉的新专首单《My Love Is for Real》问世。这首单曲是宝拉作为第一创作人创作的歌曲,歌曲风格跟之前大相径庭,显得神秘,颇具异域风情。维京唱片公司很看好这张单曲,公司的人觉得这样的歌能够给歌迷新意,而且还是宝拉自己写的,作为回归的首单,要噱头有噱头,要质量有质量,要新意有新意,肯定会大热。

确实,这首单曲在某些国家让宝拉回春了。比如澳大利亚,在《Spellbound》专辑后几单都不尽人意的情况下,这回进前十了,peak 7。然而在大多数国家,这首单曲宣告了宝拉的过气。美国只peak 28,甚至比《Spellbound》的尾单成绩都差。英国也peak 28,加拿大peak 20,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国家打进前40。这首歌也是宝拉在英国的最后一首进榜歌曲。

唯一在商业上可以算是亮点的,就是这首歌是宝拉在Billboard舞曲榜上的唯一冠单。
这首歌在当年VMA上获得了两项提名,包括最佳舞曲MV以及最佳编舞,但都没有获奖。
在不成功的首单之后,专辑《Head Over Heels》于当年6月13日推出。

这张专辑是宝拉三张专辑中乐评最差的。滚石和All Music都是两星评价,娱乐周刊C+。
在标准版的专辑中,宝拉参与了其中4首歌的创作,都位列第1顺位。

乐评人普遍认为,这张专辑摆脱了宝拉过去专辑中的固有风格,是很有新意,制作也不简陋,相反,制作得有些过度。整张专辑似乎像是放弃了旋律一样,专辑歌曲时间有的太长,没有重点,让这张专辑显得零散,甚至歌曲本身都不能叫做合格的流行歌曲。尝试新风格是好的,不注重商业也是好的,但问题在于既想把握商业,又不想放弃新鲜的风格,导致了两者都没拿捏好,以至于专辑本身既没有足够艺术性支撑,也缺少畅销抓耳的音乐元素。
商业上,这张专辑也远逊于之前的专辑。这张专辑在Billboard上只最高冲到18名,而且很快就跌出了排行榜,最终只认证了黄金,相当于是上一张专辑的六分之一左右的销量。在其他国家反应更是冷淡,澳大利亚peak 27,加拿大peak 21,英国只peak 61.
首单没打起来也就算了,《Forever Your Girl》也是这样的情况。
宝拉着手主打二单《Crazy Cool》。坦白说,这一首歌也确实更有hit相。相比较于首单,这首歌的风格比较贴近宝拉原来的R&B风格,制作也更为成熟,也不乏抓耳的hook。就这样,1995年8月22日,这首单曲正式开打。

然而,这一回,原本很支持宝拉的MTV并没有支持这首歌。
原因在于MV过于露骨。原版的MV有镜头是宝拉骑在公牛身上,然后啤酒从胸口流下。MTV表示这尺度太大,要求重新剪辑。
宝拉和她的团队没有办法,尽管他们也解释过这只是MV剧情需要。
于是,剪辑版的MV播出了。
然而,没有吸引什么注意。
这首歌是宝拉当时榜单表现最差的单曲,只peak 58。榜单表现最好的是加拿大,peak 48。全球只有三国进榜,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另外一个是澳大利亚peak 76。

(可以看到宝拉还是很努力地在宣传这首歌的,还开麦了)
随着前两单的市场反应冷淡,维京唱片公司看宝拉的眼神都变了。
三单决定打《Ain't Never Gonna Give You Up》于1996年1月9日发行。

这首歌是由写出宝拉《Straight Up》和《Cold Hearted》两首冠单的Elliot Wolff所制作的。
整体上来看,这是专辑里最好的歌曲了,也不缺乏抓耳好听的旋律,也结合了多种音乐元素,比如R&B、Hip Hop、灵魂乐、dance-pop等等,都有迹可循。如果这首歌好好打,至少不见得会比前两单成绩差。
然而,宝拉找到了新的幸福,结婚去了……(17个月以后离婚)

结果,至今,宝拉就表演过一次这首歌。

在前两单连续flop的情况下,这单自己作死不好好打,那也难怪糊出天际了。这是宝拉第一首不进榜的歌,Billboard peak 112,澳大利亚也卡在110,就在排行榜边缘,稍微多来个现场说不定就进榜了,然而没有。
至此,宝拉的音乐事业算是告一段落了。
本来在1997年,宝拉还打算再录制一张新专辑,并基于自己的第二段恋情,写好了一首歌,叫《Spinning Around》。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宝拉的第4张专辑计划最终夭折,到底录歌了没有,有的话录了几首,至今不为人知。
但《Spinning Around》这首歌几经周折,最后到了英国天后Kylie Minogue手里。当时的Kylie因为专辑《Impossible Princess》商业上的大flop被解约,随后加入新东家Parlophone,拿到了这首歌,便作为她的回归单曲。

这首歌发行后夺下了4个欧洲国家冠军,标志着Kylie Minogue事业的大回春。
而同一时期的宝拉,已经彻底放弃了歌手事业,转型在做电视节目了。
公司也给宝拉发了好几张骗钱精选,然而无一例外都没有好看的榜单成绩。
卖得最好的一张是《Greatest Hits》,收录了16首歌,包括到当时为止宝拉除了《Will You Marry Me?》和《Ain't Never Gonna Give You Up》以外的所有打单曲目,以及两首散落在电影原声带和日本版专辑加曲里的歌。All Music给予4星好评,滚石三星。

美国不进榜,但由于有Soundscan的统计,这张2000年发行的精选,到目前为止已经卖了13.8w。在澳大利亚,这张专辑进榜跟没进榜没有差别,peak 370……
进入21世纪,宝拉机缘巧合地加入了美国偶像担任了7年的评委,再一次为大众所熟知。
而她也发了两首单曲来回馈歌迷,第一首《Dance Like There's No Tomorrow》发行于2008年,是和另一位美偶评委Randy Jackson合作的,在Billboard上peak 62,并在当年超级碗赛前秀上公开了提前录制的表演,在iTunes上最高冲到了第2。
尽管这个现场是预录的,而且宝拉还是假唱,但评论依然一边倒地称赞宝拉不老的舞蹈水平。

而第二首歌《I'm Just Here for the Music》发行于2009年,原本是Kylie Minogue在其专辑《Body Language》中未发行的弃曲。后来宝拉拿去唱了,在Billboard上peak 87,在美偶上做了表演。歌曲用了比较多的电音效果和auto-Tune。

这个现场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宝拉借这次表演,澄清了和另一位评委Simon之间的暧昧关系。
到今年2018年为止,宝拉仍然没有任何迹象要发新歌或者专辑回归乐坛,她自己也早在12年的采访中说过,三专做完之后,她真的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做歌手了,再加上身体原因,宝拉就真的彻底放下了歌唱事业。
值得高兴的是,歌迷依然有机会见到宝拉在台上表演。
2017年,宝拉和Boyz II Men、New Kids on the Block展开联合巡演。47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90%以上,收获3781w+票房

宝拉表演开场的6首歌曲。
1. (It's Just) The Way That You Love Me
2. Cold Hearted
3. Opposites Attract (with "Singin' in the Rain" by Gene Kelly intro)
4. Rush Rush (with "The Promise of a New Day" intro)
5. Straight Up
6. Forever Your Girl

舞蹈不输以前。
期待宝拉能给歌迷带来更多惊喜~也希望她能够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