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骼身高管理课堂:老一辈口中的身高俗语真的都有道理吗?
在老一辈人口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各式各样跟身高相关的俗语,这些俗语究竟是长辈们的随口一说,还是真有科学依据呢?今天高骼身高管理课堂就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
一、三岁定身高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两个长个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刚出生的宝宝大概有45-55㎝,0-1岁长25cm左右,1-3岁每年大约长8-10cm;第二个是3岁至青春期,这个阶段每年可长5-7厘米。如此测算,孩子3岁之前身高增长的高度,基本可以占到整个身体的至少1/3。

照这个说法,三岁定身高有一定道理,至少说明了这一阶段的重要性。但孩子后天的成长与其生活习性和营养状况也有很大关系,三岁定身高,不如说是三岁提个醒,警醒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身高增长不理想,就要尽早进行科学干预。
二、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意思身材上长下短的人福分深厚,而身材上短下长的人福分浅薄,这人的运势难道还跟身材有关吗?
其实,在古人的思想中,一般认为用脑子成就事业的才是有福之人,而头脑聪明灵活之人,往往上身比较长,历史上诸多有名之人都是上长下短的身材,例如刘备、孙权等。

而古代的贫民百姓多依靠种田为生,长时间的耕种劳作,使他们身体发育地更健壮,尤其是出力、发力的腿部,这也应对了“下身长走忙忙”这句话。
三、人越老越抽抽
美国一健康中心的主任称,人过了50岁之后,身高就会逐渐走下坡路,也就是老一辈人常说的“越老越抽抽”。

这是因为,在人体的老化过程中,软骨细胞内的水分会逐渐减少,这加剧了腰椎间盘的老化反应,长期未能得到改善就会导致人体的脊柱慢慢变弯,到了老年就会逐渐变矮。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钙质元素的流失也会使得骨骼密度减少,导致身体慢慢出现变矮的现象。人老了之后,不少人会不自知地出现驼背,这也是变矮的原因之一。
四、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民间有一个说法:如果爸爸矮的话,孩子里就只有一个是矮的,但如果妈妈矮的话,那所有孩子的身高都不会太高。
这种说法其实没什么依据,一个人成年后的最终身高,60%-70%取决于遗传,30%-40%受后天各方面的影响,且遗传是受父母双方的共同影响,不会存在“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绝对现象。

如果家长们对孩子的遗传身高感兴趣的话,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推算下自家小孩成年后的大概身高: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女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