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考本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整理3/17

2021-03-17 22:47 作者:BLEACH-极度分裂  | 我要投稿

【多选、简答】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1)色彩。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

(2)线条

(3)形状。客观事物形状各异的体态,是审美对象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单选、多选、简答】审美对象的形式规律:(1)审美对象的形成组合原则有整齐一律,均衡对称、节奏韵律,对比调和等。其中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2)“多样统一”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样的表现中保持着内在血脉的一致性。

【单选、简答、论述】审美对象的特点:

(1)非实体性。审美对象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2)开放性。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单选、多选】生物本能说以为审美发生源于人的某种本能,是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博克、达尔文、弗洛伊德等。

【多选、简答】生物本能说的缺点:

(1)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

(2)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单选、多选】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代表人物有卡·毕歇尔、普列汉诺夫。

【多选、简答】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观点:(1)“劳动先于艺术”。

(2)“原始狩猎者的心理本性决定着他一般地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而他的生产力状况,他的狩猎的生活方式则使他恰好有这些而非别的审美的趣味和概念。”

(3)人的审美能力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一致的。


自考本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整理3/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