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大国发院EMBA校友专访

2021-07-11 19:33 作者:博雅汇MBA  | 我要投稿


在北大国发院,凭其对文史哲的融会贯通、信手拈来,被戏称为“小宫玉振”的是他;在北大国发院,带领EMBA同学四次游学故宫,以金牌讲解的身份述说明清往事的也是他;在北大国发院,毕业之际荣获院方颁发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领导力奖”的还是他。他就是——北大国发院E18班长刘占钊。钊者,勉励之意。来到北大国发院EMBA,他一直以一个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勉励”自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16年,在外企担任多年高管的刘占钊已到了“四十不惑”的人生路口。

可是,他所拥有的却是“不惑之惑”——“孔子曾讲‘四十不惑’,但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反到了四十岁,人生困惑多了起来。下一步往哪里走?以前种种所为,意义到底在哪里?在大时代中左奔右突,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

今天,很多商学院的EMBA学生平均年龄都在四十上下。

四十,很多人在迷茫;很多人在寻找人生再出发的起点与路向。

迷茫困惑之中,他把橄榄枝伸向了心目中“最具人文情怀的商学院”——北大国发院EMBA。

“可能就是国发院王超老师讲的那两个字‘场域’——国发院,朗润园,毕竟是两百多年的皇家园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能洗去世俗尘埃,让内心变得纯净,你开始喜欢这样的自己;在朗润园,总有种莫名的愉悦,那是来自内心的安宁”。带着这份安宁,刘占钊开始打开心扉,广泛吸收知识,充盈自己的内心。

两年的读书生涯,从经济学到管理学,从人文历史到“经世济用”之学,刘占钊经历着自我的蜕变。

初夏的朗润园,绿意葱葱,刘占钊毕业一年后,再次坐在园中的藤椅上,望着一侧熟悉的致福轩教室,往昔浮上心头:

“那时候会有灵光乍现的兴奋感。来读书之前会有‘我执’,执着于自己不全面的认知。来到这里,一个个学者、大师的思想高屋建瓴,会在某一刻突然启示我们。”

“比如王超老师讲,一个会议如果要真正的民主,就一定要大家坐成圆形。圆形是什么?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是圆形,最大的恒星也是圆形。圆形带来的场能最大,这是为什么?回到公司,我还会在实践中反复体会这个道理。”

打破我执之外,刘占钊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边界。

“我们这些人来读书的时候,某种程度上都会高估自己。但是,当国发院传授的知识为我们打开一个个天窗,如洪钟大吕般警醒我们时,我们外部那层厚厚的壳就被打掉了,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边界,学会敬畏,从而学会在自身边界之内做事,也更加游刃有余”。

读书,工作,思考——在每天的修行与领悟中,刘占钊相信,EMBA作为当今中国的士大夫精英阶层,应该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他相信每个人做的一切,都在影响中国文化。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


北大国发院EMBA校友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