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6 (1)


锦葵科黄花棯属,总体来说比较常见,与近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形和花序排列。
似乎没有明确的解毒能力。

大名鼎鼎的茄科植物,有毒,致幻,正常人一般不会吃。古代医生用这个来做麻醉,但植物药的通病就是有效成分不好量化,局麻还好,如果是用这个全麻且不致死,对技巧和运气的要求都比较高。

相对常见且分布广泛的松蒿,叶形近于马先蒿,但马先蒿的花一般不会这么朴实。

禾本科的鉴定一般就是图一乐,没有解剖结构图,谁都不敢说自己定得绝对准确。
不知道常见不常见,因为这类禾本科真的都长得大差不差。

形态别致的刺蛾幼虫,虽然长得有点像软糖,但吃起来肯定有肉味。
不知道扎不扎人,我不太敢作死。

不罕见,但经常与小豆长喙天蛾混淆,区分本种与小豆长喙天蛾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背部有没有黑线。不过我其实不太推荐这个方法,因为它无法排除某些不常见的种类。

常见种类,尾突很明显。
属名有所变动,所以旧资料有可能查不到。

存疑,这个属的种类属实有些繁多,部分物种有类似本种的色带结构,但颜色填充稍有不同。

又是一种雕尺蛾族的奇葩,这类东西的特征很难去描述,我们毕竟不能给它翅膀上每一个斑点都取个名。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