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番外篇 阻击战2

2019-02-08 17:44 作者:从不卖萌的炮灰  | 我要投稿

“瓦汉,追上那些人!”正在阵中指挥的莫里斯对身边一名亲兵随意地说道。

“是的,莫里斯大人。”这名来自于北方游牧族的汉子,微微倾身应道。

随后此人立刻转身,冲着身边数十名轻装骑兵一挥手,立刻策马离开方阵。

这几十骑从阵中离开,冲着东北方追去。在他们追去的方向,数名德萨轻骑兵刚刚趁着德萨主将反击之机从夹击中逃出。

显而易见,那些德萨骑兵配备了不错的战马,原本双方之间便有的数百米距离如今在一步步拉大。

但瓦汉毫不担心。

与通常使用的冲击用战马不同,瓦汉等人座下所用的战马,是经过耐力训练,尽管在速度上差一些,但却在耐力上有着不小优势的马匹。或许此时他们被对方甩开了,但未来数日的日程……

想着这些,瓦汉不自觉地摸了摸马匹上的袋子——上面挂着几袋子水外加一些肉食。

莫里斯在服役时和德萨人的战斗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对敌军的各类作战,但却往往因为轻骑兵力量不足或是包围不够严密导致德萨人的信使或者溃军能够将一次次的情报送回后方。在莫里斯退役之后,他前往洛曼各地,寻找有着优秀耐力的马种,联合行省的一些议员,向行省和军团提议建立一支擅长奔袭作战的骑兵队伍。

瓦汉所率领的便是这样的一支军队——专门为了长途奔袭而训练的小规模骑兵。

丘陵地形中,来自德萨平原和草原的德萨骑兵明显不太适应。刚刚离开战场没多久,德萨骑兵便不得不因为丘陵的阻挡而不断转向,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移动速度。而与之相对的,是已经习惯了奥姆尼亚丘陵地形的洛曼骑兵。在丘陵中,洛曼骑兵渐渐缩小了双方速度的差距,进而开始试图拉近双方的距离。

马蹄踏过草叶,花瓣在践踩中破碎沉入泥中……马蹄在土地上留下了密集的坑洼,而它自己也被泥尘裹挟。

山间的印痕愈加密集,经过了数个小时的追逐,德萨骑兵的战马已经是大汗淋漓,身上也遍布鞭痕——但即便骑手再怎么频繁地催促、鞭打,也不能使座下战马再快上一分——它们已到了疲惫的极限。

而在后面的洛曼骑兵,在不久之前却刻意放慢了速度,以略低于德萨骑兵的速度追击着。

瓦汉下达了这条命令。

他曾经作为辅助军团的辅助骑兵跟着野战军团参与多次对德萨的战斗,他非常清楚,经过了一天的战斗,德萨的战马不可能再能支持多久。于是他决定命令部下暂时放缓速度,在德萨骑兵后面不紧不慢地跟随着——抓到他们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只要保证他们仍在视线之内即可。

现在,德萨骑兵终于到了极限。

“伙计们快点!”瓦汉振臂一挥,数十名轻骑兵立刻跟着他催促战马加速追上去。

马哨吹响,这是他在曾经的故乡围猎到达尾声的标志!现在,他们也马上就要到这个时候了!

距离德萨轻骑兵不过百米,瓦汉等人的弯刀佩剑已经出鞘,对面的德萨骑兵似乎不过只是待宰的羔羊,只能用手上的武器眼睁睁地看着洛曼人冲过来做着无谓的抵抗。

“那边有人!”一阵突如其来的马蹄声从德萨骑兵的东边传来,为首的一人用德萨语指着瓦汉和被追击的德萨骑兵喊道!

“快快!现在就要干掉他们!你们这帮驽马太慢了!”瓦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气得直接对着部下大骂,同时自己对着自己座下的战马更是一阵猛击鞭策,逼着战马以更快的速度冲上去!

眼见十几名友军骑兵,被追击的德萨骑兵好像突然又有了勇气,回转马头,冲着扑食过来的洛曼野狼,端平骑枪,发动了反冲击。

座下战马已经疲惫至极,在此刻几乎已经耗尽了全部的气力,但它们仍旧支撑着自己,载着座上的骑兵,努力甩开了马蹄,奔着洛曼骑兵迎面冲了上去。

此刻的瓦汉已经冲到了德萨骑兵二十米之内,完全没有意料到德萨骑兵居然选择了反击。但在这样的距离上,在后面还有友军紧跟着自己的情况下,自己却也没有了回头路可选。

撩起弯刀,瓦汉努力地侧开身子,躲避捅来的长枪。尽管弯刀在长枪面前万分劣势,但敌人座下战马已经是疲惫至极,根本不能支持一次有力的全速冲锋。凭借着自己的技艺和敌人速度的不堪,瓦汉的左半边身子竭尽全力地向前扭过去,而右边的身子则拼了命地向后面缩过去,右臂挤在肋下,肘部向后,手腕驱动手中弯刀将刀身向左偏斜,接着右肘和小臂向上抬起,抓住枪尖从身旁滑过,枪杆尚未反应过来的时机,用刀身将长枪从右侧向边上一撇,惊险至极地躲过了这一枪。接着他把手臂高高抬起,刀刃朝上着,身体又向右前一甩右臂向前一探将刀尖朝着敌人的脖子狠狠刺下!

对面的德萨骑兵也不是新手。那名贵族骑兵同样将左身向后一撇,脖子向右后方猛地一缩。这么一系列动作下来,刀尖已经不能刺中脖颈要害,只是铿的一声撞在了这名贵族骑兵胸前的链甲环节之上。迫近到如此距离,座下战马也根本做不到原本有力的反应,继续握着长杆骑枪此时不过只是个累赘。这名贵族骑兵果断丢下骑枪,换上弯刀,招架住瓦汉迅速砍来的一刀,并在格挡开了瓦汉的弯刀之后,将自己手中的弯刀顺势从下面向上一挑。

瓦汉赶紧将手臂缩回。他根本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要知道自己和身边的洛曼骑兵,只是为了追杀逃敌而针对性武装的轻装骑兵,身上唯一的凭借便是头盔和上半身的轻型锁子甲衣,一不小心便可能被敌人的弯刀击伤,而自己想要对那些临时换成轻装战马的贵族骑兵造成足够的伤害,却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银光已至!还未及瓦汉多想,德萨贵族骑兵已经将弯刀劈向了他的脑袋,刀刃仿若一条细线,刀身所反射着得西境的斜阳从刀刃三分之一处聚焦绽放,刺眼光辉映在瓦汉的瞳孔正中央……

草原上空突然风云激荡,不远之地惊起片片墨乌,群群鸦鸣在战场上下盘旋。风声暴起,呜呜呼呼,连地上草叶也被拉扯着在风中狂舞!

骤然铿锵乍迸,火星四散,碎入空中好似魂灵隐没于呼啸风中!这天际又犹如承载了万斤重压,刹得停滞,激荡的风云猛地向地坠去!风止息,云消散,群鸦落地,环绕战场,缩头俯身注探中央那迸溅之处——冷汗浸甲,瓦汉的头脑刚刚忽地一懵!

方才德萨马刀劈下,瓦汉回首之时只看见一道银锋将至,未及脑中想什么身体便已经本能地压下了他的头颅,所顶铁盔代替面目乘下这重重一击。

失神不过一霎,瓦汉手中所握武器提醒着他自己的所在。几乎不到分秒,瓦汉便已从震撼中恢复过来,侧身抬开德萨弯刀,接着便是一击,将刀刃指向其紧握刀柄的手指。

那人也反应不慢,立刻收回右手,策马向瓦汉右边挤了数步,接着抬手又是一砍,而瓦汉也不甘示弱,回身用左手圆盾挡住刀刃,同时右手驱使着弯刀从盾下冲着德萨骑兵的腰腹便是一记横扫。

刀刃被盾牌挡住,刀尖划破锁子衣衫。瓦汉见此机会立刻挤身撞向德萨骑兵。德萨骑兵显然没料到瓦汉会出此战术,手中弯刀又被瓦汉用盾牌格开,尽管想要侧身闪躲,却在如此距离上已无能为力。

瓦汉的身体向德萨骑兵压去,手中原本正劈砍着的弯刀被瓦汉接着撞击之势向前猛地推进,相较于剑尖略逊一筹的刀尖,此时趁着链甲破烂,直接破开链甲之下的棉甲,捅进其下坚实肌肉,穿入胃部。

被刺进胃部的重击猛地刺激,德萨骑兵顿时脱力,根本没有力气来在瓦汉的撞击下保持平衡,径直从马上跌了下去。而撞击敌人的瓦汉将自己的重心完全压在了敌人身上,此时也没有什么依托,敌人坠下了战马,而瓦汉的上身则是直接趴在了敌人马背之上。

德萨骑兵轰然落地,腹中血肉剥离铺盖在了战马背侧。主人落地,敌人趴伏,这匹战马受惊之下猛地转身,要往一旁逃却,但却又早已脱了气力,没走几步突然抽筋,腿部好像抽搐几下,这个身体便失衡倒塌。这一摔倒,仿佛将它仅有的支撑摧毁,德萨战马突然口吐白沫,再无生机。

反观瓦汉,尽管连遭变故,但所幸其右脚始终紧扣马蹬,且两腿紧紧夹住座下马背,虽然因为重心不稳身体被甩到一边,但却没有从马上落地。此时的他被战马半托着下半身,上半身挣扎着从吊垂状态脱离出来。

环顾四周,德萨和洛曼人仍旧杀作一团,双方骑兵一方甲胄优良,一方则是人数占优,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缠住他们!缠住他们!”瓦汉趁着空隙,冲背后大喊,“缠住他们,援军马上就到!”

 

粗犷胡音在山丘草地间回荡,来回传响,传入不远处一队洛曼骑兵耳中。

“友军有难!全速前进!”洛曼骑兵队长一声令下,号声急响,上百名披甲骑兵甩开马鞭,座下战马亦全速前进。片片乌鸦被踏地震雷惊飞,惊慑于百名雷霆猛兽盘旋空中迟迟不敢落地。而赶来的洛曼骑兵此时也已经能够看到几百米外正在与敌人纠缠的友军轻骑。

排成纵列行军队形的洛曼骑兵迅速展开,队伍拉长为纵深仅数排的冲击横队。即将到达激战之处,百名洛曼骑兵忽地裂开,分成两队,从左右两边包抄上去。

 

此时的德萨骑兵已经知晓了洛曼援军抵达的动静,眼看反击已无可能,为首的几名骑兵军官立刻命令身边骑兵从战斗中拉出,奔回营地。但此时就要胜利,洛曼骑兵怎会轻易作罢。数十洛曼骑兵本已与德萨骑兵混战,此时更是往德萨骑兵之间插入,两军骑兵混作一团,根本不能有什么调动。

 

在这圆团之外,洛曼骑兵已展开队列,此时的洛曼援军仿若两只巨钳,将之间砧板肉团死死锁在中间,一声令下,上百洛曼骑兵同时向中间合围。

巨钳合拢,中间不过二十出头的德萨骑兵仿若朽木,三面夹击之下,洛曼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残余敌军彻底毁灭。

接着,援军骑兵对瓦汉传达了最新的命令——军团将要继续进攻,趁着夜色落下之前进抵敌军营地,并于当晚结束战斗,将所有残敌歼灭,力求不放过任何一名敌人有机会给敌军主力报信。

命令传达,但瓦汉等人确实已经无能为力。权衡之下,洛曼骑兵令其一名士兵换乘战马,随军指路,而剩下数十人,则在原地休整待命,为后续军团主力指明方向。

上百骑兵再次踏上征程,而瓦汉等人则在原地待命,向西望去,军团旌旗仿佛已在视野中飘扬。

 

百余名骑兵循着先前标记和沿途特征,不过一个小时,便已经进抵德萨营地。此时的德萨营地,所剩的不过就是少许步骑,老弱病残,以及数以百计的后勤征夫。先前一支巡逻队没有及时归来便已让他们警觉,此时上百名披甲骑兵的到来,更让他们感到不安。

简易栅栏仅仅只是起到暂时阻挡之用,德萨士兵唯一能够监视洛曼动向的,便是每隔一段距离修建的哨塔。哨塔之上,三两个德萨步兵、征夫紧张地注视着愈加逼近的洛曼骑兵。最靠近洛曼骑兵的哨塔上的德萨人面对着身着层层盔甲的洛曼骑兵,喉结情不自禁地上下抽动。

走近德萨营地不过百米有余,恰逢敌军步弓射程之外,洛曼骑兵便分作数队,分别向营地不同方向奔去。

哨塔之上的德萨士兵稍一数数敌人分作的队数,便惊恐地发现,敌人的队伍数量,恰好和德萨营地的营门数量相同。

黄昏已至,草原丘陵间的山风渐渐沉默,营地上的军旗有气无力地垂着,不时地会有些许的挣扎,但这微弱的挣扎几乎转瞬即逝,所剩下的只有死气沉沉……

这死气沉沉伴随着洛曼骑兵将每一个营门统统包围之后,从军旗,蔓延到了整个营地,此时的德萨残兵的心头上所笼罩的阴沉昏暗,远比夜色来得更快,来得更深……

 

 

“阿拉什,怎么办啊?”一名德萨士兵看着墙外敌人,眼中满是惊恐,“我们该怎么办啊!”

“我怎么能知道?”被问到的士兵同样被恐惧溢满,根本没有能力去思量挣脱之法,“我也不知道啊!”

营中的德萨军官尽力压制住自己的内心,努力维持着营中的纪律,但恐慌早已在营中蔓延开来,军官在此处集结人员,那边就已经乱作一团。此时此刻,人人自危。

虽然夜幕已近,但乌鸦却并未归巢,似乎是尝到了什么甜头,或怀着什么期盼,这些黑色死灵的代言人此时又聚集到了德萨营地的上空,在德萨人的头顶盘旋。

不时地鸦鸣加深了德萨人心头的阴霾,这些黑色亡魂一般游荡的生物,仿佛是受到了死神的指引,提前预知了他们的命运,只等待着那一刻的发生,趁机大快朵颐。

在营中,原本就有着数十名伤员接受着后勤征夫的照顾,但在这个时刻,根本没有人有心情再去照看伤员。恐慌的气氛蔓延到了伤员帐中,能够行动的一名伤员勉强支撑着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帐外,稍稍抬头,入目的却是一只在黑暗之下映着火光的骨碌碌的墨色珠目。这珠目之深邃,仿佛倒映着他残破的躯体,被摧残的灵魂。

惊恐冲破了他的心灵,这墨色珠目好像一件死神之刃猛地冲着他俯冲而下!

“啊!”恐惧大喊着,这名伤员直接失去了平衡,向后颤抖了几步便向后倾倒——他的身体撞在了火炬之上,将火炬撞倒,火炬顶端的火源又洒落在了伤员帐上。麻布与火油,相互浸透在仍在跃动的火芯之下,哗的一声火焰暴起,顺着火油痕迹一路延伸。

帐中的伤员惊恐地看着火焰蔓延,向他们吞噬而来,尽力挣扎着想要起身。勉强有行动能力的伤员挣扎着弓起身想要撩开帐篷逃命,一些伤员用手扳着土壤,竭力在地上爬着,想要爬出这橙红魔鬼的爪牙,而那些已经没有能力行动的伤员,此时只能透过绷带,用双眼所透露出的绝望表达自己的不甘!

高温的麻布与火油滴落在帐中人的身上,炽热的高温烧灼着他们的肉体,疼痛蔓延到他们的灵魂使得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慑人的嘶鸣。

那撞倒火炬的伤员听闻了背后的死亡之音,转过头来,却只看到了高雄烈焰,以及朵朵粘缠在逃命人身上的橙红翻腾。

想要在燃烧中自救的德萨人撞在一旁的帐篷上,试图用帐篷扑灭身上的火焰,但所得的却是火光在另一方的蔓延。

炙人心魂的惨叫从这帐篷开始向四周扩散。焦黑的躯体在挣扎中无力地倒下,仍能活动的火人不甘地向一方伸出右臂,被火光倒映所填满的瞳孔中溢出了那难以名状的苦楚……

火焰的扩散加剧了营中的恐慌,火圈中人想要逃出来,火圈外的人想要逃向更远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想着要去救火,也没有人能够有能力组织救火。

军官正在压制混乱,竭力地稳定秩序,但却听到那一头传来了嘈杂的混乱。正在他想要过去训斥士兵的时候,迎面跑来的士兵冲着他们大喊:“失火了!往这里烧过来了!”

军官还未来得及回头,身旁的士兵便已经炸开了锅。正在军官打算再次压住骚乱时,却看到那些士兵已经作鸟兽散。此时他的身边,已经是空无一人。

 

营外,几队洛曼骑兵看到营中的骚动,还以为是敌人将要发动反击的前兆,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几分钟,十几分钟,乃至半个小时,敌人没有任何组织反击的意思。而营中愈加明亮的火光已经告诉了他们营中正在发生的一切。

片刻之后,军团主力已经赶到。而在这个时候,连莫里斯都不禁一愣。

他没有想到,德萨人再怎么不堪,居然会如此的自乱阵脚。这样一来,这场战斗便如是天降之喜一般。

“准备工程器械!”莫里斯一声令下,工程兵大队将预先准备好的材料从马车上卸下,在营前组装起来。

原本进行这些动作之前,莫里斯还在担心敌人是否会进行反击。但此刻看来,对于这些敌人而言,反击似乎根本只是虚无缥缈之事。

但就在此时,东门那头突然起了烟流——这是发生战斗的信号!

“第四大队迅速支援东门!”莫里斯挥手命令第四大队出发,同时加紧催促着工程兵完成器械的部署。

 

在东门,洛曼骑兵们发现敌军营门突然打开,队中号手立刻点燃手中烟硝,同时其他的士兵也当即放平骑枪,准备面对德萨人的反击。

德萨人冲出营门,洛曼骑兵却是猛地一愣——这些从营门冲出的敌人,不仅队列松松垮垮,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连武器都没有。

持以谨慎的观点,骑兵们没有立刻发动攻击。但敌人似乎毫不在意正在虎视眈眈的洛曼骑兵,只管着自己从营中更快地逃跑。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为了逃跑,将友军推倒在地,从战友的身上踩过去。

这样一来,洛曼骑兵们最终确定了敌人的状态——结合上营中的烈火来看,这些敌人为了逃出火海,已经不在乎前方是否有敌人的存在了。

但是,没有马匹的情况下,他们又怎么能够在洛曼骑兵的手下逃出生天呢?

或许过去能够被俘虏,从而保住性命,但在此时——莫里斯已经下令,没必要留着多余的俘虏。

号声响起,洛曼骑兵齐齐策马向前,持平的骑枪从马间的间隙伸出,三排洛曼骑兵组成一面枪墙,迎面朝着德萨步兵碾轧而去。

这些毫无防备、毫无反击之力的德萨士兵的布袍根本不能够阻挡洛曼骑枪的突击——枪尖刺入胸膛、穿入心肺、贯过身体并紧接着将第二人的身体破开;战马的身体借着冲锋之势将敌人直接撞飞,马蹄将倒地者的胸骨、脊椎踏碎;扬起的长剑重重抡下,削下片片血肉碎骨……

当第四大队的援军到达时,染着血色的洛曼骑兵已经重新整队,而门前所剩的,只有群群乌鸦,正在血泊中大快朵颐……

寒月当空,鸦鸣在天地间空荡、回响……

 

断壁残垣……黑紫散落……

几百名德萨士兵在墙垣间追杀搜捕着残存的幸存者。

长枪刺入草席,火把扔进木屋,刀刃割开倒地者的喉管……

偶尔地,传来了混乱的刀剑碰撞之声,但不消片刻便只剩下闪动的人影在火把照耀下绰绰。

“将军,我们已经将所有物资搜集完毕。这里并没有多少东西,仓库几乎都已经搬空了。也就只有庄园中心的地下仓库还剩下些许物资,也不过只够这个庄园几百人的消耗,对于我军而言,不过只是几天的补给。”

“无妨。”德萨将领对此似乎并没有什么意外的,“坚壁清野,洛曼人典型的作风。”

“对了,沙普尔军现在还没有消息吗?”这名将领正准备回去,突然又想起了分兵前往南方的那支部队。

“是的,库斯老将军,到现在为止已经十几天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沙普尔将军的消息了。”副官垂首汇报到。

“啊……”库斯老的眼神中飘过一丝黯然……

“完成清剿任务以后,让军队集结起来,准备向东行进一段距离。”库斯老随意地挥了挥手,带着副官护卫等人缓缓往中军走去。

 

一个多小时后,早已空无一人的庄园被熊熊烈焰吞噬,而德萨军队则在火焰背景之下,向东行进。

此时的夜空,分外阴沉,却又好像分外通透,地面上的火光,在空中被映得分外清楚……

 

在歼灭了德萨南军之后,莫里斯重新整顿了一下军队。之前的战斗中,动员军团并没有遭受多少损失。到现在,四个大队都仍旧拥有充足的战斗力。共计五千多名洛曼军团士兵等待着莫里斯的号令。

接下来,就是莫里斯面临抉择的时刻了。

根据斥候和其他城市、防线的情报,德萨前锋军在几日前便开始了向东撤退的行为,与此同时,德萨主力似乎要与之响应一般,从奥姆尼亚南部向北进发,已经进入了奥姆尼亚北部的丘陵地区。

“根据斥候的估计,这批德萨军队在万人以上,其中三分之一是骑兵。”莫里斯向军团的各个大队长以及副官介绍敌军军情,“在昨日的情报来看,敌军援军和敌军前锋军之间大概尚有十天的路程。可以说,此时的他们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照应了。”

“现在我们的军团总共有四个作战大队,总计三千五百人,另外一个工程大队和一个后勤大队。即便加上这些人员,我们也不过只有约五千名士兵。敌军前锋军以轻骑兵和轻步兵为主,目前规模与我军相当,但敌军援军,据斥候的汇报,约有一千名重装骑兵,此外还有规模在两千到三千之间的重装步兵。诸位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座上数人听得莫里斯的介绍,一些人陷入沉思,也有些人比照着地图开始小声讨论什么。

莫里斯坐在座椅上,同样扶着下巴,看着面前的地图,视线从一处滑到另一处,紧皱的眉头似乎从来没有想要舒展的意思。

“军团长阁下,我们几人有一个想法。”靠近莫里斯的一名大队长开口询问莫里斯能否发言。

“但说无妨。”莫里斯点头应允。

这名大队长得到莫里斯的首肯之后,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手持长棍,指向了地图上标注的德萨前锋军的位置。

“德萨人的行军速度不快,尤其是规模越大,行进速度越慢,再加上中间处于丘陵地区,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半路截击敌军前锋军,那么德萨援军根本来不及反应以策应支援。”

“从通常的情况来说,德萨军队一天最多能够行进二十公里,而这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整个白日都用来行进才能做到的事情。我认为这对于德萨军队而言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至多一天只能行进十公里。”

“从直线距离上而言,敌军相距约两百公里,但实际上,进入北奥姆尼亚之后,他们的主要行进区域都是丘陵地带,在这些地方行军,他们的行军速度至少应该再减去两公里。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附近正好有一条四方大道直通巴塞尼亚城,而这条四方大道的东方不过五十公里便是敌军撤退很大可能要经过的丘陵地带。为了提高行军速度,他们必然会选择其中的谷地行军。在四方大道上,我们能够以每天二十公里以上的速度行进,大约两天就能够到达这个节点,在这里有一条简易夯土路分化出来,从这里能够直接行进提前进入丘陵地带埋伏。”

“四方大道上我们需要消耗两天的时间,而在夯土路上,五十公里的路程,也不过就是三天的路程。而此时的敌人,应当距离这个节点还有一天到两天的距离,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提前进行侦查和布设,半路伏击将敌军一举击溃,接着立刻向巴塞尼亚转移,集结城中的戍卫军团和另一个动员军团,整顿城防,进行下一步部署。”

“如果我们是野战军团,我们绝对能把这个计划实施下去,但是,图布里乌斯,我们现在的军队中,还有两三百名是超过四十岁的老兵,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第四大队的骑兵。虽然他们仍旧有能力进行作战任务,但是如果在已经十年没有服役的情况下,能否保持相同的耐力还是个问题。”坐在他对面的一名军团副官在他说完之后立刻进行了反驳。

“第四大队大队长都没有问题你怎么还有了问题,西卡利乌斯?”图布里乌斯一看反驳他的副官是西卡利乌斯,立刻就笑了出来,另外几个大队长也同样憋着笑。

“西卡利乌斯,相信我们。”图布里乌斯忍住笑意,勉强维持着会议的正经面容,对他尽可能地严肃说道,“‘正直者’西卡利乌斯,我理解你想来习惯于推己及人,但是毕竟大多数的士兵都是在退伍后从事农业或是手工业,就算是那些来到军队镀金的家族成员,退伍后也往往兼任家族商队的护卫工作,鲜有迅速的体重上升。在动员军团组建之后,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恢复训练,这也是你参与组织的,这将近一个月了,我向你保证,所有作战人员已经全副武装,时刻准备着如同当年在野战军团一样投入战斗或是行进。”

西卡利乌斯原本静静等待着图布里乌斯发言完毕,但当听到“体重上升”这几个词时,表情明显地微微变化。在图布里乌斯说完之后,西卡利乌斯又接了上来:

“啊……是的,或许我太过将心比心了。但就算这样,一场万人规模的战斗也不是片刻就能结束的。我们与敌军的战斗可能会持续一天甚至两天,加上提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可能会总共消耗掉八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正式撤离回巴塞尼亚,这样一来,敌军主力几乎就咬在我们的后面。况且我们带着伤员,行进速度也必然会明显放缓,这样一来很可能会被敌军轻骑兵纠缠,从而可能会被敌军援军追歼。”

“那么,我的看法是回援巴塞尼亚城。在回援之前,我们应当进行彻底的坚壁清野,将所有的补给和人力带回巴塞尼亚城,并在巴塞尼亚城联合戍卫军团和另一个动员军团在依托城市阻击敌军。”

“如果我军选择截击敌军,必然需要迅速插入敌军行军路线之间,这样必然会大大拉近敌我双方距离。如果未能在当天击溃敌军,或是被敌军骑兵纠缠,很可能最终反而陷入敌军包围,这样一来,两军交锋不可避免。尽管我军素质明显由于德萨军队,但在如此人数劣势下,我军反而处于不利地位。一旦被包围,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西卡利乌斯说完之后,对着图布里乌斯微微点头,示意对方可以继续发言。

图布里乌斯对于西卡利乌斯的理由似乎显得很不在乎:“根据先前的接触来看,敌军前锋以轻装部队为主,大多数是轻装步兵,约有数百名轻装部族骑兵,可能还有百名左右的将领卫队。在先前的战斗中敌军前锋已经消耗了相当的实力。依我判断,这支深入我境内的德萨军队,目前的规模至多不过五千五百人,除去后勤相关的非战斗人员,敌军战斗人员应当在三千五百人到四千五百人之间,与我军作战部队的数量基本相仿。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担保,只需要半天的时间便可以将敌军击溃。”

“除此之外,我们不要忘了,先前野战军团对进犯敌军主力的判断——敌军在不断增加兵力。尽管目前看来,敌军主力仍旧停留在南奥姆尼亚,但如果没能趁着敌军前锋与敌军援军会和之前这个缺少人力增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削弱敌军,接下来我军面对将不止一万五千名敌军,到了那个时候,能否继续阻击敌军便已是个问题。”

西卡利乌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举手示意打断了图布里乌斯的发言。

“回撤不代表不能阻击敌军。”西卡利乌斯这样说道,“我军可以分出部分骑兵,负责骚扰敌军后勤线路,从而减缓敌军进军速度,阻挠敌军进攻计划,从而为我军援军抵达争取时间。”

“这不现实。”图布里乌斯摇头说道,“你要明白,敌军拥有规模以千计的部族骑兵,这些轻骑兵能够轻易地追上我军的骚扰部队。相比之下,我军损失掉这些宝贵的骑兵的可能性更大。”

“呃……”一时间,西卡利乌斯似乎也没法反驳图布里乌斯,但可以看出来他还是不同意图布里乌斯所计划的截击行动,“我还是不能苟同,你的计划太过冒险了,一旦失败,巴塞尼亚城邦的一半战力便会毁于一旦。”

莫里斯静静地听着他们双方的辩论,看起来参与会议的众人基本分成了这样两派,一派主张抓住机会削弱敌军力量,一派认为应当迅速回撤增强城邦城市防御能力。

从莫里斯本人的意向来说,他也是偏向于抓住机会削弱敌军的。根据之前野战军团和德萨军队的接触来看,这一次德萨是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很可能现在仍在不断地增兵。如果让敌军前锋和援军会合,之后便很难再有这样一个沉重打击敌军的机会了。

但莫里斯也没能打定主意。他本来的想法便是根据情报截击敌军,虽然在具体想法上和图布里乌斯有所不同,但大致上相差不大。

尽管从理论上说,洛曼动员军团应该有能力做到如此,但一旦出了什么意外的事件拖累了行军速度,动员军团所面临的将是严重的危机。

“军团长,西卡利乌斯,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图布里乌斯自信地看着几人,“我军能够迅速从行军队列转换为战斗队列,而相对地,德萨人只能够仓促应战。这一点虽然冒险,但我觉得如果对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省去布置阵地的时间,直接展开战斗队列,迎击敌军。”

“在只携带十天补给,将重型装备留在庄园的情况下,我们的行军速度可以大大提升。这样一来,我们甚至可以提前一天的时间到达预定地点。这个时间足够我们进行整顿。在确定敌军位置后,我们可以直接展开战斗队列,正面截击敌军,或者埋伏起来。”

从刚听到图布里乌斯要求轻装上阵的条件开始,西卡利乌斯就皱起了眉头,当图布里乌斯说完之后,西卡利乌斯明显又想说些什么。

“西卡利乌斯,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图布里乌斯在他的话说出口之前打断了他,“我们不妨换成一个乐观的决策方法。除了我的计划之外,你还能提出更好的计划吗?”

西卡利乌斯一时语塞。

诚然,他能够提出不少的反对意见,但这些意见都是建立在悲观的基础之上的。他所做出的判断,都是建立在洛曼军团会被德萨军队追上的前提下,但是倘若这个前提不成立,从收益上来说,明显是图布里乌斯的计划更为有效。

“四天的时间到达预定目的地,一天之内完成战斗部署,一天时间结束战斗,随后立刻向巴塞尼亚城撤退。剩余的干粮加上缴获的补给,足够满足我们从接战区到巴塞尼亚城不过五六天的消耗了。”

“军团长,您看呢?”图布里乌斯看向莫里斯,征求莫里斯的意见。

到了这个时候,西卡利乌斯也不再说话。洛曼军团的优势便是战略战术上的灵活和迅速。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基础上,洛曼军团确实有能力截击德萨正在撤退的那支军队,而所面临的风险虽有,但相对于图布里乌斯的计划的可行性而言,被敌军两面夹击的可能性明显要低得很多。

听着两人的辩论,莫里斯也没有停止在心中权衡下一步何去何从。

正如西卡利乌斯所说的,从悲观的角度上来说,如果军团只有预定行军速度的一半,哪怕是三分之二,而或者战斗时间被拉长到了一天以上,军团都将面临着敌军援军抵达,军团面临腹背夹击的风险。

但从图布里乌斯所说的来看,从收益的角度出发,军团的出击能够歼灭或击溃四千多人的敌军,这一机会在敌军合兵一处之后便很难再有;而即便战斗持续了一天的时间,洛曼军团在行军途中消耗了六天的时间,甚至七天的时间,第八天投入战斗,第九天敌军援军也不过只有骑兵能够抵达,德萨步兵需要多消耗一到两天的时间,即便是急行军的情况下,最快也就是第十天清晨,德萨援军的步兵阵线才能投入战斗。但如果按照图布里乌斯的设想,军团使用四天的时间抵达预定位置,侦查敌军位置,第二天清晨发动攻击,傍晚之前能够结束战斗,打扫完毕战场,第三天启程返回巴塞尼亚城,同一天德萨援军也可能从溃军处得到战斗的结果,但此时动员军团已经踏上启程之路,双方行军速度的差距只会使得德萨援军被越甩越远。

但如果德萨援军将轻骑兵派出追击动员军团,这些轻骑兵能够以将近洛曼军团两倍的行军速度追上来,第七天便能够抵达战场,第八天能够追上动员军团。

如果德萨援军这样做,他们的骑兵和步兵之间将拉开超过八十公里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上,德萨追击骑兵可以说就是一支孤军。在动员军团被追上的同时,动员军团距离巴塞尼亚城已经不足四十公里,城内的洛曼军团完全可以在两天的时间内支援受到攻击的动员军团。这样一来,如果德萨只派出了轻骑兵,只能暂时地缠住莫里斯,但将面临巴塞尼亚城的援军,很可能被反击溃;如果德萨将三千多名轻重骑兵尽数派出,洛曼军团也未尝没有反手一搏的能力。况且在对洛曼军队军情不明的情况下,德萨很有可能不会派出过多的军队追击。

如果德萨不去追击莫里斯自己,那么很有可能回去摧毁附近的庄园防线。但不管怎么说,自己所率领的动员军团很大几率能够在歼灭德萨北军之后回撤到巴塞尼亚城的支援范围之内。

“好了,将军们。”莫里斯看向了等待他作出决定的诸位军官,“我支持图布里乌斯的提议。我军具有战略机动和战术战斗力上的优势,我确信我们能够在取得战果之后安全回到巴塞尼亚城进行下一步作战任务。接下来,我们来确定具体应该怎么做……”

 

凌晨的熹微从东方天际慢慢流泄出来,一连串响鼻在草原上迸了出来。

之前征召的庄园卫兵整理着各类军团抛弃的装备和物资,把他们打包起来,准备运回庄园巩固防御。动员士兵们大多已经整理好了行装,一部分食物用一根长杆撑着背在背后,一部分物资由驮马背着,马车拉着。几十个方阵已经整顿完毕,那熹微的晨光一缕缕地从天际散发出来,披散在士兵们那坚毅而沧桑的脸庞上,从他们柔和却又坚定的眸中映出染着淡淡橙色的云缕丝晕……

随着晨曦的渐渐明朗,各位军官从莫里斯身边离开,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之上,待命的士兵列成整齐的队列,军旗高高束起,在朝阳下微微飘动。

莫里斯骑在马上,转头望向东方那渐渐升起的、橙红色的朝阳,她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美丽,充满了生机,那一束束四散的热烈,那围绕天际展开的锦绣绸缎,沿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无垠地张开……

军团旗。莫里斯的眸子微微地触动。军团掌旗官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在马上使军旗矗立着。这军旗,这动员军团的军旗,并不似野战军团那样瑰丽,那样充满了功绩的勋章,那样充满了代表功勋和战绩的金与银的点缀,没有那骄傲雄鹰的远眺,没有在风中翩翩起舞的锦缎和流苏。但即便如此,那长垂的鲜红的仿佛血与焰,仿佛代表了洛曼一切、洛曼一生不息的拼搏与战斗的旗面,那用金黄色棉线缝制的巴塞尼亚的城徽,那简单却又精细的番号,在这已经渐渐骄升的朝阳的照映下,却仿佛荡漾着无尽的光辉。

莫里斯已经并不年轻,这个军团中的所有人都已经并不年轻,但在经过了一个凌晨的准备之后,却没有人显出疲惫。莫里斯能够感到,感到自己的身体里就好像那朝阳一样,生机,能量,热情驱散了寒冷的黑夜,从自己的心中升起,灿烂!

“出发!”莫里斯一声令下,身边的号手立刻吹响启程的号音。

一个军团,六个大队,十几个中队,超过五十个百人队,仿佛一个整体,在号声回荡在草原上空,激荡在云霄之间的同时,启程出发!

 

高空之中,一声鹰隼啸叫冲破云天,一只苍鹰突然从天空云中跃出,迎着军团的队列正面俯冲而下。仿佛带着风声一般,从军团的队列头顶呼啸而过,贯穿了整个队列,直冲到莫里斯的头顶,猛地将头颅身体向上一提,炯炯鹰眼之中倒映出清朗壮阔之蓝天——又一声啸叫长鸣,苍鹰已跃上蓝天,两翼长展,翱翔盘旋于军团上空。

“战神祝福我们的一切,他派出了他的使徒来为我们壮行,并注视着我们的英勇,要将我们的事迹在诸神间传颂!战士们,为了共和国,为了诸神,为了不让我们的一切蒙羞,挺起胸膛战斗吧!像秋风扫落叶一般,为凡间与神界创下不朽之功勋!”

 

从上空向下俯视,从大地这头延伸到大地那头的铺石路上,如蚁群般的长队整齐地行进着。

在这支长队的前方,有一支骑兵队正在向北踏踏奔去。

这支骑兵队是军团的日常的侦察队,但这一次,他们的侦察任务却不仅仅是提防周边可能的威胁。

而是去寻找。

经过了三天半的行军,军团已经基本抵达了预定位置。更多的巡逻队被派了出去。其中的一些去寻找合适的驻扎和战斗位置,但大多数的队伍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确定敌军位置、规模及路线。

这支骑兵队便是其中之一。

而瓦汉便是这支队伍的领队。

这样的一支小队由十几名洛曼轻骑兵组成。这些骑兵装备了骑兵圆盾、骑弓、轻型骑枪和诸如弯刀长剑之类的副武器。出于机动性的需要,他们并没有装备多么厚重的盔甲,大多数装备的不过是轻型链甲以及棉甲。

不过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瓦汉在心里面安慰自己。

上次作为追杀逃敌,结果碰上了敌军援军的事情令他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

反正也不是为了消灭敌人,这次要和敌人保持距离。

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寻找敌军。军团上层没想到这次的行进会那么顺利,不仅没有任何阻碍,反而比预定时间早了半天。

结果就是,军团上层也不确定德萨的北路军现在具体到了什么地方。

诸如瓦汉他们这些巡逻队的任务,便是在两天的时间里在划定给自己的范围内确定并汇报敌军的位置。。

当然,如果没有敌人出现自然是最好的了。

渐渐地,背后军团的营旗消失在地平线上。骑兵队已经离开军团足有数公里之远了。

“先停一下。”瓦汉抬起了手。

现在站着的地方是一个小丘,不算多高,但足以在上面俯览附近的一大片范围。

“我们来看一下地图。”

瓦汉说着下了马,把地图打开。

五月的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是下午,但天却还是很明亮,太阳高悬在天空,看起来还没有什么黄昏的意思。

很快,瓦汉就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差不多前面就是我们要负责的地方了。”瓦汉对着过来的几人说道。

“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一名高鼻梁的洛曼骑兵望着北方的起伏,“我们在往北侦察一下吧。”

“我们本来就比预定时间早了将近一天,德萨的军队很可能还在几十公里外。”瓦汉对着几个人说道,“中队长的意思是,军团现在需要确定敌人的具体位置,根据敌人的动向主动出击,截击敌人,如果可以的话,伏击敌人。”

瓦汉指着地图上自己所在位置再往北的地方:“中队长说上级估计敌人很可能就在我们这个方向。他给我们的任务就是仔细侦察这块区域,确定敌人的动向。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几个侦察队也被派到了这个区域。”

“今天天黑之前我们把附近这几个主要的丘陵地区探查一遍,明天凌晨出发,把这几条主干道附近探查一下。”

“我估计敌人很可能明天就进入了主干道那里,但是也不排除敌人已经将一些骑兵部队派到了我们今天要侦察的地方。”

“总之,做好战斗的准备。”

瓦汉交代完这些事项,又具体提出了些许的例行要求,重新来到马前,收好地图,翻身上马,领着骑兵们从小丘上走了下来,寻着地图上的地形,往预定侦察位置出发。

 

“瓦汉,”从小丘上下来之后,小分队正在山丘间正常速度侦察。瓦汉身边的一名士兵冷不丁地问了一句,“我记得这附近有些人家的。我们可以让他们帮忙看着。”

“开玩笑。”瓦汉不在乎地回答道,“基本上所有的村民都被集中到了庄园防线之中,这个时候能有什么人在外面。更何况刚刚被德萨军队扫荡过,怎么可能还有人家。”

“呵呵……”那人见瓦汉对他的说法满不在乎,倒也懒得再说什么,只管干回自己的事情,扫视着附近的泥土草地,注意着可能出现的任何不寻常的踪迹。

 

不久前,天还是一面蓝色的幕布,点缀着斑斑的白花,现在,却可以明显地感到天空中染上了些许的橘黄,显得有点暗淡。

“要到黄昏了。”瓦汉勒住缰绳,对着旁边的人马说道,“我们再往前看看,顺便找一下天黑以后休息的地方。”

泥土在十几匹战马的蹄下溅起,落下,有的粘在了马蹄上,不肯下来。

但瓦汉他们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去休息。

现在的他们沿着一条山间土路走着。在这路上,由于两边小丘的阻挡,显得更加得暗淡。

这逐渐暗淡的光线逼迫着瓦汉等一行人不得不加快了速度。

在路旁休息在一般情况下或许是个好的选择,但在这种处于山地间的路旁休息,对于瓦汉而言不太合适。而且根据地图上所绘制的,前方不远处就是一块开阔地,那里更适合宿营。

也是抱着这样的念头,他带着小队继续沿着路前进。

大概又走过了几座丘陵之间,山路终于到了尽头——在他们的面前正是地图上的那一片开阔地。

但这个时候的瓦汉却不仅没有表现出放松的样子,反而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在他们前面几百米处,可以看到几顶帐篷和一个火堆,几个人和一头牛在那附近。

看起来很像是平民。

瓦汉这样想着。

这些人看起来有大有小,没有马匹,有一头牛,一个平板车,不像是军队的样子。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万一那里有敌人呢?

“卢基乌斯,你们几个上去看一下。”

“好的。”卢基乌斯答应了一声,随即带着身边的几人骑着马小步跑向前面的帐篷。

随着几名骑兵的靠近,那些帐篷中的人明显察觉到了身边的异动。卢基乌斯可以看到那几个人转过头看向了他们,但接着其中一个矮一点的人扑倒了另一个人的怀里,而被扑到的那个人直接坐倒在了地上。

“看起来应该不是敌人。”卢基乌斯心里有了大概的判断。

在他做出这个判断的同时,火堆旁的一个人站了起来,往他们这里走了过来。

那个人举着双手走向他们,示意自己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卢基乌斯也干脆让身边的几人放慢了脚步。几名骑兵缓缓地朝着那个人靠过去。

随着距离的靠近,卢基乌斯可以接着微弱的光线粗略地看到那个人的样子了——头上顶着一团麻布,穿着一身破烂的亚麻布衣,是一个灰头土脸着的中年男人。

“我的大人啊!”那个男人还没走到卢基乌斯面前,便跪倒在地,“我求求您放过我们吧,我们的村子已经被烧干净了,我们是好不容易才带着家里的人逃出来的……”

这男人抬起了头,两只手撑着地,两个膝盖蹭着泥土,手脚并用爬到了卢基乌斯的马前。

“求求您了我的大人,放过我们吧……我们除了这些,已经一无所有了。如果没了耕牛和种子,我们以后该怎么过啊!啊……”

卢基乌斯看着这个男人。他的脸上蜿蜒着几道模糊的沟壑——那是泪水滚过满面的灰尘留下的印记。

“你是谁,他们又是谁?你们在这里干什么?我们不会抢走你们的东西的。”卢基乌斯坐在马上,讯问这名男子。

听到这话,这名男子的眸中好像突然多了些灵动。他立刻又跪倒在地上,对着卢基乌斯连声感谢。

但卢基乌斯并不太习惯这样。随意地跪拜,这不像是一个受过洛曼教育的人所做的事情。

“站起来,好好回答我的问话。”卢基乌斯不耐烦地说道。

这人连声感谢,这才起身,也没有拍掉身上的灰尘,低着头,两只手放在胸前,手指握在一起,开始回答卢基乌斯的问话。

“啊,是的大人……”

 

连续讯问这人十几个问题之后,卢基乌斯大概了解了发生在这个男人身上的事情。

这个男人名叫乌什·伊凡尔,是洛曼共和国境内的自由人,是奥姆尼亚本地人,火堆旁的是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本来乌什一家是在附近地区有一些土地,平日里靠着耕种小麦、葡萄之类的作物养活自己和家人。几个月前听说到德萨入侵的消息,因为地处边境的缘故,他们担心会受到战火的波及,就提前开始了准备。在野战军团战败之后,德萨的军队迅速地侵入。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来得及安排好所有的东西,本来打算到附近的庄园阵地中寻求庇护的,但在带着耕牛和财物最终到达庄园的时候,只发现了一地的死尸和残垣断壁。因为害怕德萨军队会再次回来,这一家人不敢在庄园废墟久留,匆忙找了些粮食和取暖御寒的东西,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因为常年生活在乡下,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沿着道路走又害怕会撞上德萨的军队。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只能让耕牛拉着平板车,拖着家人在这山野间流浪。本来打算的是先躲起来,等待着战争结束了,再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虽然丢掉了家里的大部分财产,甚至只能拿着破布做成衣服来穿,完全不知道未来的生活着落在那里,但不管怎么说总好过丢掉了性命。只是没想到今天居然会被瓦汉等一行人撞到,在看到卢基乌斯的时候,他们一家几乎都绝望了。

根据他的交代,他们的帐篷里只有简单的草席、亚麻布做成的被子和些许的生活用品。他们的所有物资也不过是几袋小麦、大麦和小麦粉,几件衣服和布料,木碗菜刀,还有一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放在家里,逃难的时候发现了就随手拿上的剑。

尽管卢基乌斯没有办法确定这个人所说的完全是实话,但是看着这个男人的样子,加上他背后那几个人的状况,他也觉得乌什应该没有撒谎。

应该是安全的。

卢基乌斯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安全的,可以过来。”卢基乌斯对着身后等待着的瓦汉一行人做出了可以过来的手势。

 

第二天凌晨,莫里斯帅帐之内。

多位军官早早地到达了帅帐之中,手里传阅着一份羊皮纸卷。

“事情远比我们所想的更加困难。”莫里斯从身旁接过传阅过来的羊皮纸卷,放在桌子上,开口说道,“敌人的规模比预估的要多一些。根据侦察兵的判断,除去从德萨本土带过来的士兵以外,还有近千名装备驳杂的其他部队。有几个小队抓到了俘虏,根据俘虏的交代,德萨军队在进入奥姆尼亚境内之后,得到了一些地方部族的帮助,还在一些地方找到了雇佣兵。这些佣兵多来自奥姆尼亚本地部族,也有一些来源不明的佣兵团。他们以轻步兵和轻骑兵为主,但也有一两百名重装步兵的存在。”

“总的来说,敌军现在人数在七千到八千人之间,仍旧是以轻装部队为主,重装部队只有不到一千人,目前正在我军西北方向一天半的路程上。当前我军可以投入战斗的有四千多人,接近三千人是重装部队。敌军援军目前还没有进入我军三天范围之内。”

莫里斯说完之后,西卡利乌斯便伸手示意有话要说。

“目前敌我差距已经拉大,双方力量对比基本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是有一战之力,但没有了必胜的把握。我明白诸位已经决定与敌人决战。但如何在这种实力对比相当的情况下,尽快地损失小的结束战斗,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目前敌军正急于赶路,军队队列拉的比较长。根据侦察反馈的情报来看,目前他们的军队前后连绵长达几公里,最前面是骑兵,后面是步兵。敌军侦察工作也做得非常糟糕,甚至连我军侦察兵都可以轻易贴近敌军队列抓到俘虏。”

“目前敌军已经进入了丘陵地带,正沿着四方大道行进。如果敌军保持原定行军路线的话,我军可以将部队布置在这一段。”西卡利乌斯说着指向了距离洛曼军团驻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一处地势相对和缓,但是两侧确实连续丘陵的山间驰道段,“将骑兵集中布置在这个地方,步兵布置在道路两侧。在敌军通过途中,骑兵冲击敌军中央,同时步兵从两侧合围,将敌军骑兵和步兵分割、消灭。”

“为了配合事态变化,我认为我们应当选定多个伏击地点,根据具体情况,执行作战方案。”

“诸位所见呢?”

啪啪,啪啪……

图布里乌斯直接鼓起了掌。

“难得啊,西卡利乌斯你会主动支持这类以少打多的战斗,还主动提出了作战方针。”

西卡利乌斯刚听到图布里乌斯这话便皱了一下眉头,接着又瞥了他一眼。

“我只是想要尽可能服务于战区的大局而已,为此我对于军团的建议自然都是出自于尽可能减少军团损失的目的出发。”

图布里乌斯被这一句话一激,眼角也有点抽动:“西卡利乌斯,你是攒了几天终于想到了怎么讽刺我的话啊……难怪前几天看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

会议持续了一个上午,莫里斯和多位军官共同选定了几个预定战场。根据拟定的方案……

————

莫里斯已经下了马,正在和几名军官一起趴在山头的草野之中,往下张望着。

在莫里斯等人的背后,是七八百名坐在地上待命的骑兵。武器放平着,安抚着伏坐的战马,骑兵们等待着前面的旗令。

顺着莫里斯的视线,沿着并没有多少角度的山坡往下望下去,由鹅卵石和沙子筑成的四方大道上,此刻正熙熙攘攘。

打头的是几百名骑兵。这些骑兵此刻装备着轻型链甲、皮甲,似乎准备着应对突然的情况。但在他们这不过几百米的队列的后面,则是近千名不披甲的,只穿着布衣的骑马者。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带着仆从,马背上装着鼓鼓囊囊的包袱,盔甲不知道放在哪里,武器和盾牌被随意的挂在马鞍边上,或是让仆人扛着。

  “敌人的队列太长了。”莫里斯翻身缩回了山头后面,对着旁边的人说道,“我们的伏击范围最多只能包住他们队伍的一半,剩下的根本顾不过来。”

“这也是么有办法的事情了。”图布里乌斯耸了耸肩,“不过这样也好,减少了我们的正面压力。将敌军主帅歼灭之后,剩下的击溃之后怎么做都好办。”

“再等等吧。”莫里斯稍微往外探头看了看,敌人的骑兵的后部此时才刚刚进入骑兵的伏击范围,德萨步兵此时还在骑兵伏击范围之外。“不过我们时间毕竟不多了。两边就看那些轻骑兵能抓到多少了。”

莫里斯望着天出神了片刻,又探头接着注意着山下的德萨军队。

正如预定的那样,德萨的军队沿着四方大道行进,一点都没有偏移。等到了战场实地部署之后,莫里斯等人才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手不够。

洛曼动员军团的作战人员远少于德萨军队,况且还要将步兵分派到两侧进行合围;但德萨军队的各个部队间却有着巨大的间隙。这样一来,在保证伏击效果的前提下,动员军团最多只能将德萨军队的一半纳入伏击范围之内。

“快到了。”西卡利乌斯攥紧了拳头,两只眼睛的瞳孔几乎紧缩成了一个针尖一般。而西卡利乌斯瞳孔中所映出的,便是德萨军队的步兵队伍。

这支队伍并非是完全的战斗人员——牛车、马车拉着各类物资走在最前面,后面才是有气无力地扶着长枪的德萨民兵,还有些衣着风格色调驳杂的雇佣兵混在里面,时不时还有前面的骑兵过来催促的样子。

实际上,莫里斯也不能分辨,这到底是德萨步兵的前军,还是德萨骑兵的后队。

准备……

莫里斯背对着后面举起了右手……

旗手将令旗抬起。

骑兵们扶着战马起身,上马,拿好武器。

德萨步兵已经走到了莫里斯正前方……

出击!

右拳一按,一劈令旗猎猎!

双腿一夹,犹如惊雷迸地!

数百骑兵一跃而起,冲过山头!

接着山势,骑枪方平,空气撕裂刺耳尖鸣!

旱地惊雷,山下德萨军队有如惊起雀兽,前排骑兵急忙回首,后面的步兵赶忙往路中间挤去!一时间,四方大道上乱作一团!

惊雷突起,却伴暴雨滂沱!

飓风既兴,便有扑面碎珠!

骑兵方才冲过山头,接着便又响起了步兵的号角。四方大道两侧的山上,排排步兵从山顶涌现,密集队列稳步向山中德萨军队挤压而来。

一些德萨的军官这才从初始的震惊中反应过来,慌忙要整顿手下,赶紧组织队列挡住洛曼军队的进攻。

然而不过几百米的山坡,怎能给这些人多少重整队列的机会?

延绵成排、宽达上百米的枪棘刺入了破入了凿入了贯穿了德萨混乱的可怜的步兵队列。枪尖、马蹄将任何胆敢挡在战马之前的德萨士兵的肉体和灵魂一并毁灭。串起数人的骑枪刺向地面,却被卵石撞回,来回受力扭曲变形,不少骑枪不堪重负断成两截,带着其上的尸体一并坠落……

即便骑枪未折,骑兵们也没有兴趣继续使用带着尸体的武器。将骑枪随意抛下,拔出佩剑,冲着两侧惊魂未定的受害者的头颅、脸庞、胸膛便是一剑。

初来不过百米的缺口,现在却在骑兵的劈砍之下被活生生地扩大到了近三百米。

起初的冲锋给了这些德萨民兵以极大的震撼。大多数的他们看到带着滩滩血污的洛曼骑兵逼近,根本没胆量再战,有的步步向后退却,有的干脆连滚带爬地往战友的背后寻求庇护。

但这没有什么意义了。

洛曼的步兵此时已经逼近到了德萨军队的眼前了。

“莫里斯,他们要突围!”西卡利乌斯指着最前端的德萨骑兵喊道。

在几百名带甲骑兵的保护下,几个将官模样的人正在往东快速逃离。

洛曼的轻骑兵已经在路的另一头出现,同时步兵也已经围了上来,但是毕竟洛曼轻骑兵只有不过两百人左右,能否抵挡得住还是个未知。

“好,我知道了。”莫里斯应了一声,站了起来,对着传令兵喊道:“让第四大队迅速脱离出来,追杀敌军骑兵!”

一声号响,令旗挥舞!

已经冲入敌阵之中的骑兵们迅速反应过来,趁着步兵已经上前压住德萨步兵的机会,抓住间隙从战斗中拉了出来。接着回到山坡上,确定了敌军位置,朝着那些试图突围的骑兵追去。

而在德萨试图突围的骑兵那里,洛曼轻骑兵直接迎了上去,用一轮冲锋缠住了德萨骑兵的步伐。在几乎同时,两侧的洛曼步兵也已经追了上来。

但这些德萨骑兵似乎并没有死斗的意思。外围的德萨骑兵装备着圆盾和短枪,架住了洛曼轻骑兵的攻击,剩下的德萨骑兵则趁着这个机会寻着洛曼轻骑兵的薄弱之处往外继续冲击突围。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德萨骑兵保护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面对着洛曼轻骑兵的纠缠,德萨骑兵根本没有半点缠斗的意思。他们就是简单的挡住洛曼轻骑兵的攻击,用自己的武器威胁着洛曼轻骑兵的行动,迫使洛曼轻骑兵让出一条路来使得他们所保护的人有机会逃出去。

“这些骑兵是私兵吧。”莫里斯在心里面感叹道。

恐怕平时这些骑兵大多都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的亲信和骨干,那些重骑兵多半也就是指的他们。到了这个时候仓促之间虽然来不及换上具装,但凭着战技和拼命的勇气,也确确实实压得洛曼轻骑兵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但他们没多少机会了。

第四大队已经近在咫尺,附近的步兵也已经加入了洛曼轻骑兵的混战之中。不少德萨骑兵已经落马,被围在中间的德萨骑兵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很快,第四大队抵达了战场。他们没有选择直接加入已经混杂了大量骑兵、步兵的战斗之中,而是选择越过战斗,到了战斗的东边构成了第二道拦截线。

这样之后,一些重骑兵才加入了战斗,但绝大多数人仍旧在外围保持着包围的态势。

是的,在面前这个战斗中,再多的人进去,不过只能在后面看戏而已,倒不如在外面构筑第二道保险来得有效。

再看回步兵的战斗。

洛曼步兵已经将德萨步兵压缩成了一条细细地长线。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便有大量的德萨步兵被杀伤、俘虏。但在洛曼步兵的西侧,没有进入包围圈的德萨步兵正在集结,一些人已经投入了对洛曼步兵侧翼的攻击,而更远的一些人则还在整顿,正在往这边的战场赶过来。

“大概还有一千人处在包围圈之外,正对我军侧翼造成威胁。”莫里斯带着几名副官沿着山顶走到了接近战线西侧的位置,“让轻骑兵和第四大队的预备队攻击敌军预备队,就是那些正在整顿的敌人;第三大队的预备队攻击正在西侧战斗的德萨步兵。敌军这两支部队分别约有三百和七百人,问题不大。”

战斗大概还会持续几个小时吧。莫里斯看着正在被洛曼步兵分割包围的战场这样想道。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德萨应该会重新估量我方实力,应该能够为援军的抵达争取更多时间吧。


番外篇 阻击战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