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庄子《大宗师》: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两不相伤】

2022-04-30 15:22 作者:两不相伤  | 我要投稿

我们人类生长在这地球上,是地球承载了我们的生老病死,地球上的万物也都是如此,他看着我们出生,看着我们逐渐老去,看着我们死亡。他对待我们的死跟对待我们的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我们想要把小船藏在深谷之中,或是把小山藏于沼泽之中,这样认为就安全了。但其实在你睡觉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个力量把船腐烂,把山磨平。


生命也是如此,不管我们怎么样想去爱护自己的身体,或是走得多么的小心翼翼,但走向终点的脚步是从来都没有停过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相对于天地是渺小的,想把自己藏在这天地之间,是很难办到的。万物的主宰一眼就能看破你的小心思,纵使聪明绝顶,在他看来也不费吹灰之力。

那就没有办法了吗?只能坐着等死了吗?当然不是这样,庄子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可以躲过天地的审判,那是什么呢?就是“藏天下于天下”!


什么叫藏天下于天下呢?简单理解就是把天下隐藏在天下中就不会消亡了。

就像是如何审判神呢?释迦牟尼拿什么来度化释迦牟尼,耶稣拿什么来审判耶稣,老子靠什么给老子讲道呢。

所以,按这个思路来看,还是可以藏起来的,这也是天地之常情啊!也就是自然规律,也就是道。

人在天地间有了一个形体,就感到特别高兴。你再看看这天地之间,变化万千,每天都有新的形体出现,那他是不是高兴地嘴都合不拢了。谁高兴了呢?

天地没有高兴,为什么?拿到现在来看,就是它知道能量守恒!一种消失,伴随着另一种的诞生,所以他才不喜不怒。而人类呢?看到了新生,感到高兴,看到了死亡,感到悲伤。

所以说啊,天若有情天亦老!


《道德经》在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因为天地看到了全部,他本就是万物一体。圣人不仁,因为圣人明白一呼一吸一天地,一阴一阳一太极。

当我们看到长寿的人,都想去效法他,心中悠然地佩服和尊敬,想跟随他知道长寿的秘诀。那天地生存了更久,且能够承载着万物的变化,是不是我们更应该去效法了呢?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庄子《大宗师》: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两不相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