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版北京建筑大学备考分析

2022-03-18 17:36 作者:美然艺术设计考研  | 我要投稿

2023版北京建筑大学备考分析


目录:

1. 学院概况

2. 各专业情况介绍

3. 考试时间

4. 历年录取情况(分数线 人数)

5. 考试科目介绍

6. 参考书目

7. 理论备考建议

8. 手绘工具

9. 手绘备考建议(分专业)

10. 复试情况介绍(复试内容,复试成绩算法,复试安排)

11. 复试常见问题

12. 学硕与专硕区别

13. 学校课程介绍

14. 入学后学费,年限

15. 是否转户口档案

16. 是否有出国交换机会或项目资源

17. 是否有博士点

18. 导师介绍


01

学院概况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完整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建筑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996年建筑学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2019年建筑学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复评(6年);城乡规划设计专业2011年通过国家专业评估,2019年城乡规划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复评(6年);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为全国同类高校中第二个设置的高校(2012年);2012年获得历史建筑保护博士项目授权,2014年建立了博士后科技流动站,2018年5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19号),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我校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多年来,建筑学院构建了以建筑学学科专业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空间环境设施与产品设计—公共艺术设计”领域交叉链接的系统性教学与科研平台,强调理论与设计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协同。


与北京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文物保护、博物馆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中国建筑设计集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分别建立了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学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02

各专业情况介绍



03

考试时间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04

历年录取情况



05

考试科目介绍


建筑学-学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01建筑设计快题(六小时)


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3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专业基础④825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0城乡规划学基础④502城市规划设计快题(6小时)


风景园林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1风景园林学基础④50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快题(6小时)


建筑学-专硕:

方向(01,02,03,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01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


方向(0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④825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专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56城市规划基础④502城市规划设计快题(6小时)


风景园林: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快题(6小时)


设计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2设计学基础④504设计艺术快题(6小时)


06

参考书目


建筑学-学硕:

355: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代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计原理等内容

城乡规划学:

610: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原理等内容。


风景园林学:

611: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中外园林史等内容。


建筑学-专硕:

355: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代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计原理等内容

825: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基本理论及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城市规划-专硕:

356: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原理等内容。


风景园林:

344: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中外园林史等内容。


设计学:

612:设计艺术原理、设计学概论、中外设计史等内容。


07

理论备考建议


北京建筑大学参考书目较多,知识点比较繁杂,单纯的机械式记忆是不可取的,要从书本中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框架与脉络。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将各个知识点建立起联系,形成一个框架。同时,在背诵知识点时一定要清楚相关人物流派之间的联系,能够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到下一个。


可以将史论的各个知识点按照“类型”和“朝代”,或者“国家”和“事件”进行划分,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维度进行记忆,顺着框架能延伸到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论述,后期写论述题和简答题也有了充足的论据,还可以去知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论文,选择性的背诵一些相关语句。


08

手绘工具


1.普通绘图纸若干(裁成A3图幅用做练习)

2.直尺

3.针管笔红环0.3若干、0.5一支

4.记号笔一支

5.马克笔(40色起),推荐AD、法卡勒


09

手绘备考建议


设计学

手绘的学习要点,其一是多练,其二是学习。

看到优秀且有用的素材要及时的积累,并筛选出各个主题中最常用的素材并进行分类,分类根据考试内容和需要进行优化。


后期模拟过程中,建议尝试将同一个素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锻炼切题能力的同时加深记忆。

在考试中要将元素灵活拆分组合紧扣题目,切忌生搬硬套。


建议每周练习一张完整的稿子,在临摹过程中不断积累小的元素,进行分类,通过练习最后形成自己的元素库。


后期开始用之前积累的构图进行创作,在考前定一套自己比较擅长的模版。


建筑学

建筑快题考核的内容,主要也要看平时的积累。


在最初的练习中,可以临摹各类建筑图片,通过临摹,进一步掌握线条、透视、结构等绘图基本技能。要坚持联系,打好基础。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尽量多积累一些设计素材,多了解一些他人的设计方案,从中汲取优秀部分,涉及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考场上提高构思速度。


无论画面完成度如何,技术性方面一定不能有不该犯的错误,画面完成度再高,技术性有严重错误,也不会拿到高分。


风景园林

首先要多临摹好的景观作品、效果图等,分析历年真题,了解所报考的学校考试的风格,临摹一些对应风格的作品,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和技巧。

后期要进行真题的练习,仔细梳理设计思路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断练习,至少保证每周一两套的练习量,稳定熟练度,不会手生。


10

复试情况介绍


复试内容

各招生专业结合自身特点,采取面试、外国语口语及听力等形式对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由各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具体考核方式按照学院要求执行。对于每位考生,每位复试专家须准备至少1个试题并依次提问,保证该考生的面试试题不少于3个,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复试成绩算法

复试成绩的评定由各招生专业根据考生的面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等成绩综合确定,复试中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由各专业根据本专业自身特点和需要自行确定。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学院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详细信息须在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体现。

加分原则及办法完全按照教育部要求执行,不附加其他条件和加分办法。

原则上,考生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总成绩按照学院确定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权重分配进行加权,满分100分。具体权重分配由各学院在复试工作办法中确定并公告考生。


复试安排

各学院指定熟悉招生政策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考生通过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的“上传材料”通道提交以下本人适用材料:

1.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件正反面扫描件(必传);


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往届生必传);


3.学生证原件和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扫描件(应届生必传);


4.大学学习成绩单扫描件;


5.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或进展报告;


6.发表论文及获奖证明扫描件;


7.政审表(必传,须在5月15日前将盖章的原件邮寄至学院秘书老师处,未寄达的考生不列入拟录取名单上报);


8.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登记表扫描件(少民计划考生必传);“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9.各学院在复试方案中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考生提交的复试材料文件后缀可以是jpg、pdf或zip。


若学院通知使用备用Zoom面试系统,请考生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缴纳复试费,并提前将有关材料发至学院复试方案中公布的提交材料邮箱。


学院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要求考生在5月15日前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得列入拟录取名单上报。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网上报名信息中民族栏应与身份证民族项填写一致,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为准。


11

复试常见问题


1)自我介绍

必问问题。通常都是第一个部分,非常重要!无论使用哪种语言做自我介绍,一定要准备得足够充分,背得足够熟练。回答的重点,涉及本科学校、专业,本科学习情况和毕业论文方向等。


2)你为什么考我们这个学校/专业?

基本上是必问的问题。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爱好、能力,以及学校的实力等方面去回答。跨考的同学可以侧重自己的兴趣,要让导师感受到你确实对这个专业足够热爱,有深造的兴趣。


3)对考研专业的兴趣是什么?

需要同学们对报考专业有一些深入了解,能说出几个你对这个专业最感兴趣的地方,讲解的内容要有一定深度。也可以针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前做功课,进行回答。


4)你看过哪些专业书?

这个问题,老师的用意在试探你“是不是考研就背了几本参考书,就考了高分?”在这个问题上回答要认真,将回答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最好能梳理一些这些书对你的影响的部分。如果对这方面不够了解,要如实回答,避免被追问后答不出来的场面。


5)有什么喜欢的设计师?

需要在平时的准备中了解一些你专业方向有名的设计师,对他们的研究领域做一些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回答名字,要根据设计师的成就,说明你喜欢的原因、表达一些理念。


6)你对研究生阶段有什么规划吗?

结合你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做一个研究方向的计划,包括你对这个研究方向有什么样的目标、你为此和即将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结合学校的课程,整理出一个规划的大体内容。


7)你觉得你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优点和缺点回答的本质都是为了证明你适合做这个专业方向的研究,所以回答优点的时候要尽量结合专业方向回答,缺点的时候尽量绕开对你这个专业来说比较致命的问题。


8)请简单聊聊你的毕业设计

主要是针对本专业学生,为了考察专业能力的问题,要言之有物,回答的时候尽量侧重为什么做这个选题,选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中间运用到的专业能力等方面,能让导师了解你的专业能力。


12

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学硕与专硕差别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类学硕的专业代码是130500,专硕的专业代码是135108;建筑类学硕的专业代码是081300,专硕的专业代码是085100;


2) 在实际课程安排和毕业能力方面,学硕更偏学术研究,注重毕业论文;专硕更偏设计实践,注重毕业设计。


13

学校课程设置


学位必修课程学习、选修课程学习、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变更、学术活动、课程学习(含学位课及选修课)学术活动、选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开题准备、论文开题、学术活动、专业实践/论文工作、中期考核、学术活动、论文工作、论文中期检查及专业实践考核等。


14

入学后学费、年限


学费标准:

全日制:各专业(MBA、MEM 除外)学费收取标准为 8000 元/年;

非全日制: 各学院招生专业(MBA、MEM 除外)学费收费标准为人民币 30000元/生,入学时缴纳课程阶段学费 15000 元/生。


修业年限:

本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 3 年(其中社会工作、MBA 和 MEM 学制 2 年),学习年限为 2~4 学年。


15

是否转户口档案


新生报到时可自愿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仅限非定向考生),迁入北京建筑大学学生集体户口。如需办理,须去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移证》。注意迁移证所署本人姓名须与录取通知书上的姓名一致,否则不予办理。


户口迁移证样式、要求及户口迁移证样本可登陆“学校首页→学校分站→研究生院→招生工作→下载专栏”进行查看。


上学期间不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即不能迁入或迁出学校。


16

是否有出国交换机会或项目资源


建筑学院与国内名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建筑院校交流合作紧密,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建筑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17

是否有博士点


北京建筑大学于2018年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8

部分导师介绍


张大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长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村镇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及理论研究


马英

教授

研究方向: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设计、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既有建筑改造等


林文洁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老年住宅与养老设施、城市宜居环境、无障碍设计


范霄鹏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历史街区保护、传统民居与城镇规划、景区规划与地区建筑


赵希岗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方向等


金秋野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园林与传统设计语言的现代转译;当代建筑师及作品研究;复杂城市系统及其活力研究


丁奇

教授

研究方向: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和城市更新设计


徐怡芳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大城市聚居形态演变,建筑策划设计管理,传统建筑经验现代应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住宅设计


胡雪松

教授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文化与场所认同,乡村聚落与乡土建筑,建筑教育


2023版北京建筑大学备考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