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4.12 货币

2022-07-18 02:2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2、货币[i]


  货币是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它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并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既然是一种商品,它就具有商品的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货币是特殊的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它和其他商品不同:(1)其他一切商品虽然有价值,但是它们的价值只有通过同货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则是一般等价物,它本身直接体现为社会劳动,所以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2)其他一切商品都有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只能以它的自然属性满足人们的某种特定需要,如衣服能够御寒,面包可以充饥等,而货币[ii]则不仅在它的自然属性上也具有满足人们特定需要的使用价值,如可做用具和装饰品等,并且它作为一般等价物,还具有另一种使用价值,即可以购买任何其他商品。

  货币是同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每个商品生产者只有把他的产品同货币交换,他的劳动才能实现为社会劳动,从而同其他商品生产者发生联系。所以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在历史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充当过货币。最初充当货币的是某些主要消费品、外来物品或某种装饰品,例如牲畜、兽皮、布帛、贝壳等都充当过货币。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就逐渐代替了其他商品而充当货币。这是因为贵金属的自然属性[iii]最适宜于作为货币的材料。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它的职能来表现的。货币有如下五种职能:(1)作为价值尺度;(2)作为流通手段;(3)作为贮藏手段;(4)作为支付手段;(5)作为世界货币[iv]。

  在阶级社会中,货币是富人bx穷人的工具。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就转化为资本来bx雇佣劳动。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货币拥有巨大的权力,它可以购买一切,甚至可以购买人的名誉和良心;在这里,货币被看成是万能的东西,人们屈服在它的面前。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52页。

[ii] 黄金。

[iii] 如同质、可分、便于保存和携带等。

[iv] 参见有关货币职能各条。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4.12 货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