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源于自身2:信则可,证又何?
既然是先相信后证实,那总要先找到相信的东西才行,往大了说是相信意义的普遍存在,但是从这个点出发论证其实一点也不比走正常因果寻找意义来的容易,因为意义本身应为主观词汇,所以无论是从客观出发证明其有,抑或是从其出发寻找它的客观支持都显得困难重重,既然如此私以为不妨降低主客观边界,先不从主客观及其明确的概念入手,而从相对容易的词儿来寻找突破
首先我相信、确信、笃信人和其他任何东西都TM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风火水土,还是狒狒猩猩都和人是不同的,且是本质上的,无法跨越的,至少是难以跨越的产生了绝对质变的巨大不同,我想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不需要去证明,这是生而为人先天带有的先验感知,是镌刻在“人”这个字上明晃晃的标签,所以相信、确信、笃信人和其他任何东西都TM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这本应是一个简单的共识,但是在科学的怀疑精神下,自然也有可以被质疑的,不过好在相较于单纯的意义而言,虽然支撑人和其他任何东西都TM是不一样的这一观点的决定性的、不可辩驳的绝对客观证据并不存在,但是其相关的佐证确实相当的多,从这一点上来说,其实和科学本身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归纳、总结后得出的大概率结论罢了,这一点休谟在解构理性认知的时候已经把其他所有大拿们都撸了一遍了,虽然后来康德用“主观的客观规律,客观的主观认知”(个人理解)这样的先验理论有效回击了怀疑主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精度的提升和探索边界的扩张,以因果认知是一种在人类主观认知中不可动摇的客观规律为武器来捍卫科学理性的先验论调正遭到科学本身的挑战,无论是“李贝特实验”还是“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感兴趣的可以根据名次去搜索,百度就能搜到)都让人惊悚的意识到,人类赖以使用的用来探索知识的基地,甚至是人来赖以生存、赖以认识世界的基底——因果律很有可能是并不成立的,所以对科学的相信本身纠结带有了模糊不清的边界色彩,所以既然都是认知佐证在起作用,我相信、确信、笃信人和其他任何东西都TM是不一样的同样拥有大量可以晃瞎眼的证明,想来也是可以作为和科学一样可信的结论来使用的
基于这样大段的赘述,当相信、确信、笃信人和其他任何东西都TM是不一样的时候,那么唯一可以和其他任何东西都TM是不一样的东西便只有存在意义了吧,这几乎是一条单向通道,不管这个存在意义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总之生而为人是有意义的了
既然科学上采取了凡不可证实之事物皆不可取信的方式,那么反之采用凡不可证伪之事物皆有可信之处的态度也似乎无可厚,比如我就曾经一度企图理解和解释人类为什么如此恐惧于死亡,以及死亡的真实本质之类“虚无缥缈”的问题,简单的理解就是害怕未知或者害怕失去,但是很显然都有破绽:如果是害怕未知,那人类所有的探索都是基于对于未知的探索,我们经常说好奇心是人类最大的动力,而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那么为什么在遇到死亡相关的问题的时候人类就会本能的收敛起好奇心,并且及其容易失去勇气呢?这似乎不是很说得通的样子;如果是害怕失去,其实也很奇怪,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有任何一个个体逃脱了死亡的结局,也就是说死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失去自然也无可避免,所以如果抛却本能的感性(我们这是在做理性分析,以一句本能解释一切,就不用继续进行了,毕竟从感性出发“我感觉”这三个字可以打一切其他的东西),从理性的角度上分析,害怕失去也不太站得住脚。最后的最后,我自圆其说的得出来一套解释:
“此世所谓后世之师”即我们现在所存在的所有意义是为了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做准备,探索永无止境,死亡并非阻碍,活着的目的就是做好更加完善的准备,是为了接下来更加宏大的探索,那么既然如此对于所谓死亡的害怕并不是基于未知活着失去,而是准备不够充分,简单来说类似于“火力不足恐惧症”,现世的每一分准备都有利于后世更深入的探索,为什么我们本能的排斥死亡?那是因为我们本能想抓住更多的时间来做准备,总是认为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为什么我们本能的追求名利、荣誉或者自我、个性?因为前者是后世之于现世的标的锚点,后者是现世之于后世的认知固化,用相对克系的例子来举:我们将要起航的后世探索相当于汪洋大海或者狂风骤雨,用思潮、混沌之类的形容也不无不可,而现世之躯体其实是用于隔离这些无所不在之凌乱的保护机制,用蛋壳比喻勉为恰当,而破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多数壳内之物总会希望多蜷缩在壳的保护下多一点时间,这就是我们极力避免面对死亡的原因(当时得出的结论);而个人认知的固定就是破壳之后我是鸡蛋里面出来的就是鸡,鸭蛋里面出来的就是鸭,并且保证自身不会畸形健全正常的关键;至于不断赚取的名利声望就是保证破壳之后足够强壮,拥有探索基础的机制;至于血脉当时我把它想象成牵住风筝的那条线,在狂风骤雨中它既是保护,说成限制也有人感同身受,不一而足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这一套理论体系就是胡扯,我现在也只是看着开心,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便是科学采取了凡不可证实之事物皆不可取信的方式,这样一套歪理邪说自然是无法证明的,但是诡异的是你也很难证伪它,那么当采取凡不可证伪之事物皆有可信之处的态度是,其又有何不可呢?还有类似的世界混沌理论,我所见之处为实在,所不见之处皆为混沌,也就是经典的我看着月亮的时候,月亮在那儿;我没看的时候,谁tm知道它在哪儿;我看着你的时候你在,我听你的时候,只有你的声音在,你是人是鬼是什么不可名状之物都有可能,不可证实的理论,但能证伪吗?以这样的凡不可证伪之事物皆有可信之处的世界观来看待世界,那么人的认知边界被拓宽的可不止一星半点,唯一难受的便是,人、人们、全人类将很难拥有统一的价值观,命运冥云共同体也难以维持,因为命运已然不同了嘛!
以上,便是一些无稽之谈,但是也是在周遭事物都如同铜墙铁壁毫无变化空间和向外张望的可能性下,一些企图打破僵局的无用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