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季度亏掉三年利润,“老字号”全聚德怎么了?
三个季度亏掉三年利润,“老字号”全聚德怎么了?
以往到北京玩的时候,大家一定会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礼、到长城走走,然后去全聚德吃烤鸭。然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去吃全聚德烤鸭了。作为北京烤鸭的代表,成立于1864年,并于2007年成功上市,“烤鸭第一股”的全聚德156岁了,却很难拿出“156而已”的坦然。
*经营现金流承压
26日,全聚德发布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减少56.71%,净亏损2.02亿元,同比扩大484.4%。疫情之下的经营不振依旧是全聚德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尽管全聚德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第三季度整体亏损额有所收窄,但仍难阻全聚德连续三年收入下滑。数据显示,全聚德2020年前三个季度就几乎亏光过去三年间的利润。
在营收、净利下滑的同时,全聚德的现金流亦持续承压。公司曾在3月披露一项议案,议案内容是终止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剩余募集资金近4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可见,全聚德正陷入一场严重的经营困境。,守住现金流底线”的宣言凸显了这家百年老店遇到的挑战。
*老字号告急:降价也难挽救?
近年来,在有关全聚德的热点新闻下,多数充斥着网友们有关其“消费高”“服务差”“菜品陈旧”的吐槽。在多次转型尝试无果而终之后,全聚德不得不公开承认,产品和服务滞后于市场需求、创新不足,经营模式和产品类型单一,流量连续下降。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餐饮市场客源大幅缩减,加速了全聚德的衰落。随后,全聚德宣布对旗下餐厅进行三项改革:降菜价、取消服务费、统一产品价格和制作工艺。并且,全聚德将不再收取服务费。不过目前看来,这一系列措施还不足以将这家公司从业绩持续下滑的泥潭中解救出来。
*老字号转型为什么这么难?
由于限制“三公消费”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2013年后,国内高端餐饮受到较大冲击。对于全聚德而言,其品牌定位是高端还是大众?这是困扰接任掌门人王志强的一个问题。在2014年,他强调全聚德要坚持中等偏上的高端定位,并向宴请转型。然而全聚德的业绩并无好转迹象。随后的“互联网+”战略和收购休闲餐饮品牌“汤城小厨”计划均告失败。全聚德员工称:“‘吃老本’放在全聚德身上,是丝毫不过分的。”
餐饮大环境的变化之外,全聚德的主要困境还体现在了人员的任用和人才的流失上。全聚德实际上有很多创新想法,但想法落地时却任用了一些习惯坐办公室、搞行政的人。他们不懂市场,就导致这种无疾而终的尝试越来越多。
近两年来,还有诸多老字号运营和发展也并不顺利。比如难兄难弟“狗不理”包子,今年5月从新三板退市后,又因遭差评后报警一事引发热议。统计显示,中华老字号们平均“年龄”140余岁,仅有10%在蓬勃发展,40%能维持盈亏平衡,其余50%都处于惨淡经营或持续亏损状态。创新力差、市场反应慢、忽略互联网运营等问题都在制约老字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