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输出(一)

素材二


素材二中写道,知识的诅咒即,当你知道某件事后,你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偶然有所经历,我就素材一的启示发掘一下该权威定义的内涵。一家之言。
“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这件事”在涉他活动中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加大交流成本,有甚者还会催生闭合的自我意识或者唯我论。
点名批评一下所谓“干一行爱一行”的“勤勤恳恳”的“老实人”,无非是不断地把自我投射到一个又一个的框架上。
在他人进行素材一的活动时,跪倒的老实人会对涉及他身处的体系的信息极为敏感,一有所提及便从萎靡不振行将就木的姿态变得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从虚假的谦逊者蜕变为挥斥方遒的评论家。
我毫不怀疑,已有的知识总会“自发”地以自己的语言和体系去解剖认知新的知识。我认为这一过程在构建差异化的知识体系的活动中甚至是必要且极为有益的。
但至少它本身不能形成认知活动的全部循环,否则只会保留下对新知识的单一片面、转瞬即逝的评价,而不能把知识注册到体系当中。
所以这批人一听到与自己观念相悖的例证时,便无所谓例证服务的核心问题就进入一种闭合。稍有耐心的,闭合倾向缓和一些的,在听完论述后会给出惊讶的评价:逻辑有硬伤,但结论具有相当的正确性。
不对。
这不是逻辑硬伤,而是逻辑性极强的表现。强到他所谓的细节,表现方法上的错误,变得根本无关紧要,一样可以得出切中要害的结论。
这个字怎么读,随你说吧。这个人存不存在,随你说吧。
对长城建成的千秋伟业视而不见,装作为民请命实则异取为高沐猴而冠,徒言说一家之不幸。
大诰对贪腐的无情残暴置若罔闻,构陷异闻野史风言风语图谋谣诼中伤,复遗留百年之恶相。
真的可耻,真的岂有此理啊。
而对于只想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并乐在其中、等着蘸馒头的人我彻底没什么好说的。

SP
你要是贸然反对,他就问:难道为了更大的利益,就能牺牲个人了吗?
yes or no都正中下怀,他有无数的话术可以胜过你。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他先有意识的忽略一种因素,且认为A的正确是建立在B的错误上的。
我应该秉持的基本态度是:承认确实存在的负面影响,但不因此可以否认忽略正面价值。
就这样了,历史就这样了,不多也不少,不能多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