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盘点我的2020书单-- The Haves and Have-nots by Milanovic

2021-02-21 23:43 作者:荔枝猫9  | 我要投稿

盘点我的2020书单-- The Haves and Have-nots by Milanovic 

封面设计一张美元,一个空盘。吃饱的人想要更多,贫穷的人还在为一口食物挣扎

我会描述这本书为平常人讲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讲义。

                            多篇英语简单又精炼的英语议论文范文。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文学,社会和历史的一个机会。


以下是我在阅读时特别摘取了一些很特别的观点。

Vignette 1.7 


1 definition : disposable income, market income and distribution 


这篇文章作者在探讨再分配(redistribution)对于中产阶级和贫穷阶层的影响。他说有理论提到穷人在财富的再分配中会获益,中产会因为支持政府的再分配而削弱自己的财富。但是中产也很担心自己的阶层会下滑,所以他们选择再分配中的教育资源去巩固自己的阶层。同时一旦经济下行时,穷人生存的不确定性就会大大增加,因为他们的市场收入会几乎没有。


Vignetter 1.10 two students of inequality 


有一个叫Pareto的人说收入每增加10%,会淘汰14% 到15%的人,而这一定律适用于高收入为前10%的人。假如有100个人年收入是1000万,年收入每增加100万,14个人就会被淘汰。最有钱的14个人,他们的年收入是1000(1+10%)7次方=近2000万。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中间可能就差了100个人。


有一个叫kuznet的人说随着收入越高,不平等的收入会呈倒U字进行分布。然而这一理论被频频打脸,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以后的英美政府,随着收入升高,不平等的收入正在日益增加。同时也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俄罗斯,印度。


作者的观点是这两个理论都是55年前的理论了。根据书写作的时间,这两个理论都是70年前的理论了,不知道经济学最近还有没有研究收入不平等新理论? 


Vignette 2.1 马克思的快速失效预言


马克思曾提出贫富悬殊的情况会导致革命的发生,革命会进行财富的彻底再分配。然而作者认为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再发生了原因有

一 相同阶层在不同国家的收入是悬殊的

二 在1867年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让一些国家先富了起来

三 在国家里能够进行革命的团体已经不存在

四 阶层并不能决定收入,地点能够决定收入,参考第一条中相同阶层在不同国家的收入是悬殊的

五 第三世界国家的消失和经济发展导致了国家是多元化的,很难形成一个联合体。


Vignette 2.2 


GDP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收入,因为收入是有平均数也有分布值的。作者将收入分成20级,每级包括5%的人口组呈一个图。用中国,巴西,印度和美国四个国家进行比较。比较发现,巴西有一半的人口收入高于美国贫困人口的收入,印度最富有的人也无法与美国贫困人口相抗衡。如果看不平等指数,巴西大于中国大于印度。因此作者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国籍可以决定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关于援助的问题,在一些经常接受援助的国家和经常援助他人的国家应该明白,援助应该看这个国家的收入分布,来确定援助的资金是否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在帮助已经富裕的人。


Vignette 2.3 


一个人收入的80%都取决于所生活的国家和所出生的家庭,剩下的20%与性别,种族,年龄, 工作和努力有关。


一个人自己的努力,所在国家的繁荣和选择移民与否都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全球收入地位。


Vignette 2.4 


这篇文章主要谈了和移民有关的许多问题,我在理解时可以将进程打工和移民有些相似的地方。移民的原因主要是生活水平的差异。

经合组织国家常年接受移民相当于用200年的时间帮助10%来自贫穷地区的人口移民至富裕的国家。

富裕的国家为移民提供了充足的工作机会。

移民并没有机构来帮助他们进行合法的移民,并且在富裕国家提高边界的准入时,他们经常会丢了命,例如修墙,减少移民。


Vignette 2.6 

奥巴马一家三代


奥爷爷: 殖民地时当服务员,收入在肯尼亚算是前10%,但是赶不上任何一个殖民地的白人。

奥爸爸:哈佛大学毕业生,选择在肯尼亚独立后回国工作,肯尼亚独立后和美国的收入差距从13倍变成了30倍,然而人家的儿子还是当上了美国总统。

奥巴马:母亲在他出生后为他选择了美国国籍而不是他所诞生的印度尼西亚。


Vignette 2.7

逆全球化势必导致收入更加不平等

其一,移民带来的收入可以回馈贫穷的国家,让贫穷国家获得资金。

其二,在富裕国家发明的技术可以在贫穷国家以低廉的价格得以应用

其三,全球化机构能够工作的更有效率。


经济学角度看历史

一战之后二战之前曾发生的大萧条对于当时的富裕国家有相当的影响(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对于贫穷的国家则没有什么影响( 亚洲,东欧,南欧)。 因为苏联的关系,东欧的经济反而增长了。二战间获利的国家则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拉丁美洲,剩下的所有国家,西欧,南欧,东欧,亚洲都损失惨重。


Vignette 3.2 这个世界真的有中产吗?


作者提出现象,每个国家中产数量是不同的而且收入差距极大。真正中产较多的国家在亚洲,拉美,欧洲里只有土耳其算是有中产。中产的购买力也不强,收入高人群的购买力是他们的三倍。但是中产话题的热度来源于电视,手机的购买力,还有中产相关的经济(辅导班,股票,房产)


Vignette 3.3 不平等的美国和欧洲


欧洲主要在国家间不平等,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某些国家比较高。美国的每个州之间收入是平等的,但是在一个州的基尼系数在58-33之间,极为不平等。欧洲的高收入人群都集中在某几个国家里,而美国则是高收入人群平均分布在每个州里。


Vignette 3.4 拉美和亚洲是互为表里的国家吗?


答案并不是,拉美的模式更像美国,亚洲的模式则与欧洲相似,但是亚洲的政治方面并没有什么联盟。


Vignette 3.8  Rawls, John Rawl 


A theory of justice : any increase in global inequality would have to be justified by arguing that it made the worlds poorest better off. 

正义理论:任何全球不平等的积极影响都应该是改善了全球最贫穷人的生活。


Different principle : any departure from equality can be found only if such inequality is needed to raise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the poorest. 

差异的原则: 不平等是为了改善穷人状况的平等。


Burdened society : low-level income prevent them from establishing legitimate rules of political conduct and respect for essential human rights 

障碍的社会,收入低的人不能在立法和政治方面得到人的尊重。


Different of society income is a reflection of its social choice ( work / leisure ) 

不同社会的收入是一个社会选择的反应。

我的感受: 

很喜欢的一本书,尤其特别爱关于分析《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妮娜》里面女性收入的部分,又有趣又可以学习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如果有机会,真的应该找来翻译一遍,以飨宾客。


盘点我的2020书单-- The Haves and Have-nots by Milanovic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