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曲线——堪称调色之王(颜色篇)

Hello~大家好,我是狗菌。
今天狗菌接着来讲讲曲线,上一篇中有讲到曲线的工作原理及灰度调整,相关内容看这里万能的曲线——堪称调色之王(灰度篇),其中提到对角线的参考标准,同样也适用于颜色调整。

关于调色,曲线是非常强大的,能创造出无限种可能,“调色之王”当之无愧,但是曲线调色非常难控制,想调出好的颜色感觉需要花时间斟酌,在调色上属于“麻烦”的工具。

狗菌平常几乎不怎么用曲线来调色,文中会给出解释,所幸曲线的一些基本用法已经足够日常修图,一起来看看曲线是怎么调色的吧~
颜色调整
了解了曲线的工作原理,就会发现颜色调整跟灰度调整一样,只是片子表现形式不同。

以RGB模型为例,灰度调整是对RGB复合通道调整,如果将通道换成R、G、B原色通道,就可以对画面中的颜色进行调整。
调色原理

以红原色通道为例,不调整曲线时,原始映射关系为Y=F(X)=X,即为对角线,此时红色输出色阶值与输入色阶值一样,片子颜色不变。

当调整红原色通道曲线时,只改变R的色阶值,G和B的色阶值不变。以输入色阶值120为例,当曲线高于对角线时,Y>X,输出色阶值为210,片子表现为增加红色;反之当曲线低于对角线时,Y<X,片子表现为增加青色。

红色和青色为互补色,调整红原色通道曲线将引起红色和其补色青色的变化,颜色不是独立存在的,此消彼长,加红意味着减青。

RGB色相图作为后期调色的操作指导,需要牢牢记住,红色的补色为青色,绿色的补色为品红,蓝色的补色为黄色,同样调整绿原色和蓝原色通道曲线相当于分别调整绿/品和蓝/黄。

以对角线为参考标准,红原色通道中,曲线高于/低于对角线时,加红/青;绿原色通道中,曲线高于/低于对角线时,加绿/品;蓝原色通道中,曲线高于/低于对角线时,加蓝/黄。
网红三“S”曲线
在不少仿胶片调色教程中,总会看到三“S”调色曲线,就是将三原色通道都调成“S”型,色调还不错,到底有没有道理可言呢?

道理是有的,但操作起来全凭感觉走,无法预判最终的调色效果,尤其同时调整三条原色通道曲线,很难控制,需要花时间来回打磨。
回想一下,三S曲线调色很少有视频教程,就算有也是提前打好底稿,几步到位,不然很容易翻车,好的调色效果需要反复拉扯“碰”出来,相信一些大师的曲线预设也是如此。

看到直方图,能基本判断出片子的影调;但是看到原片和三S调色曲线,却很难判断成片效果。那三S曲线调色是不是毫无用处呢?完全相反,不可控意味着无限种可能,同样也意味着不可模仿,这是实现个性调色的重要手段!
需要说明的是,三S调色曲线绝对不是三条完全一样的曲线!如果三条曲线完全重合,其实是起不到任何调色效果的,跟在RGB复合通道调整无差,只会对片子影调进行调整。若非刻意,能把三条曲线调成完全重合也是人才。

网上关于三S曲线调色的争议很大,一些大咖甚至指出三S曲线误人子弟,果真如此么?自行判断。不过三S曲线调色确实需要花时间静下心来慢慢打磨,甚至可能“瞎”碰,实现个性调色,可以借鉴研究,值得尝试,而不是避之不谈。
色彩平衡

在灰度调整中提到了分区调整的概念,同样也适用于颜色调整。通过在对角线上添加锚点,锁定曲线相应的灰度,可以实现对阴影、中间调和高光局部调色,不正是色彩平衡调色命令么。
曲线对灰度的分区调色控制得更加精细,还可以结合目标调整工具,对画面局部灰度精细调色,不过使用起来不如色彩平衡直观方便。
色调分离


色调分离的效果可以由曲线RGB复合通道中的竖直线和水平线实现,用不多的颜色显示整张片子,会丢失大量色阶信息,用得并不多。

需要注意的是色调分离和分离色调,两者完全不一样。分离色调是ACR滤镜中最常用的调色工具,可以对片子高光和阴影分别调色,功能不如色彩平衡强大,却更加直观方便。
调色之王?
关于曲线调色,相信大家现在都有一定的了解,曲线的调色功能相当强大,但是一定要勤加练习,通过实战,进一步全面认识曲线。
调色之王只针对曲线的全能性和创造性,但万能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不如其他调色工具直观方便;个性调色更是费时费力,可能成片效果还不好,这里列出一些狗菌关于曲线调色的思考。
影调色调,相互影响
RGB颜色模式下,调整RGB复合通道会引起色调微妙的变化,毕竟同时调整了三条原色通道,不过这种微妙的变化可以忽略。
反过来,调整RGB三原色通道会引起影调很大的变化,每次曲线调完色还需要对影调重新调整,因为明度跟RGB色阶值相关——
L = R*0.30 + G*0.59 + B*0.11

以片子加青为例,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是降低红原色通道曲线,二是同时提高绿原色、蓝原色通道曲线,但是两种方法会对片子产生不同的影调影响,第一种压暗,第二种提亮。

曲线调色一定会引起影调上的变化,这是无可避免的,色彩平衡工具则处理得很好,提供了保持明度选项,相当于通过调整RGB复合通道将影调追回来,这一点色彩平衡秒杀曲线。
相比RGB,Lab颜色模式是将明度和颜色分开来调整的,影调和色调之间互不影响,不过Lab的调色原理相当复杂,这里暂不深入。
此局部,非彼局部
前面说到曲线可以通过分区调整实现局部调整,不过曲线的局部调整是针对不同灰度区域,而非画面局部内容,跟ACR中的径向滤镜局部调整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局部非彼局部。

同样在调色方面也是分区调色,对不同灰度区域分别调色,而不是针对色相局部调整,跟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工具局部调色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曲线局部调整只针对不同的灰度。
那么,曲线有没有办法实现对内容以及色相局部调整呢?办法肯定有,别忘了曲线调整图层还带有一个蒙版,尽管如此,在针对色相局部调整上,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秒杀曲线。
无中生有,整体偏色
曲线调色并不是对画面原有颜色进行调整,而是整体添加偏色。没有颜色的灰度区域经过曲线调整也会产生偏色,无中生有;而有颜色的区域会跟添加的偏色进行叠加,产生新的颜色。
说明一下,整体偏色和分区局部调整并不矛盾,前者针对颜色,后者针对灰度,想想色相/饱和度和色彩平衡工具局部调整的区别。

只有一条原色通道曲线变化,很容易判断出偏色效果;两条原色通道曲线变化,也能勉强判断;如果三条原色通道曲线同时变化,估计会懵圈。若非刻意,日常调色中,如果用到曲线调色,尽量只调整其中一条原色通道曲线。
另外整体偏色的片子并不耐看,尽量锁定曲线高光和阴影,也分情况,一般在ACR调整中用得比较多,因为PS中有色彩平衡。三S调色曲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光和阴影的偏色。

由于曲线调色的整体偏色,在颜色调整上没有针对某个色相,所以被广泛用来制作成各种通用调色预设,应用于手机调色APP。

先不考虑这些曲线预设的调色效果,但至少说明三S调色曲线并不是误人子弟的。如果你对这些预设效果不满意,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三“S”调色曲线,不过需要时间和耐心。

狗菌这里给出一些建议,不要在一个曲线调整图层中同时调整三条原色通道曲线,最好建立四个曲线调整图层,分别用来调整明度、红/青、绿/品和蓝/黄,方便随时查看每条原色通道曲线的效果并微调,增加每一步操作的可控性。

单独查看原色通道曲线调整的效果,能进一步提高曲线调色的可控性,这是Adobe公司需要完善的地方。曲线调色完成,可以储存为曲线预设,或者3D Lut文件,方便再次调用。
“特殊”用法
尽管曲线的调色功能很强大,但是想调出满意的效果,还需要配合其他调色工具。除了调色,曲线还有一些“特殊”用法也用得比较多。
观察色彩断层
色彩断层多出现在干净的渐变色背景中,当连续的颜色色阶无法还原细腻的渐变过渡时,本该平滑的渐变出现了一块一块的色带,非常难看。

以目前Raw格式照片的高宽容度,前期拍摄基本不会出现色彩断层,一旦进入PS后期处理,如果处理过度,原本平滑的渐变很容易出现色彩断层,类似竖直曲线和色调分离的效果。

色彩断层的本质是色阶丢失,先将色阶压缩,再进行还原,就可以放大可能会出现色彩断层的区域,提前避免色彩断层,将两个曲线图层建组,命名为色彩断层观察层,色阶工具同理。另外,片子不宜反复调整,不然会损失画质。
观察污点瑕疵
在相机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灰尘等颗粒落在镜头或CMOS传感器上,如果不及时清除干净,拍出的片子就会有污点瑕疵。如果片子已经有污点瑕疵,如何通过后期手段去除呢?

通过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就可以简单去除,然而找出这些污点瑕疵却并不容易。这些污点瑕疵跟背景融为一体,肉眼很难识别完全,总会遗漏几个,这里需要通过调整曲线辅助观察。

曲线形状类似正弦函数,称之为正弦曲线,刚刚还不起眼的污点瑕疵在正弦曲线施压下原形毕露。不难理解,正弦曲线由多条竖直线组成,竖直线的作用是增大反差,通过正弦曲线调整,污点瑕疵和背景之间的反差增大,自然显现出来。
非“正常”图层混合
在使用调整图层时,一般默认使用“正常”图层混合模式。有没有想过,调整图层也可以使用其他模式混合,以曲线调整图层为例。

当不做任何调整时,曲线调整图层就相当于复制一层背景图层,跟图层1无差,图层1的所有图层混合模式都可以应用于曲线调整图层,效果一样。不止曲线,很多调整图层都一样。
跟图层1相比,调整图层可以在相应图层混合模式下进一步调整,比如调整曲线、色阶,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可以理解为对图层混合模式的算法不太满意,通过调整图层进一步优化。
总结
1、牢记红/青、绿/品、蓝/黄三对互补色,以对角线为参考标准,在红绿蓝原色通道中,曲线高于/低于对角线时,加红/青、绿/品、蓝/黄。
2、三“S”曲线调色需要花时间静下心来慢慢打磨,是个性调色的突破口,值得尝试,但日常调色,若非刻意,用好其中一条“S”就行。
3、曲线调色仅针对灰度局部调整,针对颜色则整体偏色,其中影调和色调之间相互影响。

关于曲线,狗菌想分享的就这么多,看完灰度篇和颜色篇,相信大家入门曲线应该不是问题。不必执着于曲线“调色之王”的称号,王不王的不重要,能调出好的色调才是正经事儿。
在狗菌看来,曲线更像是源代码,没有一定功底很难掌控,而色阶、色彩平衡等更像是优化好的程序,源代码虽然强大,在使用上却不如优化好的程序方便,如何选择,自行取舍。
原创不易,你的鼓励是狗菌最大的支持,如果喜欢或者觉得有用,记得三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