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奥赛斯星系(暂定名称)形成简述

2023-02-16 15:55 作者:凌驾风暴  | 我要投稿

约70亿年前,一次超新星爆发,使得宇宙中一片气体尘埃云由于开始坍缩,诞生了一颗原恒星。

原恒星在生长过程中,碰巧经过了宇宙裂缝,于是便成为了本源恒星。

不久,罗格那(天光)便诞生了。

与此同时,在一个遥远的环绕轨道上,两颗气态巨行星也开始逐渐形成,离罗格那较远的那一颗,就是“远星”波尔洛。

两颗巨行星巨大的引力影响了它们附近行星的形成,最终形成了内部的“尘埃带”和外部的“冰封带”。

而这两颗行星,由于互相之间距离很近,轨道扰动剧烈。最终,两颗行星在内迁时距离过近,质量较大的远星吞噬了另一颗质量较小的行星,并且一同吞噬了两颗行星轨道上残余的物质,变成了一颗质量巨大的行星(三倍多木星质量的气态巨星),同时,也由于两颗行星之间复杂的引力作用,远星也结束了对内星系物质的掠夺,退到了位于尘埃带和冰封带中间的稳定轨道上。

随着远星的退出,尘埃带里的内星系“混战”,也到逐渐达了尽头。

四颗岩石行星在混战中胜出,这便是信星柯尔特,方载奥赛斯,顾星克洛特和再星特尔特。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岩石行星,质量较大。离的最远的再星甚至捕获了从宇宙尘埃带里飞出的两颗大石头作为两颗卫星。

在那之后不久,星系外层的星群受到了引力扰动,向内部飞来,这其中不乏一些彗星。这些彗星给内部的四颗行星都带来了水。

但是,信星由于里罗格那太近,获得的水非常少,温度又太高,表面的水没过多久便蒸发殆尽。剩下的三颗行星里,奥赛斯位于宜居带内,同时拥有较强的磁场,于是水大量以液态形式留存在星球表面。顾星和再星里罗格那较远,已经出了宜居带范畴,星球表面异常寒冷,水在上面表现为坚硬的水冰。

永冻的冰层大量地反射光热,使得两颗星球温度进一步下降。

不久之后,整个星系便形成了当今的稳定局面,奥赛斯产生了生命,并开始了生命的演化旅程。

奥赛斯星系(暂定名称)形成简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