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肾主骨理论在临床上对于骨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牙齿的生长

2022-02-12 18:19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肾主骨理论在临床上对于骨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牙齿的生长、脱落及其润泽情况,推测肾精的盛衰、津液的荣枯。故此清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说:“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清代汪宏在《望诊遵经》中亦云:“然齿者,总谓口中之骨,……滋润者,津液犹充;干燥者,津液已耗。形色枯槁者,精气将竭;形色明亮者,精气未衰。”另外,亦可依据骨骼的坚脆、生长的迟速,诊察肾精的之盛衰。如见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症见五迟五软,或见老人骨脆易折、难以愈合、不耐久立等,皆为肾精亏虚之证,以补肾填精之药治之,多获卓越效。即如虞抟在《医学正传》所说:“夫齿者,肾之标也,骨之余也……大抵齿龈露而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滋阴补肾为要。”

肾主骨理论在临床上对于骨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牙齿的生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