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佛系青年与主流价值观的矛盾
小红出身平民,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终于还清了贷款,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回望过去,往事历历在目,不堪回首,但一想到还有几年就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了,不禁感慨,这辈子值了。
小明出身平民,成绩一般,顽劣惫懒,经过三十多年的躺平一事无成但好歹吃穿不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他从来不比,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余了还是没余。回首往昔,快乐无比,不禁感慨,这辈子没白活。
两位曾经是邻居,小红总是劝小明努力,小明不予置评,但对于小红的努力表示肯定并言语支持。
小红总是问小明“你以后老了怎么办?”
小明总是说“我快活了六十年,余下的遭点报应不是应该的么?”
关于这个话题通常都是小红比小明更急。
我明明那么刻苦努力你怎么还和没事儿人一样?
可我俩只是邻居啊?你天天和我比个什么劲儿?
小红有个说不上毛病的问题,她努力过后就是想要和别人比一比,不然自己那么辛苦图什么?看到自己住的房子比小明大,开的车子比小明好(小明没有车子),她就放心了。
“我的房子有两百平!”她自豪道。
“那你很努力很棒哦,我替你感到高兴,不像我只能委屈巴巴的蜗居在不足60平的老房子,哎都怪自己当年不努力,还是你说得对!”这是她所期望听到的回答。
“我又不住你家不吃你家大米,你过来和我说这个做什么?”实际上小明根本不关心她住什么房子。
很多人努力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少部分人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小明成绩不佳,一百以内的算数还是会的,快活60年痛苦10年,痛苦60年快活20年,他选择了前者。
你若问他对于后者怎么看,他会冠冕堂皇的表示钦佩,但你总是来问,他也会觉得烦,选择闭口不言。
小红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小明难道就不满意了吗?
想要获得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命运中的一切馈赠早就暗中标注好了价格,一个人最痛苦的莫过于欲望与能力不匹配。
小明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也知道想要这些所要付出的代价,他选择不付。
小红选择付。
两者其实都没有错,付出多少努力得到多少回报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两人都明白且遵循着这一理念。
那为什么急的总是小红呢?
因为她看到了自己辛苦大半辈子才获得的满足小明打从一开始就拥有了。
你明明那么穷,为什么还那么快乐?你这个样子显得我好像个傻子。
她还在比,她还要比,而小明根本不比也不理会,活在自己的快乐世界里。
客观的讲,如果世界上全是小红这样努力的人那么会发展得更好,而全是小明这样的人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高下立判。
小明是这个社会发展到如今吃喝不愁状态下的“寄生虫”。
可是小明啊他根本不比,也不关心这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个斯人不是我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