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5、生产工具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5、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也叫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通常是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着把劳动者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作用。例如,木匠锯木材、农民收割庄稼,他们的活劳动就是通过锯子、镰刀而传导到木材和农作物上去的。某些较复杂的生产工具,如机器、自动化设备等,在形式上虽然不是放在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但它们同样是起着传导劳动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教导我们,社会生产力乃是整个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迟早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但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一定的类型标志着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水平。因此,马克思指出:“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物种的身体组织,研究遗骨的构造是重要的;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经济社会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划分经济时期的事情,不是生产了什么,而是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手段生产。劳动手段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分度尺,并且也是劳动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i]
当然,在构成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中,劳动者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不论是什么样的生产工具,都得由劳动人民制造和使用。没有人的使用,即便是再好的机器,也不能发挥任何作用,而且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还会腐蚀、损坏。
[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