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百般请求,中国终于批准访华,但拜登最想要的,中方至今没松口
在美国百般请求之下,中国最终批准布林肯开启访华之行。只是拜登现在最希望得到的,中国至今都没有松口回应,那么布林肯这次访华又能否完成拜登的期待呢?
在经过美国政府的百般请求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最终还是如愿被允许前往中国进行访问,开启其任期内的首次访华之行。按照中国外交部的说法,在中美两国反复磋商之后,最终确定布林肯在6月18日至19日访华。而这次访华对于中美关系、亚太格局乃至全球安全局势都有重大意义。美国媒体人士也指出,布林肯这次的访华对于缓和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强化双边风险管控将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效果,是拜登政府2023年外交的一个重要成果。原本布林肯是计划在2月初对中国进行访问,但突然发生的“气球事件”导致美国国务院直接暂停了布林肯的访华之行。注意,这里美国国务院是用的暂停,而非取消。说明美国并不打算因为这起突发事件结束与中国的对话交流,以及缓和双方紧张关系的机会。只是让美国政府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突然强硬有些让他们难以适应。

或许在美国政府官员的认知里面,如果中美关系受到一些事情的冲击和影响,只要美国主动释放积极信号,那么中国必然会给个台阶下,然后双方关系也将会和好如初。这已经快成为了美国政府的惯性思维,说白了就是将中国视为一个“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存在,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划重点,是“绝对的主导地位”。中美关系的好与坏来由美国“决定”,但非常可惜的是,中国这次并不打算惯着它了。因此在美国政府寻求中美高层重新恢复对话交流机制以及让布林肯访华等相关事宜之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哪怕是布林肯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想要前往中国访问的意愿,也同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对此,美国国务院也是发表了一段让人非常气愤的言论,声称因为“气球事件”中美失去了一次对话的机会,但是错误并不在美方。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美国国务院认为这次“气球事件”的错误一方是中国?还是说中国得对美国单方面开火击落气球说一声“感谢”?说实话,美国政府一直保持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根本就不可能让中美关系得到缓和修复,更别说想让布林肯顺利完成访华之行。不过外界也注意到,美国总统拜登参加日本广岛G7峰会期间曾对记者表示,中美关系即将解冻。这次拜登的主动放风也让外界好奇,美国接下来将如何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而在6月份的时候就有美国媒体爆料,美国国务院已经决定让布林肯在6月中旬期间访华。虽然美国国务院当时拒不承认这一消息,但是在不久之后美国政府一名官员也是罕见对媒体进行批评,认为他们的爆料让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输掉了主动权和先机。不过通过这一情况也说明,美国对于布林肯访华非常急迫,这或许与美国当前所面临的内忧外患有很大的关系。

不管是美国自身的债务问题还是乌克兰危机,美国现阶段都非常迫切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但非常尴尬的是,美国现阶段与中方在亚太地区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关系的缓和以及后续的合作。包括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美国两任议长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会晤以及美国持续对台军售,都导致中美高层的对话机制难以得到恢复,而这也是拜登政府一直都希望可以实现的目的,只是中美两国今年在南海地区展开的博弈和交锋也让美国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对此,美防长奥斯汀多次呼吁希望重新恢复两军的交流对话,可惜一直都没有得到中方的回应,即使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李尚福防长也没有与奥斯汀展开会晤。因此这次布林肯访华所承担的任务和压力也是非常重,毕竟相对于实现美国国务院制定的三个主要目标,拜登给出的这个任务还是有些难以实现。其实,美国应该明白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并不难,但要做的就是摆正态度以及拿出诚意,倘若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口吻喊话中国,用所谓“基于实力地位”高高在上的同中国打交道,那么也别怪中国不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