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山
上了二年级,老师带我们去爬嵩山。去的路上,平地变得越来越陡峭,渐渐能看到错落有致的岩石和上蹿下跳的松鼠,我们也和自然融为一体。今天本来晴朗,进了山,慢慢被云雾包围了,天气也凉快了不少。 我们下了车,开始爬山。本来谈笑风生的同学们,真是看到山,一个个都不出声了,惊叹造化的伟大,真叫人难以征服。 我们爬着爬着,四肢渐渐酸软,步履渐渐蹒跚,尝到了汗水的味道。我们开始抱怨起山的陡峭,抱怨造化弄人。可是山还没爬完,还需要经历很多困难。 终于登顶了,山顶一片响晴。回望山脚下,云雾之中,依稀可见星罗棋布的稻田,中间点缀着人家和鱼塘,再俯望远处的登封市……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 无论我们如何赞美,无论我们如何批判,山永远在那儿。她经历了无数朝代,无数士兵在此交战,无数人上了又下,无数候鸟来了又去,她已经看淡了沧桑,看破了红尘。他们和我看见的是同一座山,又不是同一座山。 到了初中二年级,我们搬到了秦岭脚下。山就在身边的感觉真踏实,很有安全感。在学校跑操的时候,抬眼就能看到终南山。她就像爸爸一样坚强,守护着我们。即使如此,这座山我从来没爬过,因为它有2700米。由于秦岭的阻隔,这里比市区湿润、凉快许多,时不时还会给你下一场雨。 我当时也没觉得这里有多好,直到我搬回了本省。身处内陆的平原,每年夏天就像一个大火炉。但是雨一下就下十几天。由于没有山的庇护,我好像失去了安稳。在钢筋水泥的的丛林中,再也见不到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