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政治制度成熟,一个逐渐清晰的中国徐徐展开
人们都质疑夏朝的真实性,而商朝因为甲骨文的发掘成为了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商朝也成了我们探究古中国最早的样子提供了依据。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王朝的官职有在中央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两大类。内服官中又分外廷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尹”,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宰相等。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一般由王室贵族担任。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比如商纣时期的西伯昌、九侯、鄂侯就是三公。其中相是宰相,统领政务;卿士相当于朝中文武百官,而三公相当于职称,宰相、卿士都可以挂三公的名号。
中央部门官职:太史:掌占卜、祭祀、记载王室事件,相当于现在的教育、文化、宣传部长;祝:掌占卜、掌祈祷鬼神,相当于现在的智囊团,政策研究室等;内史: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相当于图书馆馆长;师长:掌武官、军队,相当于军事最高领导;太师、少师:管理乐工娱乐,相当于文化部长广播电视台总局。以上都是外廷的内务官。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是最高领导,宰和臣相当于办公厅主任和副主任。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司工就管的很细,比如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
外服官:外服官有方国首领的侯、伯,侯、伯是商中央天子封的,实际上是一方诸侯,有城、领土、人口、军队都是独立的,大礼上服从中央天子管理。外服官还有为王朝服役的男,一般是指偏远的小方国首领;有守卫边境的卫,一般指中央册封的地方守卫边疆的将军。
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观念,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所以商朝一遇大事就进行祭祀鬼神,占卜等一系列活动。我们现在看来称之为迷信,其时我们看历史应该回到当时的时代,它是一种政治理念,通过天象、敬畏鬼神预测未来、制定政策,至少在那个年代是有一定先进性的,不然夏朝也不会持续近600年。
通过商朝政治的梳理,我们发现商朝不管从官职的设置还是政治理念与夏朝相比都成熟很多,通过分封诸侯进一步扩大了政治版图,一个逐渐清楚的中国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