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一般怎么起名
一、潮汕女生一般怎么起名
潮汕地区,家里人给女生一般会用王字旁的字,例如璇,琪,玲,珊,琦,珍,珠,琳,瑞,瑜,璐,瑶,玫,琼等(一般也放在名字最后),或者直接用碧、玉等字,都是形容美玉的字,发音也好听。
潮汕人给女生取名,用的字还有女字边的如、娜、妮、婷、婉、妹等字(一般也放在名字最后)。
一般还会用晓、嘉、佳、纯、丹、丽、冰、清、雪、敏、华、怡、仪、宜、霞、君、慧、惠、静、秀之类的字跟上边两个系列的字组合,例如晓娜、晓敏、晓璇、晓琪、丽璇、丽纯等(猜猜在大街上喊一声,会有多少女士回应),发音意义都很好。
考虑发音,琛、瑾等广府地区常用字在潮汕地区倒是少见,少见不等于没有,毕竟认识的在深潮二代就有单名一个瑾字的,无他,字本身就是好字,离开潮汕语言环境,取名不受发音限制。
单论发音,琛,dim1,发音跟潮州话“沉”差不多,由此让我联想起将油温升到一定温度后关火放入食材以余温加热食材的操作;瑾,geng2,发音有点像英语“game”,与表达拍拖的“浮景【不知道正字如何】”同音。
至于有没有考虑到美好品质的寄托,这个不太清楚,毕竟上一辈不一定有机会念书,大多可能是跟风。
插个彩蛋:家父几兄弟在海南出生,爷爷用琼为名字的第一个字,琼锦,倒是文雅得很。可惜的是几兄弟后来都改名了,家父是“端”字辈,以这个字做名字的第一个字,倒是多了些豪放。
二、潮汕男生一般怎么起名
至于怎么给男孩子起名,以家父为例,取“德承克叔之公彦 夫时若嗣古光登”和“生贤廷辅文才广 资质端庄盛传芳”28字中的辈分字(或发音相近的字)作名字的第一个字,搭配河、海、杰、健、建、坚、强、鑫、彬、斌等字。伟、晓、凯、楷、锴、辉、鹏、浩等也是常用字。发音不拗口,寓意大多是广而大。
有的家庭取字有讲究,需要算四柱五行八字,看看缺啥,针对性用字。如果缺水,那与水相关的杰、泽、波、河、海、滨、洋、洲、涛、澎、湃、潮、池、汉等字大概率会出现在名字里。鄙人96年生人,跟我年纪相当的,有很多人名叫"海滨",不知为何,莫非彼时有大旱?
我是“庄”字辈,取名的话,加上好的字,普通话发音就是装强装富装牛逼,用不好的字也不行,装病装穷装疯卖傻。如若用“庄”字辈对应着的“嗣”字,可取的名字就多很多了。
三、关于过分解读姓名
有很多人已经开始魔怔了,对常见的名字开始过度解读。
例如,广府地区(包括港澳)常见的“宝儿”、“佳儿”、“嘉儿”,被解释成“宝贝儿子”、“加儿”等希望生儿子的意思。这样的解读,甚至发音相近的“佳怡”、“嘉怡”和“嘉仪”都会被误伤。例如,我国北方常见的“胜男”、“胜楠”、“盛楠”,被解读为“生男”。由此,把“儿”、“楠”以及相近读音的字都扫入重男轻女的范畴。
我比较认同的是,名字由父母所起、本人所用,解释权归这三人所有。除开那些个明晃晃的“招娣”和“招弟”们,把原本美好寓意的名字解释成对生儿子的盼望,大抵是来吵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