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天才基本法》:既没有“天才”,也不讲“基本法”
最近剧版《天才基本法》上映,作为在很久以前看过小说的“原著粉”,在某一天看到老妈竟然在看一部名叫《天才基本法》的同名电视剧,感到十分惊喜,出于对子枫妹妹和本哥的路人好感,和老妈一起围观了几集。
虽说前几集的剧情大体上和小说出入不大,但一些改动让我隐隐约约嗅到了人设和剧情魔改的气息,于是我在某乎和B站上搜索了剧版的后续剧情,实在是感到不吐不快。鉴于我没有看完全剧,我只想说说我心目中的《天才基本法》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以及我所能看到的电视剧改编离谱在哪儿。
观前提醒:
*没有看完电视剧,仅针对我看到的剧情改动
*对演员没有任何意见!我真的是张子枫和张新成的路人粉!
*原著粉!原著剧透警告!
*主观!主观!非常主观!!!
1、为什么编剧会觉得天才一定是疯子、浪子?
我不知道关于天才=疯批的刻板印象是从何而来,电视剧里,芝士世界女主的父亲老林以一个长发飘飘、骑着摩托车的浪子的形象出场,还安排他有无数旧情人,风流浪荡;两个世界的裴之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执狂的症状,甚至显得自私自利,我记得在网上看到一条书粉的评论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裴之竟然会和‘黑化’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是不是编剧以他浅薄的对理科生的刻板印象,认为醉心于数学的人多半脑子都有点不太正常?是不是导演觉得一个疯批天才的人设更加戏剧化、更加有爆点、更考验演员的演技、更好买热搜?
可无论是裴之还是老林,他们都不是《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式的人物,他们确实是世俗意义上的“天才”,但“天才”的标签背后,他们更是一个个富有人情味和烟火气的“人”。
在小说里,草莓世界的老林为了自己还未出世的女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数学领域继续深造的机会;一直热爱着数学的裴之在面对重病垂危的母亲时,也会在长明灯下许下“如果妈妈能够好起来,我愿意一辈子不碰数学”的愿望。
更重要的是,小说里的裴之虽然是天才,但却不会像一些俗套设定里那样有着“天才”的“傲气”,他尊重老师,尊重知识,从不因为自己是“天才”就看不起身边平凡普通的同学(更不会交白卷!!!!!)。他谦和有礼、体贴入微,会在女主在医院处理伤口时劝阻不懂事围观的小男孩离开;他重视家人朋友,会为了朋友和别人打架;他冷静、清醒、周全,书中的裴之也一样有家族性精神疾病,所以裴之会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放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如果您发现我行为有异常,请您联系......(心理医生的电话)”。
书中的塑造并没有让我觉得像裴之这样的天才是住在云端的、离我们这些凡人很遥远的仙人,而是让我觉得他是真实的、可以敬佩并努力追赶的对象。
以及,编剧居然设置草莓世界的裴之放弃了数学去当一个拳击手???
对数学的热爱,是男主人设的一大基石,让裴之放弃数学,就好像樱木花道突然说“我不想打篮球啦!我要去当海贼王!”一样离谱,离谱至极!
对此我只希望编剧能至少先塑造好一个性格正常的“人”,再想着如何进一步去塑造一个“天才”
2、那什么是“天才”呢?为什么剧中要抹去那些普通人奋斗的身影?
“天才”与普通人的差距,是小说讨论的主题之一。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这句流传度非常广的“名句”出现在小说的中期,林朝夕翻阅图书馆的书籍,找到了老林的笔记以及裴之的这一句批注。而在这句话出现之前,作者花费了很大的笔墨去写普通人向“天才”以及所谓“选拔天才的制度”发起的一次次挑战,这样的铺垫才让这一句话的出现显得水到渠成。编剧或许是想让这句“名句”快一点出现,好吸引非原著粉的目光。然而事实上,单把这一句话挑出来,这只不过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鸡汤罢了。
谁都知道要坚持、要努力,可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说,大部分高中生都是这样辛辛苦苦寒窗苦读三年,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在高中三年中毫不懈怠,但总有人考得好,总有人拼了命也考不好。这个时候,你真的还敢轻飘飘地说出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努力,你就一定能成功这样的鸡汤话吗?而电视剧就是这样在故事的开头,让老林面对一群小孩子,以一个老师、数学天才的身份就这样把这句话轻飘飘地说出了口,显得突兀又尴尬。
电视剧的改编还有一点让我不爽,就是它删掉了很多属于“普通人”的戏份。
小说的简介里就说“旁人都以为林朝夕是天才,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在利用穿越来‘作弊’”,你看,虽然女主自认为自己是普通人,但那只是相较于老林、裴之这样天才中的天才而言的,在旁人眼中,芝士世界的林朝夕有一个天才父亲,从小学到中学在奥数道路上获奖不断,成绩名列前茅,更何况她还有“穿越”的BUFF,她根本就不能代表“普通人”。
小说作者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在小说中,有很多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包小萌。她是芝士世界林朝夕的初中同学,自小就被认定为不聪明、学不好,在觉得自己追赶不上林朝夕之后就干脆自暴自弃,放弃了中考。
如果是一般的小说,这可能就是包小萌的最后一次出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天分又不肯努力的包小萌,肯定会被用作反面教材,用来衬托女主的勤奋和努力,最后和女主渐行渐远。但是没有,在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和女主的劝说之后,包小萌决定继续上学。但,中考早已过去,录取也已经结束,没有一所学校会对一个成绩很差的失学女生网开一面。看到这里时,我的心都揪起来了,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没想到,林朝夕和包小萌用了最简单但也最不可能的方法:她们怀揣着渺茫的希望拜访一所又一所的中学。在被拒绝无数次之后,终于有一所学校的老师愿意给包小萌一个考试的机会。于是,两个女生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在简陋的地下车库里挑灯夜战,用“一以贯之的努力”完成了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梦想。
这就是普通人的努力,同样的,还有在小学时被同伴嫌弃,最后却通过努力拿到高中数学竞赛金牌的陈成成;还有为了实现自己“成为游戏设计师”这一不切实际的梦想而重新拾起书本的“网瘾少年”陈竹。他们取得的成就相较于天才而言自然微不足道,但为了一个目标、一个梦想去努力奋斗,总好过在一开始就放弃,蹉跎后悔一生。这才是“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这句话的意义所在。
然而,在电视剧里,这些人物要么消失,要么沦为了没有故事没有性格的“工具人”。我只看到,男女主似乎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学数学,却张口闭口大谈对数学的热爱,轻轻松松地一路得奖,难道这就是编剧想告诉读者的“天才基本法”吗?
3、宇宙的尽头是谈恋爱!!!!!
谈恋爱!就知道谈恋爱是吧!(藏狐打人GIF)
你说这是个青春偶像剧,想多花点笔墨写谈恋爱,随便你。
但是,都2202年了,怎么还有人喜欢写那种两男的喜欢一个女的或者两女的喜欢一个男的这种烂俗剧情啊!!!
你说没用几集误会就解开了?既然如此,那么编剧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你加这种花卷和林朝夕一起穿越,然后狗血三角恋的这种情节意义在哪里???这种情节对林朝夕、裴之,哪怕是花卷的人设塑造有丝毫的帮助吗???
没有!!!
那为什么要给我强行喂*???
(本纯爱战士暴怒!!!!!)
4、讲讲“平行世界”的设定
小说中并没有解释“平行世界”穿越的原理,只是将平行世界和穿越作为一个推动情节的工具,重点在于女主每一次穿越后的改变与成长。
不过我觉得其实还是有解释的,并且这个解释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小说的内核。
电影《瞬息全宇宙》里说每当一个人在一件事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宇宙就会产生平行的分支,这就是平行宇宙的产生。
那么在小说里,平行世界的产生就来自于老林的一个选择。
在草莓世界(现实世界)中,老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未出世的女儿,因此根本就没有接到外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在“他的数学与他的人性”中选择了“人性”,他失去了在数学领域继续探索的可能性,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在芝士世界里,老林在这份选择中受到阻碍而短暂地犹疑了一瞬,尽管在犹疑过后他依旧选择了女儿,但这一瞬的犹疑让他和女儿阴差阳错地分隔了12年。好在草莓世界林朝夕的到来,让这一切终究还是殊途同归。
两个世界的老林都是一样的通透、豁达,从来没有后悔过已做出的选择。
这就是林家父女之间的羁绊,是小说关于“亲情”的诠释。
女主在两个平行世界间穿梭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里老林罹患老年痴呆、裴之即将出国留学的事实。可是女主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躲在平行世界里,逃避现实的世界。22岁的林朝夕不像电视剧里的张子枫那样丧丧的,而是像郝思嘉一样总是充满干劲,时刻准备着迎接明天新的机会或者挑战。
所谓的“平行宇宙”只不过是给林朝夕提供了一面审视过去自己的镜子,让她弥补过去的遗憾,重拾心中的热爱。
之所以想谈谈“平行世界”设定,是因为有人质疑原著中的平行世界既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那么草莓世界林朝夕的三次穿越,就好像偷走了芝士世界的林朝夕的人生一样。
剧版对此做出了改编,想要突出穿越“作弊”对芝士世界林朝夕的影响,继而探讨更加深层次的话题,并且还引入了男女主双穿越这样的设定,增添了悬疑感。
诚然,小说作者可能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为小说的容量已经很大,并且其实作者也作出了解释:草莓世界和芝士世界的林朝夕共享芝士世界的记忆,她们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因为小说的重点并不在于此。
而电视剧编剧在把小说已有的内核改得乱七八糟的前提下试图另开赛道,在别的方面“超越原著”。
但真的超越了吗?
两个世界的男女主人设在编剧大刀霍斧的改编下已经前后割裂、面目全非。以及,双穿越、穿越者与被穿越者之间的主客体矛盾......编剧您敢说您没有看过《想见你》吗???
槽多无口,文笔不佳,暂时只能想到这些。
最后,希望每位胸怀原创梦想的编剧放过网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