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长安城

2019-07-04 15:57 作者:江南拱桥夜  | 我要投稿

盛世大唐,万千气象

一百零八坊的气势恢宏

车水马龙间的井然有序

……

每一帧都像画卷一样

将长安城的波澜壮阔徐徐展

唐长安城的繁盛,首先表现为规模巨大,其周长近36公里,比现在北京二环的长度还略长。面积约87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鼎盛时期的长安据说生活着一百多万人,放到今天也是个大中城市了。

这样一个巨大的都城,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是根本没有办法建设起来的。

对比现在的西安地图,唐代长安城的尺寸大致是现在西安城的一半左右(三环内)。

这张地图基本描出了唐长安城的格局

当时的长安城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上到朝廷大员,下至普通老百姓,还有到唐朝学习文化和科学的外国人,往来不绝。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专门用来接纳外国使者的鸿胪寺,最多的时候可同时接待四千多名外使。

客使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纪年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壁画表现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君长和使节的场景。

长安城还实行夜市,这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夜看扬州市》【唐】王建

虽然不知道长安城的夜市有多繁华,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首诗里管中窥豹。

唐长安城布局方正严谨,结构对称,是在隋朝大兴城基础上建成,宇文恺主持修建的。

长安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08(实际上是110)坊。

每个坊都被高矮不等的坊墙包围其中,实行严格的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控制的配套措施。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一句诗便道出了长安城彼此平行又相互交错的格局。

长安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皇城、宫城和外郭城。

先来说皇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中间那一块方形。这个地方是政府的行政办公机关。相当于咱们现在说的政务厅。下面看到的宫城和皇城只隔一条横街,宽440米。

《长安复原图》之“盛唐长安”

宫城是皇上上早朝,批阅奏折的地方,后宫什么的都在这里。唐朝有三个不同时期的宫城。

最早的就是皇城上的区域在太极宫,然后是大明宫,当时是李世民为给李渊安度晚年所建,修建大明宫的龙首塬是唐长安城地势最高的地方。

最后一个宫城是兴庆宫,皇城最右边,是李隆基还是王爷时的住所,也是玄宗时期的政治中心。

宋 吕大防 《兴庆宫图》石刻拓本

除了皇城宫城外所有的地方都叫外郭城,也就是百姓官吏居住区。

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有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

可以看到皇城中间有一个朱雀门延伸的朱雀大街,纵贯南北。

朱雀大街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

西部是长安县,东部是万年县,寓意长安万年。

朱雀大街宽155米,比现在北京的十里长街还宽。朱雀大街中间是隆起的御道供皇帝出行使用。

朱雀大街之所以这么宽,据说是当时手弩射程为70米左右,皇帝出巡时,即便路旁有人用弩箭行刺,射到大街中央的箭矢也是“强弩之末”了。

东市、西市是贸易区。东市汇集了来自东南内地的各种商品,西市则更多的汇聚了外国(主要是西域)的各种进口商品。

当时的人要是想买东西,只能去东市或西市,“买东西”一词也是这么来的。

唐三彩胡人与骆驼(西安博物院藏)

东罗马金币(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三彩胡人与骆驼是在唐长安城近郊墓葬出土的,表现了丝绸之路上往来的西域商贾,以及跋涉于商路上满载金银、陶瓷器皿等珍宝的骆驼。

我国境内已发现东罗马金币超过50枚,西安近郊已出土了10余枚。这些金币主要发现于丝绸之路沿线,有些是唐代输入的,反映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

平康坊

有意思的一点是,当时长安青楼云集的区域,却坐落在紧邻皇城东南角的平康坊,而且开元年间的右相李林甫的宅邸就在平康坊。

这些布局特点和北京城倒是很像,当年北京的八大胡同也是离皇城不远的。

乐舞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崇仁坊

由于唐朝的贸易十分繁盛,做生意往来的人非常多,旅馆什么的肯定是有的,外来人口或者来不及回去的,晚上都可以住在长安城里,崇仁坊就是旅馆的聚集地。

唐代院落 唐三彩

通济坊

通济坊本是唐长安最荒凉城坊。在《唐两京城坊考》中,关于通济坊的记载只有70多字,两座宅邸两座家庙,还不一定在同一时期。

如今西安城的夜明珠——大唐不夜城就位于此。

唐代仕女俑

通善坊

坊内唯一有记载的古迹是“杏园”,表面上像是个农地,但实际还是有点文化的。

这座“杏园”紧挨着北边邻坊的慈恩寺,在这个唐长安书生们“雁塔题名”的圣地,去“杏园”里游赏休憩一番,也是意气风发的新科进士们不约而同的默契仪式。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曲池坊

曲池坊紧邻曲江池,曲江池是当时皇族贵戚的主要游览场所。

曲江是位于唐长安城东南的风景名胜,因流水屈曲而得名。唐代疏凿为池,烟水明媚,为都城游赏胜地,以“曲江流饮”的盛事而闻名。

在曲江池的南岸,还有占地30顷的隋代皇家御苑芙蓉园。唐代时北筑夹城,与兴庆宫、大明宫相通。

唐 李昭道《曲江图》(局部)

晋昌坊

今天慈恩寺寺庙区、慈恩寺遗址公园、师大附中北侧和大悦城北侧,都在晋昌坊范围内。

慈恩寺是唐长安城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法相宗祖庭。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建寺,唐太宗为其赐名“大慈恩寺”。

永徽三年(652),玄奘为保存由印度带回的经籍而修建了5层佛塔,主持翻译佛经。后又改建成7层楼阁式砖塔,即今天所见的大雁塔,为游览胜地。

大雁塔

永兴坊

可能万万没想到,如今因“摔碗酒”爆红的永兴坊竟然却有其名,虽然位置偏移了点。

在1400年前,永兴坊曾经是著名谏臣魏征的府邸,关于他的典故,最有名气的大概是直言纳谏李世民,成为千古佳话。

名人故居

临近东市就愈发热闹了,富贵如安禄山,在这里又有套房,玄宗赏赐公款装修,精美无比。

“堂皇三重,皆像宫中小殿”,“什物充牣,以金银织傍框笊籬”等,不知道有没有言过于实。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省关中的西安(古称“长安”),曾先后作为周、秦、汉、唐等十三朝都城,其中*****占九朝之多。

千年回望,历史的回音始终在今天的西安城里沉吟,比如至今屹立的大雁塔、小雁塔,比如在原址上兴建的兴庆宫、大唐西市、大唐芙蓉园,比如让人们更直观了解唐朝皇帝居所的大明宫遗址,比如含光门、朱雀门、明德门等一个个传承至今的名字……




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长安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