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碧华短篇第二辑(转)

2021-03-04 21:47 作者:李心乱  | 我要投稿

       本文为转载,原著李碧华,略有删改,因为本人时间关系,没有简评,不过李女士的短文瑰丽诡谲,相信你我都能自行阅读理解的!不好意思了,各位看官老爷!(可以规范转载,反正我也是转载李碧华女士的,没有营利成分,没设计版权问题。)



      《“不要让他收到信!”》

        今年,施展远的生活起了两个重大的变化——第一是他找到工作了。其次,他的第一份工是在一家出版社当装帧设计,为书本做包装。

        此外,近日楼价已止跌回升中,在湾仔开设服装公司,专门接校服定单生意的爸爸。终于以楼换楼,买下这间比以前大上三百平方米的单位——他们刚刚搬了家。


        

        这些都是好开始。

       爸爸虽说是校服大王,与好些学校长期合作超过二三十年,校长转换了几次,校服仍在他公司定做。但近年经济萎缩,校服的颜色及款式没以前讲究,多是灰、绿、蓝这些,有些家长为了省钱,已改买成衣。有些原买两套替换的,改买一套,情愿洗得勤些……

        幸好展远也自理工毕业了。家中负担减轻。

        这几天他在赶三本《会考天书》,希望可在特价双周推出,所以下班很晚。同事都回家了,他还在电脑上苦干。

        大概九时多,他在外面吃过饭,拖着疲累的身躯步上四楼。这是一幢六层高的唐楼。爸妈看中它楼底高,环境也不复杂。旺中带静。

        施展远上楼时,后面还有个女孩急着上来。速度比他快一点。但总是跟在后面。他稍放慢脚步,她仍在身后——好象想问他一些什么……



         他以为她是住客。

       “你收到信吗?”但女孩在身后问:“不要碰那封信。不要看!”

        他最初还不知是问自己。

        回头,向女孩道:

      “什么信?”

      “哦——”那个穿校服的女孩才看清楚,迟缓地失望:“我认错人了。你住四楼吗?”

         又喃喃:“你背影看来像他!”

       他好奇:“什么信?有什么能帮忙的吗?”

      “你也住四楼?”

      “我们一家搬来不到一个月。”他说:“是不是上一位住客的信?抑或你的信?”

      “是我给他的信。”她一想:“这样吧,如果你见到‘黄志辉’的信,就留着,千万不要给他!记住,请帮忙把它还给我!”

       “好!我会留意。放心吧。”

        施展远见太晚了,便叫女孩回家做功课去。看来她一放学便来等,连校服也没有换。

       “我住附近的。”

       “咦?”他笑:“住附近也寄信?可以通电话或面谈呀?”

    “——不,有些事情,写出来,容易些。”这个看来十六七岁的女孩低下头来……

        她苦笑。缓缓地渴睡地步下楼梯。还挨着墙,没精打采忽地回过头来,在黑暗中叮嘱:

     “不要让他收到信!”

       一个星期过去,施展远在信箱中没见着“黄志辉”的信。——这中间其实有点“时间”上的荒谬,但一个人忙起来,便没工夫察觉。



        星期三早上,他赶着上班时,忽见那晚穿着校服的女孩,又在街上闲荡——不是闲荡,是在邮筒附近徘徊。她见到他,涩然一笑:

     “我等邮差呢。”

        那个新式的邮筒,是绿紫相间的。上面写着信箱编号,也有中英对照的“收信时间表”(Mail collection schedule)星期一至五,收信时间是12:30和18:30。还没到邮差来取信回邮局处理分派的时间……

        施展远奇怪地问:

     “等邮差干嘛?”

     “我要取回我的信。我不想寄出了……”她坚决:“我等他来开邮筒!”

    “不用上课吗?”他问:“你读哪间学校?”

      “呵,不告诉你!”她卖关子。

       他留意到格子裙校服,圆领白上衣。还有蝴蝶结……

      “你快上班吧!快迟到了。”

      “你要等上三个小时,不闷吗?”

       “我习惯等了……”呆滞地:“但不习惯这难看的颜色。以前的红邮筒多漂亮,又有型……”

       施展远见小巴来了,匆匆跳上车道别。——这中间也有点“时间”上的荒谬,不过他担心迟到,又担心赶不了货,便忘了此事……



       这个星期天,他的旧同学要他做东请吃火锅,因为五个人中他最快找到工作。后来他负责送周宝儿和李绮雯回家。他比较喜欢宝儿,打算在她生日时把小礼物和贺卡寄给她——想起来了!对了!有些事情,写出来,反而容易些!经过邮递,有惊喜……

       蓦地见到寂静的角落,明媚的灯光下,女孩划了一根火柴,颤抖地企图抛进邮筒中。火柴在“嚓——”一声后闪了一朵红花,照见她一脸泪水。

        她想放火烧邮筒?

        展远马上跑过去,把火柴夺走踩熄!

      “你不可以这样的!”他斥责:“你会把所有的信全烧掉,这是犯法的!”

        她垂泪,无限凄凉。令人心软……

      “你的信是重要。”他把声音放软:“但人家也许有同样重要的信等着寄出!”

       也许是情书,也许是报平安的家书、道歉信、支票、律师信、文件、单据、活命钱……太自私了!

        ——如果自己的卡片寄出了,无辜地被人烧掉,不能到达对方手中,而自己却一无所知,天天期待回音,是否太冤枉了?

        几乎成为受苦人了。他劝她:

      “你要找信,为什么不到邮局去查问?或者黄志辉已经收到信呢?”

       “不!”她脸色大变,歇斯底里:“不!我不会让他收到信!我憎恨邮差!”

        然后转身,昏昏沉沉,漂泊前行,不知到何处去。在一家seven—eleven便利店门前,消失了影踪……

        他想:这种无心向学的学生,他的《会考天书》出版后,送给她也无用。只顾“天天”来找信……又喝得醉醺醺似的。

        不对,施展远忽地疑惑:——“天天”?究竟那封给黄志辉的信,是已寄出了?抑或未派送?在寄出与派送之间,究竟是多长的时间?一下子他好象掉进谜圈中……

        祥叔是这区的邮差。他很敬业乐业,因为即使是数码时代,通讯工具日新月异,近年的信件多是帐单、宣传单张、公函……,但,还是有人写信的。

         又,虽然很多行业已经由机械操作,但,逐家逐户派信,给每个信箱“喂”进讯息的工作,还得经邮差人手。

       施展远傻傻地在大闸内,一排信箱前,等邮差……


        他问:

      “四楼上手住客是不是黄志辉?”

       “我……不清楚。”祥叔回避。

      “三楼邓太太说你在这区派信二十几年,她叫我问你。”他缠住不放:“她说你最熟了,哪一家住哪些人,你怎会不清楚?”

        又央求他:

    “祥叔,请告诉我,我求求你啦!”稍顿:“有一个女孩——”

      “哦,是她。”

       祥叔眼神有点变化。敦厚的邮差不擅长瞒骗。他记得谁同谁,他和她,上楼下房,前因后果。

        应该有二十年了吧——但怎么同这个焦灼好奇的年青人说呢?


        二十年前,念中五的林秀菊,与同班的黄志辉因是街坊,相爱起来。那时社会风气还没今天开放,林秀菊当医生的爸爸见女儿偷偷摸摸沉迷恋爱,成绩一落千丈,便不准二人交往,逼她转校又逼他俩分手……

     “后来我才知道,她寄了一封绝交信给他。”

        手持信,投进邮筒,但仍紧捏不放。取出来,又硬着心肠寄出去……

       某一夜,黄志辉割腕自尽了……

       他绝望地,把伤口割得很深,血冒涌而出……但他一点也不知道疼,因为不远远不够心疼,在同一处,又再狠狠割下去!血如浪,把那封绝交信浸得湿透,整张纸也沐浴在红潮中,几乎软烂,手一拈,马上溶散……虽是铁案如山,男孩心中它已化成恨海……


         这封信,又怎能退呢?

        两天后,林秀菊知道了,偷了爸爸医务所的安眠药,两瓶,全吞进肚子中……

        她一定非常非常非常后悔,寄出那封绝交信……她一厢情愿地要用尽一切努力,把它毁灭——只要他收不到,历史就改写了?

        安眠药吃多了,她变成一个迷惘、迟钝、天真而不甘心的魂……

       

当然,“校服大王”爸爸一听颜色和款式,便可以告诉他,这间光育书院,十多年前已经关闭了。市面上,再没有人,穿这种校服……

      只是,施展远间中还见到这个心愿未了的模糊身影,在邮筒旁边,默默徘徊……

李碧华短篇第二辑(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