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读完全部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日一题】一月三日
一月三日: 《关雎》到底是情诗还是歌颂后妃之德的诗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文学现象,一部先秦时代普通的诗歌总集,却在后世的阐释过程中逐渐被神圣化,成为儒家学说最为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以后的大学者们,虽然他们可以探究《诗经》的本意,但他们却将儒家学说千方百计的“注”入《诗经》,以致使《诗经》的本意由此而湮没。作为《诗经》第一首诗,《关雎》当然也难逃此劫。诗歌内容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歌开头以雎鸠起兴,借河水之中的小岛上的雎鸠和鸣,引出心中热烈的感情:可爱的姑娘啊,“我”心中的爱人。第二、三节以采荇菜,衬托自己对姑娘的追求:可爱的姑娘啊,“我”日夜追求着你,但是却不能如愿,只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关雎是《诗经》中情诗的代表作之一,它代表了作者热烈奔放的感情,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爱情大胆的追求和对自己爱人的热切相思,洋溢着痛苦而又欢快的情调,并不是在歌颂后妃的品德,赞扬她有不嫉妒之心,使后宫上下和谐安宁。像这种被儒家学说曲解的诗歌还有很多,如《召南•野有死》、《邶风•静女》、《郑风•风雨》等。 每日诗歌拓展: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注释】①碧山:即“终南山”,同指秦岭,在今西安市南。②荆扉:荆条编扎的柴门③青萝:指攀附在树枝上并且垂下来的藤蔓。④挥:举杯⑤松风:古乐府琴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入松林的意思⑥忘机:忘记世俗的心机,不求富贵虚名。 【解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全诗描绘了苍茫暮色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赞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