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要把局部的、个别的偏好当成普遍性的东西,去做不适当的普遍性的诉求。”【...

2022-04-27 20:14 作者:香薷a  | 我要投稿

《齐物论》有一个读法是齐“物论”,“物论”即各种纷纷的意见,彼此相互对立,又持续不断的纷争的各种各样的是非观念


一.是非的成因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是非的成因首先根源于每个人都具有的成心

“成心”是完成的成,心灵的心,指主观的看法和偏见

上图译文:如果每个人都自师其成心,谁没有这个根据呢?不仅是知晓变化而心能自取的人有这个成心,即使最普通的人也有成心。(代:造化、变化)

因此成心是普遍的。每个人都自师其成心,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是非的纷争。


00:26



二.消解

1.庄子要消解的是是非之争,而不是是非。庄子认为基于成心的某种意义上的“是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见得就是是非

庄子认为可不可之知是不可避免的


02:30


2.可不可之知与是非之知的区别


“正处”“正味”“正色”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可不可之知。所有可不可之知都有一种倾向,倾向于把自己说成普遍性的。把自己的可不可之知上升为普遍的是非之知,其实就是把不可普遍化的东西(如仅仅是自己的喜好)。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不要把局部的、个别的偏好当成普遍性的东西,去做不适当的普遍性诉求。然后用这个被声称为普遍的东西去影响、衡量、干扰、搁置他人。


03:07





“不要把局部的、个别的偏好当成普遍性的东西,去做不适当的普遍性的诉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