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片人梦中会有死肥宅吗?谈谈《辉夜》和《堀与宫村》中的第四面墙。

文:框框框子
前两年看到辉夜和白银在爱情上受挫折(指追更到140话左右)的时候大笔一挥涂了一篇:

当时驳斥我的人大多数都提到了作者(指赤坂)只是想画一个搞笑恋爱漫画,但随后两年的进度也可以看出来赤坂并不仅仅是一个搞笑的漫画作品,或者换句话说,赤坂也有自己的野心。
今天晚上看到了辉夜本垒+想起前两天回答的一个问题(指看到堀与宫村本垒不高兴),突然想到了这一点。
纸片人的梦中真的会有死肥宅吗?我们应该对纸片人有幻想吗?
于是就突发奇想,有了下面这篇文章。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和上一篇一样,撰写时间同样没超过两小时。

实际上,能想到这一点也是很奇特的,对于我自己而言,早早打破第四面墙,从作品当中一跃而出的我,已经不存在几乎任何“人物感情进展”上的心理障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就阅读气氛而言,对“性”和“感情进展”大多数人也越来越宽容,纵然依旧有大量“我老婆”的角色和群体存在,但已经不是主流。
因此,在这个时候再聊聊这个话题,我倒是终于觉得没那么敏感了。
“我们应该对纸片人有性幻想吗?”
如果说一个作品中的角色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商业化和“媚宅”,那么我们的边界又在哪里?
这并不仅仅是漫画或者轻小说的问题,实际上在起点网文当中都出现了类似事件,在《我加载了恋爱游戏》里,战火一度从作品中烧到现实里,从起点内烧到了网络外。

而这,并不是大多数人所乐见的。
我并不是个喜欢用理论的人,我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跟大家聊聊这个事儿。

主线:挡住幻想的第一道墙
如果作者不想让你对作品当中的女角色产生一丝一毫的幻想,那么他有一万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主线并非恋爱,女主角并不在作品中释放较多的“女性魅力”。
在整个故事的进展当中,男女主角的恋爱并不作为剧情关键节点,少年热血漫中没有太多感情故事也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在男女主角牵手或者表白那一刻,大多数人也只是当做“亲情”或者“杂事”来看待,甚至如果故事画的不太好,还会出现“女人你挡我看格斗”了这种事。
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于是整个《火影》的700话里,男女主的最亲密交往仅限于此,最终700回原地结婚,岸本在剧场版圆上了这个故事,但整个电影已经和“忍者精神”“我的忍道”没什么关系了,整部电影就是在“出任务”“抢老婆”当中度过。
最后一波看似回忆杀+狗粮,实际上简直是刀中挑花——找点死法不是那么难受的。
这,在大多数少年男性向连载漫当中,是常态,无论是少年热血的《龙珠》和《火影》乃至于《死神》,还是在偏向于日常单元剧的《柯南》,大多数作者的目的都是让女人不要影响主角拔剑的速度,哪怕是热忱于发狗粮的青山老贼,也是青梅竹马+主线推进缓慢的情况下,才会把感情线放在前列,以至于连载二十多年才让男女主终于亲了一次——当然这比琪琪要幸福太多了。

柯南连载第一话(时间线还要更早13年)男主就喜欢女主了(青梅竹马),到1005话才终于亲了一次,也太难了……
结果还没接吻。
因此在类似的作品当中,无论是女主角画的多么可爱(例如《猎兽神兵》夏尔),相对来说有足够性魅力(《凉宫春日》朝比奈实玖瑠),还是描写的多么精细美妙人间偶像甚至可以谈谈女孩子的人生(《机动奥特曼》佐山玲奈),哪怕是放点福利回甚至是果体。
作者和读者也都不会承认这是你们的老婆。

毕竟,在这种作品当中,只要出现了女主角,我们自然就会知道女主角的宿命,甚至不需要引导或者思考——女主的出现必然是为了男主,区别只是男一男二的问题,就像是《龙珠》当中布尔玛和琪琪的出现我们压根不需要思考他们和主角团队会擦出什么火花来……
不跟主角干点啥,作者为啥要费心思设计个角色?

氛围:思想飞跃的第二面墙
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少年漫,自然,也不仅仅是少年漫的女主角。
就用《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来说,恋爱、女主、可爱的元素全部集齐了,似乎喊一声我老婆的元素已经齐备了,作品当中无论哪一个角色都相当有趣可爱,并且甚至会有“福利回”这种东西的存在,但对于作者的笔而言,氛围永远是彻底拦住读者的第二面墙。
能打穿“叹息之墙”的已经不是一般人了……

在《辉夜》的第一话里,男女主角出现的时候,作者就开始强调了两位角色的“阶级属性”和个人能力,整个学生会里水平最低的居然是仅仅只有玩具公司社长儿子身份的石上优,同时给石上优了一个“死宅”+“善良”的设定。
在“石上优闭上了眼睛”回来临之前,石上在整个故事里的角色都更倾向于观察者,而非一个真正参与到剧情当中的实在角色。
因为,石上就是作者留给我们的“附身对象”。
毕竟,哪怕是人类之癌,人家也是总理大臣的孙女,全家人都是政界的啊……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呢?
最多只能给会长说一句:我觉得她最多也就活两个月了。

整部作品从上到下的氛围都在清晰的告诉你一个事实。
十块钱配三把钥匙,你配吗?你配几把?
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霞之丘诗羽”是我老婆,但却很少能听到“四宫辉夜”是我老婆。
这种氛围在作品当中并不少见。
例如《夜樱家大作战》的夜樱六美。

在《食戟之灵》中的薙切绘里奈。

而同样的,作者也不仅仅会用这种“隔绝现实”的氛围来立起女主角的人设和故事。
在恋爱漫画当中,常用的是“隔绝外围”的整体氛围,这种手段在少女漫画上常用,但近两年来随着漫画口味的提升和读者所热忱的类型越来越多,在不少作品上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相对来说)的手法。
在男女主角的“立场”从开篇就“明确”的话,还要喊“老婆”实在是太弱鶸了一些。
例如《汗皂交香》开篇上垒+交往。

例如《总是就是非常可爱》开局进入婚后日常。

例如《月色真美》迅速确定关系进入交往日常。

实际上,哪怕是《堀与宫村》也是一样的道理。
人开篇就相熟,23话正式承认交往,37话过夜,63话求婚……

看上去节奏快,但实际上并不奇怪,按照完结情况来看,差不多是剧情五分之一结婚,三分之一过夜,剧情过半求婚……

这种“氛围”上立起来的故事,实际上是没有大多数“观众”参与的机会,当然,如果相对来说比较有“闲心”的作者会设定一对副角色来供读者带入。
但具体有没有,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社死:面对现实的第三面墙
社会性死亡和真实性死亡哪个更重要?
从逻辑上来讲,真实性死亡或许更重要一些,但因为真实性死亡以后也没有人回来说一句在下面过的并不好,反而是社会性死亡要可怕的多,毕竟社会性死亡的可怕之处就在于。
就算你真的社会性死亡了,你还得活在这个社会上。
这才是社死的最大问题,因此,在很多时候,当你终于越过了主线墙,打破了氛围墙(或者不看这类作品绕过去)的时候,想要面对纸片人喊“XXX是我老婆”的那一刻,你又撞上了社会性的墙。
坦诚地讲,即使是“喜欢纸片人”这个事儿说出来也没什么丢人的。
但问题在于,在摒弃“主线剧情”和“故事氛围”以后,留下来的,就只有两种作品,一种是单纯为了炒作女主角的作品,另一种则是纯粹的“卖品”,主角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创作,而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卖价格”或者叫“营销”的关键是什么?
1,这个东西必须看上去是很好的。
2,这个东西必须是人能买得起的。
因此,所有这类作品的女主角,虽然外在各有不同,故事形形色色,人设稀奇古怪,毛病各个不同,但所有的女主角都遵循了这两点原则。
首先,女主角闪光点是必然存在的,至少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至少能让人喜欢,至于你喜欢的到底是哪个,没关系,我多设定几个让你选择就可以了。
然后,男主角必须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上去“触手可及”的。
比如木之下和也、安艺伦也、羽濑川小鹰、菜月昂……



在这种情况下,你终于可以高喊一声、
“XXXX就是我老婆”了吗?
不要急……
社死,才刚刚开始。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这类作品当中,为了保证女主角的“魅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作品是充满了“福利”和“暗示”的,因为文明的原因,我实在是不方便贴图,但想必久经考验的各位老司机,应该是明白我的意思。
在网络社会属性“不够强”的地方,大多数人的社死属性并不关键,而在社会属性“够强”的地方,例如“朋友圈”,绝大多数能喊出一句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在人生的这么多年当中,我也只见过了两个人而已。
他的名字无人知晓,他的事迹永远流传。

至于纸片人到底应该不应该梦见死肥宅,我想能坚持到这里的各位,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当打破第四面墙那一刻,想必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真正的答案了。
注:本文所有作品图片均源自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