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历年真题题库视频网课资料全套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历年真题题库视频网课资料全套!
注:本文为多资料汇编,完整版见文末!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历年真题题库视频网课资料汇编:
1边际替代率(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研;厦门大学2021年研;武汉大学2019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研;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研;东北大学2017、2016年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研;山东大学2015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研;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即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的是消费者愿意以某种比率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意愿。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MRS12=-Ax2/Ax1。其中,Ax1、A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
如果Ax1趋于无穷小,那么,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因此,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只要过该点作切线,这条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该点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消费者偏好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这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种商品的拥有量增加后,人们就越来越不愿意减少其他商品来进一步增加这种商品。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研复试】
答: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
(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2)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具体的数字,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3显示性偏好(浙江大学2007年研)
答:显示性偏好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对价格和收入的变化做出反应)推测人们的偏好。
显示性偏好是萨缪尔森于1948年在《用显示性的偏好论述的消费理论》一文中提出的研究需求理论的一种方法。在通常的消费者理论中,偏好(或效用函数)起着中心的作用,但它是与人们内心活动有关的心理概念,故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消费者理论的缺陷,同时无差异曲线也无法表达多种商品的选择问题。
显示性偏好理论只是依赖于实际观察到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避免了使用先验的效用概念。只要消费者满足显示偏好的基本公理,就可以得到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及需求函数的一些重要性质,如需求函数的唯一性、零阶齐次性等。显示性偏好公理分为一般性公理、弱公理和强公理,这些公理保证了显示性偏好的可传递性,以保证推导出一条需求曲线。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中央财经大学2019年研;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
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用公式表示为dMU(q)/dq<0。例如,在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5寻租(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研)
答:寻租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垄断势力或获取超额利润而支付的租金或成本。这一概念由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于1967年最早阐述,并由克鲁格(Krueger)于1974年正式引入经济学。传统理论认为垄断的形成本身没有成本,而寻租理论则认为形成垄断是由于利用了一部分的实际资源。有关寻租的大多数讨论,往往都集中在政府创立或保护的那些垄断行业上,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强有力的垄断形式。寻租理论说明:存在一个确定的个人寻租而引起的净社会损失领域。塔洛克和克鲁格认为,寻求利润的厂商会努力运用各种资源而达到垄断,其间完全由个人进行或由政府资助,这样投资的结果是为获得垄断所花费的费用正好与获得垄断而增加的盈利相等。于是代表垄断高价造成的超额利润的部分资源就被耗费掉了,而不是由消费者向垄断者转移。这种资源的耗费是用于取得垄断这种非生产性的活动。
寻租活动和政治腐败有类似之处。寻租理论要求人们进行经验研究和对适合于寻租的生产函数进行测度,从而解决寻租问题。因为寻租活动的社会成本十分高昂,政府干预形成某种垄断并带来租金,就会导致寻租现象。
.......

>>>本文为资料目录汇总>>>完整版及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完整版>>>百度>>>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复制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