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国防军装甲教导师损失报告

2022-07-07 02:21 作者:_莫德尔  | 我要投稿

如题,这是一份1944年7月5日的国防军第130装甲教导师的损失报告,时任代理师长为预备役少将海津特.施特拉赫维茨(Graf Strachwitz von Groß-Zauche u.Camminetz),上一任师长弗里茨.拜尔莱茵(Fritz Hermann Michael Bayerlein)中将在6月7日当天因盟军空袭而身负重伤。这份报告呈交给了当时的装甲兵总监处,报告中提到了该师装甲车辆(AFV)的情况,以及自盟军登陆诺曼底以来该师的损失,并要求上级紧急分配该师装甲车辆。

致信:

装甲兵总监

抄送:

第130装甲教导师作战参谋


在圣洛(St-Lô)西北部的激烈战斗中,我师坦克和半履带车损失惨重


自盟军入侵以来的总损失

Panzer V(黑豹坦克):38

Panzer IV(四号坦克):31

Flak-Pz.38(t):2

SPW(Schützenoanzerwagen,半履带车):86,其中12辆为Sd.Kfz.251/9


计划将手中受损的装甲车辆送回祖国本土维修,但缺乏运输手段,故目前无法运回:

Panzer V(黑豹坦克):1

Panzer IV(四号坦克):3


长期处于维修状态的装甲车辆:

Panzer V(黑豹坦克):21

Panzer IV(四号坦克):26

SPW(半履带车):38

由于备件的短缺,无法预测何时才能修复完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配发新的坦克,宣布分配给我师的11辆Panzer IV(四号坦克)也没有到来。

鉴于将坦克安置在不太适合其作战的树篱和灌木丛地形上进攻的困难性,面对数量庞大以及拥有强大炮兵火力的敌人,只能以步坦协同这一手段击退其拥有坦克支援的步兵进攻,预计在将来会有更高的损失。

在国土交通线/前线运输时极为费时

由于上述原因及损失,我师需要紧急分配的装甲车辆数量:

Panzer V(黑豹坦克):31

Panzer IV(四号坦克):29

SPW(半履带车):43

坦克车组处于有人没车的情况

我师还要求分配2cm Sd.Kfz.251/17,这对击退敌空军的低空扫射尤为重要。

原文翻译完毕,接下来简要介绍报告中提到的三种装甲车辆,分别是:Flak-Pz.38(t)、Sd.Kfz.251/9、Sd.Kfz.251/17

    A.

    Flak-Panzer.38(t)是一款临时设计的装甲车辆。由于1943年5月Möbelwagen(家具车式自行防空坦克)4联2cm的最初方案没有通过,而部队对于防空火力的需要又十分迫切,所以临时由38(t)底盘改装而来。1943年10月15日,该方案通过,获准生产。改装是基于38(t) L/M型底盘,由捷克的BMM公司(德国入侵前生产38(t)的CKD公司)承担。一共下了1批订单150辆,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1月生产了141辆。剩下的底盘被改装成SIG33/2式自行步兵炮Grille K。FLak-Pz.38(t),其正式名称为Flakpanzer38(t) 2cm Flieger Abwehr Kanone Panzer,制式编号Sd.Kfz.140。

    该车实际上是作为四号自行防空坦克投产前的替代产品,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自行高射炮。可以说只是被赋予了机动能力的高射炮而已,可以归类到高炮运载车。在设计思想上和GrilleK没有什么本质区别。1943年12月16日,该款自行高射炮向希特勒进行了展示。  与标准的38T底盘相比,车体做了改动。由前至后分别为传动室,驾驶室,动力室,战斗室。传动室上方使用了新的更倾斜的装甲板,上面开有更大的检修盖。驾驶员在车体右边,引擎布置在驾驶员后面,用一块装甲板与驾驶员隔开。驾驶员上方是两片半圆型的铸造式仓盖,内有皮革衬里。战斗室内容纳有车长,炮手和装填手。战斗室顶部开敞,周围由8块几乎垂直的铰接式装甲板围合,围合时使用锁销固定。对空射击时射界良好,但对地面目标射击时,需要把装甲板放下。

    整车部分装甲采用了焊接式,但大部分装甲还是角钢框架的铆接式。全车尺寸4.61Mx2.14Mx2.25M。重量9.8吨。  行动装置与38(t)相同,采用Praga EPA式水平对置6缸水冷汽油机,气缸容积7.75升,2600转/分时输出150马力。燃料218升,耗油量1.18升/km(公路),1.56升/km(越野)。传动装置为Praga/Wilson CV/TNHP,5个前进档1个倒档。悬挂装置采用两轮一组片状弹簧平衡式悬挂,每侧4个胶缘负重轮,前主动轮,后诱导轮,1个托带轮。每条履带由93块履带板组成,宽293mm,接地长2.92m。最大速度42Kkm/h,公路速度35km/h,越野速度20km/h,公路行程185km,越野行程140km,过垂直障碍高750mm,爬坡30度,过壕宽1.8m,涉水深0.9m,单位压力(硬地面)0.64kg/cm²,转向比1.48,单位功率15.3马力/吨。  

    战斗室内安装20mm,L/ 112.5 38型高射炮(20mm Flukabwehrkanone 38),此炮是替代Flak 30的产品,由毛瑟(Mauser)厂改装自莱因金属公司生产的航炮。火炮安装在一个圆形的基座上,可360°旋转。1939年晚期开始生产,1940年早期进入服役。与Flak 30相比,最大的改进是提高了发射速度。理论射速480发/分,几乎是FLak 30的两倍。实际射速当然小得多。一个弹匣装20发,所以支持不了几秒种就要换弹匣。这降低了开火速度。另一个改进是减轻了战斗重量,使得该炮更利于运输或装载在不同底盘上。但减重带来的缺点是高速连续开火引起的震动更大。所以许多炮手实际上更喜欢更慢更稳的Flak 30。 Flak-Pz.38(t)最常用观瞄装置是Schwebekreis-Visier Erdzielfernrohr 3x8瞄准镜,通过瞄具架装在火炮后方,对付慢速移动的目标很有用。


    首批87辆Flak-Pz.38(t)于1944年1月投入服役,配给各装甲师的防空排。主要是装备了党卫军部队。大部分在诺曼底损失掉了。到1944年底,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还有9辆Flak-Pz.38(t),参加了阿登反击战。

    

    

     B.

Sd.Kfz.251/9:该车重8.53吨,乘员3人,车高2.07m

武器:一门7,5cm Kwk37 L/ 24,备弹52发;两挺MG 34或MG 42机枪,备弹2010发。


    C.

Sd.Kfz.251/17:该车重8.8吨,乘员4-6人,车高2.25m

武器:一门2cm Kwk 38,备弹600发;两挺MG 34或MG 42机枪,备弹600发。


德国国防军装甲教导师损失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