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云南铁路博物馆小探(下)

云南铁路博物馆位于昆明城北滇越铁路昆明北站北侧,由于滇越客流量下滑,车站不再需要较大空间,博物馆改建时又将车站一剖为二,右侧作为博物馆的入口。作为国内目前可能是唯一的专门的米轨铁路博物馆,里面的东西自然不凡。

沿楼上展馆的楼梯下到一楼,也就到了机车车辆的陈列馆区。此处的位置与云南铁博成立初期基本相同,不过已经从一处简易的车库逐步改成一处完善的博物馆。





沿着上面的展馆下来,第一台车是缅甸赠送的轴式为2-6-4T的英制水柜蒸汽机车,后面还有节缅甸赠送的德造木质三等客车,两车均为米轨轨距。展板显示赠送的时间是2006年,这一年里,中国以昆明铁路局名义向缅甸、柬埔寨等国赠送了大量封存的GW30、CA30、YW M1、RW M1等米轨客车以支援这些国家的境内铁路运输工作,作为回礼,缅甸将退役的一台蒸汽机车和一节客车回赠昆明铁路博物馆。当时的铁博已经开馆,位置就在现在的建筑这里,不过稍微有点简陋,彼时老昆明北站还并没有拆,沟通两边的天桥也没有建。这两车也算是见证了云南铁路博物馆变迁。







春城号的其中部分车体,一节无动力带司机室的软座车和一节有动力的硬座车。两车外观已经与后来的25T客车十分接近,不过尚有一些区别。两节车的控制及电力连接线缆似乎匹配不上,研判运用状态时两车并不相邻,只是2014年从封存状态转至博物馆时挑了俩好修的,或者所处位置方便运输的车。转向架看起来很像去掉外侧抗侧滚扭杆的CW200,不过名字就是CW-D(动力车)和CW-T(拖车)。其中控制车靠通过台一侧的CW-T转向架向轴箱外侧伸出了两个支架,这倒是CW系列其他转向架所没有的设计,似乎是转向架吊座?






米其林柴油轨道车与配套的行李车,两车之间有欧式的缓冲器及铁链车钩。此车似乎已经成为了云南铁博乃至整个滇越铁路的符号,所以在此不多赘述。当然有些遗憾的是。十几年前此车是可以登上去看看的,现在就只能隔着玻璃照几张图了。




KD55型蒸汽机车583号机,没有涂刷配属,猜测退役前配属成局宜段或成局开段。此车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副产品带入中国,原为开普轨距机车,但却意外发现能快速改变为准轨机车,不过由于整备质量低加上牵引力小,此车在干线很快失去作用,海南铁路准轨化改造后也逐渐除役,转至厂矿及窄轨线路继续使用。在标准轨距线路上行驶时此车称KD5,在开普轨距及米轨上运行时称为KD55。此车1985年左右在滇越正线完全被东方红21型内燃机车替代,但直到1990年后才从支线及调车岗位彻底退出,这段时间也正好是成昆两局合并的时期。





YZ33型木质米轨硬座车,云南铁博开馆的时候就给涂成老滇越的涂装。不过此车在博物馆里放了俩,其实可以给其中一节车来个后期涂装的。此车的扶手颇有些满铁的风格。敞开通过台,使用和四轴货车同样的货车转向架,单侧闸瓦制动,轴箱盖板刻有“National”字样。



俩硬座车后的假山里面藏了节二轴木质棚车,车上方的押运室很有欧洲风格。奇怪的是此车车钩仍然是非常古老的单缓冲饼+铁链车钩的构造,这种车钩早已在滇越铁路正线被淘汰,目前仅在极少的厂矿窄轨线路上能看到了。研判此车退役时间极早,在车库里封存了数十年才给发现并挪进了博物馆。


东方红21型内燃机车001号机,配属昆局昆段,机车短罩端有重联插座,研判为改号车。此车是博物馆里的米轨及准轨机车里仅有的两台标了配属的车,估计是馆里的一部分机车退役前,成昆两局还没分家。遥想哈局,保存的不少车里还规规矩矩写上了“齐局x段”字样。当然齐局是被合并了,与成昆二局的分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上游型蒸汽机车0388号机,唐山机车车辆厂1971年制造,平平无奇。车身没有配属,当然有意思的是,北京铁博却并没有保存上游,想看的话得去其附近的798艺术街区看。



东风2型内燃机车3279号机,戚墅堰机车厂1969年制造,配属昆局昆段。车身字体涂刷还是按照上世纪的标准,赞一个。沈阳铁博的机车车辆字体就给人感觉缺少历史的厚重感。




东风型内燃机车2058号机,戚墅堰机车厂1973年造。这车弄得就有点糙了,展板直接写成了东风1型内燃机车。机械间一块玻璃缺失。没有配属信息,车尾也没有机车及车号信息。车顶挂了一圈彩旗。此车最早配属给武汉铁路局襄樊北机务段,包乘组成员曾于1975年获荣誉称号。1983年武局并入郑局后,该车改配属成局水段,后猜测转配成局广段并在昆局退役。东风型和东风2型挂在一起,看起来东风2确实就是小一号的东风型机车。





最后是个碧石铁路吋轨车展区。这台0-8-0轴式的吋轨蒸汽机车在北京、上海两地的博物馆也有,不过完整的也就这3台了,剩下还有0.75台,其中0.5台在博物馆里,0.25台以库存零件重新拼成了看起来是台机车的东西,不过看起来跟网上3-4万的大号铁皮工艺品没什么差别。





木质行邮车与硬座车。车辆仍然不给进,只能在外面看看。不知道硬座车类似地铁一样的座椅布局是否影响到了成局后来到处搜罗RW24改YZ30和YZ25G改非空车以用于老少边穷地区的行为。



木质的棚车、敞车与平车,细节也就不说什么了。个碧石铁路很早就已经改轨,这些车辆能保存至今已是莫大的奇迹。值得一提的是个碧石铁路的客货车辆也使用了类似的三大件式转向架,只是二系弹簧数量有差别。当然火车没人走得快的地方,似乎没没什么不合理的。

云南铁博在此介绍完,如果有空的话,以后会趁开放日去一趟昆机,那里也有些有意思的展品。文章结尾再介绍一本图册:《滇越铁路影像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图书馆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