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次元被说成精日这档事


始因就是标题
如果只有一个人这么说,我也许不会想写这个专栏,但是我不只一次听到有人说,看日本的动
漫,买日本公司的手办,周边就是精日份子。我觉得这个帽子扣的有些太大了。如果想要纠其
原因或解决这个“精日”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点来说。
人群划分
我们首先把讨论这个问题的人群划分一下。
只要给国人提到日本这个民族,大家就会感到难受、厌恶,会这样的原因已经被刻在了
中华民族的DNA 里。但只要一提到日本的东西,人们就分成了三种。第一种是舔狗型(这种人
已经很少了)。也就是觉得日本什么都好,这些人是真正的精日,而且不仅仅是精日,他们还
精其他国 ,往往是互联网中最遭人唾弃一群人;第二种是老实人型,这种人比较常见,经常
出没在矛盾的重灾区,在其中“调和”,语气往往很中肯,也就是来劝架的、提建议的,但这些
人中有人就是不好好说话,阴阳怪气,把矛盾再次加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懂王/
杠精”;第三种,不说大家也知道,就是完全支持国货,国货就是好,劳资就tm喜欢made in
China看谁敢怼我,怼我就是不爱国!——暴躁老哥型。其实大部分评价别人精什么、哈什么
的人,就是属于第三种。

于是,分工明确,第一种人发表了观点,第二种人给一个看似很河里实际是阴阳的建议,
第三种人就来开喷。然后这层楼就被通通关进小黑屋(笑)。
注意,造成矛盾的原因肯定不是单一观点,也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能拍响,那就是伸出
手抽对方的脸,单方面的喷了,这不叫矛盾,这叫没事找事。矛盾是两人讨论过后,发现各自
观点不一,继而发生下一步辩论甚至争吵。

文化入侵
在这件事上,“文化入侵”是“懂王”们经常拿来卖弄的一个词也就是整件事情的问题所在。
看到别人推广传播外国的文化、用国外产的东西,就说:“啊,这就是文化入侵,小心被洗脑”
(见过好多这么说的人)这种天天把“抵制文化入侵”挂在嘴边的人,我建议去自行百度:“大
清是怎么亡的”。如果不会可以去看教程(笑)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文化?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
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
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
程中,带来的文化结果有好也有坏,这也引出了另一种概念——文明。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
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达到较高的水平。
我们从这当中不难看出文明文化两者之区别。

举一个例子,所有人一定听过一个短语叫做“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为什么这里不用“文
化”,而用的是“文明”?这就是因为文明指的是没有糟粕的文化。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
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
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
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
概念。

想要把多远的,丰富的,有糟粕的文化变成这种熠熠生辉的中华文明,就需要我们做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步的前提是必须要先进行文化之融合,得先把别人的学过来嘛,然后
才能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等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精谁哈谁了,因为他们有的我们都有,
而且还比他们的好。
以上仅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