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太空形成的威慑力:要激光有激光,要导弹有导弹
近日,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对中国拥有的反卫星能力进行了盘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西方在太空领域形成的威慑力。
中国目前拥有地面定向能武器系统,尽管其确切能力仍不得而知,并且正在着手开发天基平台。中国国内的技术创新表明,解放军有能力克服技术挑战,在不久的将来部署可以军用的定向能武器系统。如果成功,解放军将能够限制美军的能力。高度依赖卫星的美军在印太地区作战,失去太空资产的资源将是不可想象。
首先,中国拥有直接上升式反卫星能力,也就是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成熟KKV技术的国家。但是这并非中国反卫星能力的发展方向,因为中国目前拥有的太空资产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用导弹打击卫星带来的大量太空垃圾同样会影响中国。
其次,中国认为非动能反卫星能力更为重要。事实上,中国战略家认为非动能反卫星能力是“可逆的”,即非破坏性的,因此在潜在的军事危机中升级较少。目前正在发展的非动能反卫星能力,也就是定向能武器,包括高功率激光、高功率微波、毫米波发射器或粒子束武器等技术。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正在开发定向能武器。
日刊称,外界对中国定向能武器的研制进度并不清楚,但是美国国防情报局2022年的一份报告得出结论,解放军已经拥有具有不同功率的地面激光系统。开源证据已经发现,至少有四到五个主要站点容纳了这样的系统。地面激光器对抗空间主要的技术障碍受天气的影响,所以中国有可能通过增加地面功率的办法来克服。
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在使用相对论性速调管放大器技术方面取得的科学突破表明,未来的定向能武器系统可能比目前运行的定向能武器系统强大得多。上海研究人员正在开展一个项目,声称他们能在2023年左右发射100 佩塔瓦的激光 ,其能量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容量的10倍以上。
中国还拥有更强大的太空目标追踪能力。国防科技大学的一个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雷达,可以跟踪和观察近地轨道上的物体,分辨率可达3毫米,可以促进反卫星打击的损害评估以支持地面行动。
当然,将激光武器部署太空是反卫星的更命理方式 。由于与轨道卫星的距离较小,并且不需要穿透大气层,天基系统的功率要求将大大降低。中国领先的激光技术发展研究机构长春光学、精细力学和物理研究所的作者早在2013年就提出,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天基激光武器对于中国的作战能力是可行的。
2021年12月,一个中国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重量低于1.5公斤的1兆瓦脉冲激光设备,从而有可能将该设备安装在太空中相对较小的卫星上。日本人预测,中国轨道定向能武器系统可能在未来二十年内成为军事部署能力。
中国公开反对太空军事化的国家,但是并不等于中国不发展相关的军事技术。如果美国有一定想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全面较量时,其依赖的太空资产有可能变成笑话,因为我们真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