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帖I2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最全信息汇总!一研为定,一战成硕!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轶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的备考信息帖干货!
▼
学姐信息
专业方向:全媒体新闻事务
初试380+
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本科商务英语跨考考研高分上岸!
助你2021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1一战到底!
1

★院校及专业介绍★
院
校
介
绍
简单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
学校占地46.37万平方米,设有6个学部、21个学院,79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2000余人,双聘院士3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12]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
博士后流动站: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中国语言文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其他补充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官网链接
http://www.cuc.edu.cn(学校官网) http://yz.cuc.edu.cn (学校研究生招生网)
专
业
概
况
专业评估等级
A+
专业及方向介绍
学制学费
全日制:学硕:新闻学、传播学 8000元/年
专硕:新闻与传播 10000元/年
三个专业均无非全招生计划。
奖/助学金
专硕:基本学费10000、每月补贴500、每年6000元;奖学金10000-4000不等
学硕:基本学费8000、每月补贴500、每年6000元;奖学金10000-4000不等。除此之外,还有如“赵玉明奖学金”、“尼格买提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的奖项。读研期间其它经济来源:导师给予的工作机会、和导师或者同门一起做项目、有意义的兼职、实习机会等、学校设置的助管、助研、助教每个月有500的补贴。

★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a:(代码、名称)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科目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b:专业课试卷结构
命题内容: 新闻学和传播学基本知识、新闻业务、网络传播学、理论知识运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题目相对来说比较活、比较新,除了考察基本知识外,更多的是与案例结合,考察大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命题题型:简述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命题大纲:参考2020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334)和202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大纲对应科目
复试科目
a:复试概况
复试总成绩为300分,面试、笔试和外语能力测试各100分,其中面试60%,笔试30%,外语能力测试10%。面试、笔试和外语能力成绩之和为复试成绩,占总成绩60%,复试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应不低于60分,否则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b:笔试科目、题型、分值等
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下分为不同方向,根据每年实际情况,不同方向的招生计划及考试大纲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各个方向的初试采用同一套试卷,但复试不同。如新闻学院下包括01全媒体新闻实务和02媒介市场调查两个方向,笔试题型为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考察的具体内容根据当年学校官网给出的复试参考书目而有所不同。电视学院下分为03国际新闻与传播、04电视新闻采编和05新媒体采编三个方向,除了笔试、面试和英语能力测试外,还需要准备作品。各个方向的笔试分值均为一百分。
c:面试流程
面试环节中,考生进入考场后,需根据老师的要求首先做2-3分钟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完毕后,开始抽题问答。回答完毕后,老师自由问答。2020年受疫情影响采取线上复试,面试环节介绍后,立即进入口语能力测试环节。共计时长20分钟,专业面试15分钟,英语面试5分钟。
d:总成绩计算方法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50%+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成绩×10%。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50%+复试成绩×50%
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5)×60% + 复试成绩×40%(2020年)(特殊情况)
参考书目
官方推荐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课一)
基础书目:
1)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刘庆振:《计算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
5)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拓展书目:
1) 刘宏:《新闻传播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课二)
基础书目:
1)雷跃捷:《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李磊:《外国新闻史》(红色封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崔林:《媒介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5)欧阳霞:《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21世纪新闻实训系列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6)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新闻编辑》编写组:《新闻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
8)李舒:《新闻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常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长(姐)推荐书目
期刊类: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记者》——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
公众号类:传媒茶话会、传媒志、传媒瞭望、青年记者、现代视听、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等 此外还包括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新华社等各大央媒公众号。
网站:人民网传媒频道
课外延伸书目: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长(姐)建议
① 重点阅读书目
参考书目每一本都必须要吃透,尤其是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崔林:《媒介史》、雷跃捷《新闻理论》、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等
②参考书目使用顺序
重点书目推荐根据自己的安排,每一本都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看完。剩下的书目挑选重点章节整理笔记和背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