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敬老爱幼”


1
“你不知道她的过往,她的才华,请不要妄言她。”
五年级的王春燕换了个班主任。
那个班主任从开学就看她不顺眼。
王春燕虽说懒了点,但实际上本人没啥问题,而且从小到大成绩不错,也比较听话。
或许是因为早餐店里她妈无心的一句话,也可能是因为她是小商人的儿女。
自古以来嘛,小商人的儿女,就是贱。
于是,那位班主任从开学第一天到她走了,都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
不过她已经习惯了。
亲爹都不管她,她也不奢望班主任会对她咋样了。
2
开学一个月后,她写了篇作文。
那篇作文,是她和她妈一起写的,虽然说学习不错,但是她作文一般还是妈妈来辅导。
本来以为能被老师夸赞,但却万万没想到,只得了红笔书一句。
“下次不要再抄了,对你没帮助。”
她不知道这句话影响了自己多久,多么深刻;以至于后来自暴自弃不再认真写作文,等到写作文就抄,以至于她直到离开那个班主任一年后才敢真正放开笔去写文章。
那个班主任在课堂上公开批评了她,那个孩子的骄傲,一瞬间全都碎到地上。
没人在乎她的文章。
以至于后来遇到一个在乎的她都欣喜若狂,疯狂的用笔表达她早熟的思想。
但在那位班主任门下的时候,她一直被压抑着,逐渐每日以四书五经为伴。
除此之外,她真的没多少消遣了。
哦,还有舞蹈,但后来也被驱逐了。
不过那个时候她已经走出来了,她尽管是因为病痛才离开,但她病好之后也不再来了。
她骄傲的在阳光照耀的榕树底下走着,哪怕是没穿舞蹈鞋。
那篇作文的后续是她妈打电话给老师,班主任只是应付,说好的道歉后续无果。
半年后,和她关系很好的学姐说,她写这篇作文当时几乎查找了所有范文,没有一篇是和这篇相类似的。
“你那个班主任是神经病吧!”
那个时候,她只是认为,自己是神经病。
But in fact,那个班主任才是,她只不过是被所谓“尊师重道”给洗脑了。
现在?
去他 妈的尊师重道!不配当老师的师长我还尊你 妹啊!
3
“为什么你女儿会被人欺负我儿子就不会!”
在校长办公室,那个班主任吼出这句话。
王春燕那时书被丢了,人差点被拖到男厕所,挣扎时上半身从一米高的地方摔下来,下节是语文课,她自己挣扎着回去。
她的抽屉被当做垃圾桶,连她自己都不知所措,她的书已经被画的乱七八糟。
同桌欺负她,她反抗打回去,却又被班主任当成了借口。
“明明是你女儿先招惹的!”那个老师说。
她现在想来,只觉好笑。
她从小体质差的要死,哪里会主动打人?躲得远远的还差不多。
当然,和同学之间打闹是会有的,不过得等她上了初中,而且她也会控制力道,有的时候更多来说就是吓人,不痛不痒,甚至没啥感觉,就是一大阵仗而已。
她那个时候不想去学校,不想学习,她害怕……
但她害怕的权利都没有。
受害者必须有个受害者的样子,王春燕那个时候比同龄小孩要高一些,所以没有受害者的样子。
没有受害者的样子,那她自然是加害者,自然是坏孩子,她作茧自缚,她恶人先告状,她不守纪律;就算她表现出来明明是才华横溢有天份有爱心肯负责但是因为她不是完美受害者的样子,所以她必须是坏孩子。
她开始不信任身边的人,她开始撒谎,开始伪装,开始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和被激发的杀戮欲望封锁在心里,用最后一点点的善良封好。
她不想作恶,哪怕别人认为她是恶人。
“你们家就没教过孩子尊重老师!我上次过你们家就听见你们在嫌弃老师水平,你个卖早餐的学历水平有多高啊!”
“你女儿就这么娇贵,那我儿子呢?为什么我儿子就不会被欺负?你自己女儿不争气怪谁呢?”
“你女儿学习成绩不就是那样吗?”
“你女儿比得上刘虹丽吗?”
“我可不知道那个男生对你女儿咋样,但我知道那个家长回去说他儿子两个脸颊都是红的!”
“就你家有女儿!人家女儿又不会?”
4
“你女儿比得上刘虹丽吗?”
刘红丽是W小学的知名学霸,全年级都在拿她当例子来激励本班学生。
其实王春燕和人刘虹丽的关系不算差,也没有受老师这句话的影响。
但她在班里没有多少朋友,老师抛弃的孩子,在班里是不吃香的,除非你社会。
但王春燕是研究社 会主义的料,不是混社会的料。
所以,她在两条鄙视链的最低层,她什么也不懂,每天抱着自己的书混日子,成绩不错,被人打是家常便饭,考试不借答案就要被人泼水,那人还不承认她不借答案还要被老师训一顿……
真他 妈的离谱。
其实她并不比刘虹丽差,她也曾和刘红丽并肩领过奖。
只不过她领奖的时候,老师没有正眼看过她。
哪怕一眼,就一眼。
她也会真心诚意的送教师节礼物,是盆栽,不是那种几块钱一大把的塑料花。
尽管大部分人说礼轻情意重,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大多数时候买是为了应付家长,而那几盆盆栽是她和她妈去园艺店里亲自跳的,盆也是自己配的。
虽说也不是太贵,但确实是用了心。
不过,她依旧不被认为尊师重道,而是依旧在底层,被轻视,被欺负。
等回过头来发现,其实谁也不配让你暗淡,让你低贱,人人生而平等,谁也不配把你当做奴婢看待。
可惜晚了。
三年过去才明白,晚了。
那个时候没人会关注她,唯一的光来自她的朋友。
现在我们来谈谈林晓梅。
5
林晓梅是隔壁班的女生,虽然瘦了点,但是敢打人,甚至敢和男生干架。
如果不是她,王春燕这两年会变得更惨。
林晓梅家境一般,也是有天赋的,下有一个弟弟。
而这个弟弟可以说是不学无术,整天不学习,谁也劝不动,还偷了他姐的压岁钱买玩具。
但是林晓梅她妈重男轻女啊!
林晓梅她妈的口头禅就是:“你弟弟还小,让他一点。”
“……绝了……”
“我妈有时候还会把我的压岁钱给我弟。”
“去他的尊老爱幼。”
两个女孩子开始变的无话不谈,从知识聊到家庭,从班里事聊到时事,总有许多话题聊天,她们一下课就碰面。
除了彼此,她们真的没什么朋友了。
其实她们双方的家庭四位家长只有王春燕她妈肯负点责任,林晓梅的爸妈从来没有管过她的学习,全靠自己的摸索,但她爸妈要她三科考95分以上。
但她的能力确实只能考八十多分,她爸他妈就骂她打她。
可是有什么用吗?没有啊!什么也不舍得就让她考比平时高很多的分数,要马儿快快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你这不是放P!
至于王春燕就要好一些,她妈在那个年代好歹读了中专(20+年前的中专啊……而且后来读了很多书,知识量是很丰富的。没读高中的主要原因是家里重男轻女(必须吐槽一下本地人传统艺能))会理一下孩子,以前还当过小学老师,能教孩子。她爸不谈学历,管都懒得管她,发烧四十多度她爸还在睡大觉呢,指望不上这人的。
所以她也不太守那些她妈不太在意的规矩。
因为谁也不管啊,学校总体放养式教育,全靠各班班主任,刚好她那班班主任只会吹成绩,吹了两年了,估计她那班老师教下一届也是这么吹完的。
唉……真就成绩好全靠天分,看老天爷眼色得分喽。
还记得小升初那场考试,她们班有人敢和英语老师叫板,原因是老师没提醒他考试带什么。
王春燕直接震惊了啊!
她妈说了一句话,王春燕觉得合适。
“他父母忙于生计没空去管,那班主任呢?有时间吹自己是华南师范出来的没时间管思想管纪律?人家以前还认认真真给老师准备教师节礼物送巧克力现在咋这样了班主任没责任?她要是好好教孩子但凡多说点道德上的事都不至于。每次家长会就说自己教了二十六年书,你不谈学习可以,把孩子管好总行吧,结果这班纪律全年级最差,她干什么吃的?”
真的有点搞笑。
虽然说有几句确实过于偏激,但是她就没看过这个老师管过班里的纪律,从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把达尔文理论用到了极致。
不过社会达尔文理论是不可取的。
在说那位和老师叫板的兄dei,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的事又多严重,老师哭了之后就慌了,后来主动道歉。
在此提一下,其实王春燕他们班的人没彻底跑歪必须感谢一下数学和英语老师,她们干了所有的思想工作。
6
王春燕这辈子只跪过她们班班主任。
原因是她不会写阅读理解,被班主任罚跪在那里写。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她确实不会那道题,她看不懂。
但班主任不这么认为啊,班主任就觉得她是故意的,于是叫她跪在讲台旁边,看着投影内容抄。
这件事她没告诉她妈。
老师每次都说,这就是你故意的,你动点脑子你都不会写不及格。
但是她真的不会啊……
阅读理解这种东西,对于她来说真的玄学……
“为什么人刘虹丽就能做的好你就不行?”
王春燕愣了一下。
她不是刘红丽。
老师说她不是刘虹丽。
如果她不是刘虹丽那种好,她就是失败的。
直到初中,她才知道人各有别,每一个人的天赋都不同,她的优秀,和刘虹丽生来就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那种比较,根本没什么意义,就像你把鸵鸟和母鸡放一起比下蛋,真就多管闲事白费功夫。
但说了,也是有很多人不懂的。
毕竟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理解能力,有些东西人一辈子都理解不了,有一些人又能一下子明白。
所以,你也不能要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完全和你相同,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是生下来就会写《蜀道难》的天才。
人只有特色之别,没有高下之分。
前提品德说得过去。
7
孩子生下来,其实就是一张白纸。
父母的教导,是纸上的第一笔。
我们所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在这张纸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古人在以前就明白的道理,放到现在都依旧有人不明白。
孩子,你可以说TA什么都懂,也可以说TA什么都不懂。
他们会模仿恶,他们会学习恶,他们会传达恶,但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恶。
或许长大以后,他们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玩笑,但却在那个被“开玩笑”的心底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
所以,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就是有人把所有错都怪到孩子身上,甚至怪到被欺负的那个孩子太好欺负这一点上。
“人性善。”
大多数人都有向善的人性,人性不能简单用善恶概括,人性是神圣光辉和阴暗的糅合体,但有天生向善的趋势。
学习也一样。
如果孩子生来就懂,那要家长,老师干什么?
你没有在应负责任的时候负责任,那你以后都负不了责任。
王春燕记得,她以前跳舞的时候,她曾经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过她脚下就是欺负她的那些人。
那一个晚上,她跳牛仔舞的时候几乎耗尽了全部力气。
她当时很恐惧,恐惧自己的心理。
因为她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教她生命的意义,教她以己度人。
但是,不是所有父母都会教这些。
就很悲伤。
8
“我就是跳绳不及格咋地了!”
“我就是阅读理解不及格咋地了!”
“我就是不服咋地了!”
“就是个新闻你咋知道人家小孩就是咋样!我就是怼你咋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