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与滕王阁:苦命刘贺、海神王勃和基建狂魔李元婴

▲
仇英.临滕王阁图
🏷️豫章:郡名,汉置,唐改洪州。
一个不得志的才子,两个落魄的王爷,三个不同时代的人在南昌跨越时空走到了一起:
二十九岁的刘贺被贬到豫章当海昏侯;
二十五岁的李元婴被贬到洪州建滕王阁;
二十五岁的王勃来到南昌给滕王阁写序。
基建狂魔李元婴:唐高祖有二十二个儿子,李元婴是老幺,十一岁时被老爹封到山东,当了滕王,后来在滕州建了一座“滕王阁”;二十五岁,迁洪州都督,又在江西建滕王阁;三十四岁,迁隆州刺史,再在四川建滕王阁。
从王爷到都督,再到刺史,职位一降再降,房地产开发的初心不变:
滕王走到哪里,滕王阁就盖到哪里。

▲
明.王肇.王勃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王勃
《滕王阁序》开头说的这个“豫章”,就是江西南昌,南昌的这个“滕王阁2.0“版本就是通过王勃的文章才永垂不朽的。
关于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十四岁,当时他爸王福畤在南昌当官,王勃千里探父路过南昌;另一说是二十五(或二十七)岁,他爸被贬官到越南,他万里探父,也是经过南昌。

▲
王勃集.正仓院藏
反正不管怎么着吧,王勃探亲,这一日来到南昌地界,正碰上洪州都督阎伯屿刚把滕王阁装修一新,在阁上大宴宾客,于是让他女婿吴子章写篇推文嘚瑟嘚瑟,还假惺惺的邀请在座诸位都动动笔,大家自然懂得,客气的推让“不了不了”,只有王勃说“我来来”,(诸客辞,至勃,辄受)阎公愤然如厕。
都督在厕所里,听使者回报说王勃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从厕所跑出来,站在王勃身边看他写完,然后请到上坐,极欢而罢。
▲
滕王阁序.正仓院藏.唐人书
《滕王阁序》里说“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一个大老爷们不可能自称“童子”的,再加上“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古人一说就是“七尺男儿”,“三尺”不就是个小屁孩儿的身高嘛,这是王勃十四岁写《滕王阁序》的证据。
“二十五岁”派(或二十七)则认为“童子何知”是说在座诸位都比我大,表示谦虚;“三尺微命”的“三尺”指的是官服上的绅带长度,《礼记玉藻》:绅制,士长三尺。所以《滕王阁序》是王勃生命最后写的,从“豫章”南下到越南看望老爹,次年过海回内地时遇风浪溺水,受了惊吓,不治而亡。
🏷️绅:就是官员束腰的带子,长度有讲究,我的旧文里头讲了“缙绅”:从头到脚说 | 古代服饰(下)

▲
越南义安省宜禄县的王勃祠,在那里王勃被尊为海神
🏷️关于王勃,这里更详细:初唐的诗:从王勃的爷爷说起
▲
海昏侯刘贺腰间的螭纽印
2011年在江西南昌发现的汉代海昏侯墓,其墓主人就是汉武大帝的孙子——刘贺,生命的最后四年居于豫章,最后葬于豫章,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仅仅27天,短的连庙号都没有。

▲
汉昭帝刘弗陵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病死。此时按照继承顺位来讲,武帝一脉还有四子广陵王刘胥尚在,但霍光没法立这位爷,因为他已经四十好几了,并且他和霍光干掉的刘旦是同母兄弟。当年武帝把老三、老四这俩货都扔一边去,说明上一届班子已经做了深刻思考。
为了迅速打消刘胥对继位的念想,霍光在最终斟酌后,选择了孙子辈中时年十八岁的昌邑王刘贺,作为下一任的大汉皇帝。

▲
汉书.传第三十三.昌邑哀王.班固.南宋庆元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
『昌邑哀王髆,天汉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贺嗣立』
霍光为时局所逼,挫子里拔将军,仓促的选择了这位爷,事后证明霍光看走了眼,他没想到这个刘贺会如此不上道。
这位爷晚上得了继位诏书,第二天中午就出发了,一口气狂奔一百多里,晚上到定陶把马都累死了。家臣龚遂趁他休息的功夫赶上来了,对他说:大王要日夜悲伤。但刘贺表示:我哭不出来。
瞧瞧,连戏都不会演,这能在权利场上待几天?

▲
刘贺螭纽印.海昏侯墓出土
这个印钮的造型,过去认为是鸱鸮,现在确认为幼螭。字体为汉代流行的缪篆,缪篆的奇特之处,在于不管印文笔画多寡,通过化繁为简或化简为繁,甚至挪移偏旁等手法,均能使印面达到匀称有致的美学效果。
早在刘贺飞奔在路上的时候,昌邑国的中尉王吉给他写过信,提到如下要点:一,机会难得,千万绷住,别浪!二,你的领导是霍光,千万放低姿态。但刘贺都给当耳旁风了。
自六月初一继位到六月二十八被废,他总共干了27天的皇帝。最终废他的罪状有多少呢?1127条,平均一天40条。——其实这是误读,把《汉书》翻译错了。

▲
汉书.传第三十三.昌邑哀王.班固.南宋刊本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颜师古老师在班固下边翻译了,“旁午”就是纵横的意思,就说当皇帝27天以来,派人来来回回向各单位索要财物1127件——号称鉴定专家的马老师说这不吃不喝不睡觉也得一小时干一件半坏事啊,还有人说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们要是翻翻《汉书》肯定也能看出来,只是懒,自己懒得去做考证,哪怕百度一下呢,人云亦云多轻省啊。
吕思勉《秦汉史》:“史所言昌邑王罪状,皆不足信”。

▲
海昏侯墓出土.玉羽人
史书中说第一,这孩子没规矩;第二,当了皇帝,马上要立山头,想破坏长安的官场生态;第三,国相安乐迅速迁为长乐卫尉,这小子动了宫禁的人事任命。第四,继位后不懂感恩,没表示。第五,霍光事后诛杀昌邑党羽时,党羽临终遗言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说明昌邑群臣劝刘贺要断霍光。
刘贺不懂感恩,不识进退,听不懂政治暗示。在他这里,霍光是不会得到政治回报的,而且刘贺手下的那批官员有着巨大的政治野心,会扰乱长安的政治生态,而且已经动手了,速度还很快。

▲
昌邑籍田.鼎.海昏侯墓出土
还记得当年文帝进长安时的一系列动作吗?抛开人家进京路上自始至终一直谨慎小心不谈,人家进京后的第一个晚上就展现铁腕了,表明了爷不好欺负。但人家仅仅把几个心腹安排进了禁军,而不是将二百多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从老家带过来。人家第一时间就兑现了拥立功臣们的奖励,并把相权还给了军功集团。
仅仅百年前的故事,但对于这个傻冤家来讲太遥远了。选刘贺是为了迅速摆脱刘胥的政治压力,已经忙中出错了。此时面对一个从上到下都如此二百五的集团必须止损。
于是皇太后下诏:废黜刘贺。

▲
汉书.传第三十三.昌邑哀王.班固.南宋刊本
『在位二十七日行淫乱,大将军光与群臣议白孝昭皇后,废贺归故国』
明明是权力的斗争,但最终盖章的罪名却是道德品质败坏,这对每个有追求的朋友来说都应该是个启发。
▲
神兽玉佩饰.海昏侯墓出土
刘贺他爹叫刘髆 bó,是武帝和李夫人所生,李夫人就是汉朝的阉人歌手李延年的妹妹,“一顾倾人城”的那位。
公元前97年,刘髆被封为昌邑王,现在的山东菏泽巨野县。刘髆死后年仅五岁的刘贺继位成为昌邑王2.0。

▲
汉书.传第三十三.昌邑哀王.班固.南宋庆元建安黄善夫刻刘元起刊本
『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刘贺被废后,并削去封号,给食邑两千户,昌邑国除,后来朝廷还是不放心,把刘贺下放到豫章郡海昏县为侯,公元前59年,刘贺郁郁而终,年三十三岁。
▲
墨书金饼.海昏侯墓出土
『南藩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
在海昏县的刘贺一直想恢复自己的政治待遇,所以每年都上书朝廷要求进京,并准备了很多祭祀太庙所用的酎金,可惜至死没有实现。墓中共计出土祭祀所用的马蹄金98件、麟趾金25件、金饼258件,金板20块,足见刘贺的心情。
《续汉书》注引《豫章记》谓:「城东十三里,县列江边,名慨口,出豫章大江之口也。昌邑王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故谓之慨口。」

▲
海昏侯墓出土.简牍
『妾侍昧死再拜上书太后陛下』
唐永徽四年(653年),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于洪州开发新楼盘,名“滕王阁” 。

▲
滕王阁图.唐.佚名
唐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 二十五岁的王勃南行探亲路过此地,写成《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
▲
梁思成、莫宗江设计之滕王阁重修计划图
《中国建筑史》第327页
1942年,梁思成和助手莫宗江考察南方古建筑时路过江西,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一组,包括彩色透视图一幅,平面、立面及断面图七幅。
梁思成团队的设计,是根据明代项子京“天籁阁”旧藏宋画底本及《营造法式》作为依据,但因时局动荡,未能如期施工。
1957年,江西省向文化部呈送《重建滕王阁意见书》,确定以梁思成、莫宗江的设计方案为基础,重建滕王阁。
1983年,成立重建滕王阁筹备委员会。
1985年奠基重建。
1989年完工。

▲
大刘印记龟钮印.海昏侯墓出土
应劭《汉官仪》:“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
“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蜇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
罗福颐《古玺印考略》:“汉旧书仪说,自秦以来唯天子之印以玉,今证以实物有不尽然”。

▲
汉官仪.刘颁撰.清道光四年扬州鲍氏刻本
🏷李渊的二十二个儿子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卫怀王李玄霸、巢剌王李元吉、楚哀王李智云、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酆悼王李元亨、周王李元方、徐康王李元礼、韩王李元嘉、彭思王李元则、郑惠王李元懿、霍王李元轨、虢庄王李凤、道孝王李元庆、邓康王李元裕、舒王李元名、鲁王李灵夔、江安王李元祥、密贞王李元晓、滕王李元婴。

参考资料:
聂文郁《王勃诗解》
班固《汉书》
渤海小吏《两汉风云》
部分图片来自书格及海昏侯博物馆官网
“最好的赞赏是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