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硕考研知识点 |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汇率决定理论有了很大发展。现代汇率理论不同于传统汇率理论的主要之处是,着重从资本流动和货币供应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以下述国际经济条件变化为背景的:①各国对资本流动的管制逐步放松,金融市场日益国际化,国际资本流动已构成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②在各国经济日益开发的情况下,汇率变动与国内的利率、货币量、国民收入水平等重要因素的联系加强,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③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大,市场因素的影响加强。下面介绍两种主要的汇率理论。
(一)货币分析说
货币分析说(monetary approach)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加以发展的,其倡导者是H·G.约翰森。按照货币数量论的剑桥方程式(关于剑桥方程式将在第十三章讲述),两国货币供给量可分别表示为:
本国货币供给量

某外国货币供给量

式中,P和P1分别为本国与某外国的物价水平;Y和Y1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国民生产总值。k和k1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的系数;M和M1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
按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供给量的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这一学说强调货币的作用,并试图从国内外货币流通统一的角度去分析,有其一定意义。它的缺陷在于:过分依赖货币数量论;强调了货币的作用,却把贸易收支和商品市场置于次要地位。
(二)金融资产说
金融资产说阐述了金融资产的供求对汇率的决定性影响,认为一国居民可持有三种资产,即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其总额应等于本国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国际资本大量流动,各国汇率经常变动。投资者根据经济形势和预期,及时调整其外币资产的比例,从而引起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并对汇率产生较大影响。
这一学说把视野扩大到货币以外的其他各种金融资产供求的发析,反映了客观生活的现实矛盾。局限性在于轻视贸易收支和商品市场的作用,而贸易收支和商品市场对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依然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