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干货!去年我为何清仓了这10只股票?

2021-02-28 20:51 作者:小七滚雪球  | 我要投稿

这周末小七抽空整理了一下我去年一整年A股账户的所有清仓换股,并全部汇总在了下面这张表格里,我所有的调仓都会在我的雪球组合A股实盘实时更新,并且还会整理在公众号每月初发布的——上月实盘小结

注:为了剔除分红的影响,上表中所有的价格都已采用前复权价。

从上图可以看到,小七在2020年合计清仓了10只A股,这10只股票约占小七A股总仓位的20%,然后用这部分资金新开仓了2只股票(五粮液、三一重工),加仓了8只股票,其中,被清仓的10只股票从各自的清仓日期至今的算术平均涨跌幅为+10.77%,而换入的10只股票从各自的买入日期至今的算数平均涨跌幅为+57.98%,平均差值为47.21%,换算到A股账户整体,20%*47.2%=9.44%,也就是说小七在去年的这些调仓至今已经提高了我A股账户9.44%的收益率。

单纯从上述的数据出发,我觉得至少可以得到两点结论:

1、去年的这些调仓换股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尤其像清仓华夏幸福,换入招商银行这样的操作,不仅提前避开了一个大雷,而且还在招行的估值处在底部区间的时候拿到了筹码。

2、2020年初的A股配置是存在较多问题的,配置了好几个存在财务隐患的二线地产股,如果我在2020年没有进行任何调仓换股,那这一年的A股收益率会变得非常惨淡。

那这时候就顺利地聊到这些清仓换股背后的逻辑了,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我去年清仓的10只股票里有四只地产股,分别是绿地控股、华夏幸福、招商蛇口和中国建筑,清仓时间主要集中在去年2月,也就是国内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当时小七就认为这次疫情对那些现金流紧张,资产负债率和融资利率较高的地产公司影响非常大,其中华夏幸福的现金流一直比较紧张,平安入股后虽然有所改善,但他的融资利率相对我重仓的那几家地产股而言依然较高,美元债发行利率常年维持在8%以上,而且他的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环北京地区,具有一定的区域风险。

而绿地控股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很高,当时为88.29%,2019年的销售业绩也基本零增长,但他最大的问题是经营过于多元化,除了房地产业务外还囊括了基建、酒店旅游、汽车、足球等等……小七一直不喜欢那些涉猎过多和地产完全不相干产业的房企,因为这样会大大增加研究的难度和经营的不确定性。

上述清仓华夏幸福和绿地控股的逻辑可都不是什么马后炮,基本都来自于我去年2月初写的这篇《2020年1月实盘小结和2月预计调仓》

如果说清仓上面两只地产股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基本面出现隐患的话,那清仓招商蛇口、中国建筑的原因主要就是优中选优了,这两只地产股我觉得基本面没什么问题,但我觉得无论是从未来业绩的成长性还是估值角度考虑,这两只地产股相比保万金都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就顺势清仓,将地产股仓位全部集中在了保万金这三家房企上。

与之类似,去年我还先后清仓了成都银行、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这三只银行股,洋河股份这只白酒股,原因同样都是优中选优,虽然这四只股票在清仓后都实现了上涨,洋河在被我清仓后甚至暴涨了125%,但清仓后分别换入的宁波银行、三一重工、招商银行和五粮液涨得更多,你以为涨了125%就很牛逼?涨了222%的五娘在旁边笑了。我觉得这就是优中选优策略最理想的效果:不调也赚钱,调了赚更多。

最后一只清仓的股票就是济川药业,之前买它主要是看中了他的高ROE和股息率,但后来随着它最重要的拳头产品蒲地蓝口服液两次被国家药监局要求慎用,它的业绩便开始出现了快速下滑,而去年8月28日那天,恰逢潍柴动力由于中报低于预期大幅跳水,最大跌幅达到了6.5%,小七当时认为市场反应过度了,所以那一天就清仓了持仓股中业绩较差的济川药业,在14.37元加仓了潍柴,这笔调仓至今也已经实现了88%的涨跌幅差值。

从上述这些调仓中,也可以看到我的投资理念在去年发生了一些变化,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疫情的发生,让我对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看得更重了,与此同时,我会更加放大各家公司的财务缺陷和业绩隐患,总结一句话,就是宁缺毋滥,赚确定性最强的钱!

干货!去年我为何清仓了这10只股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