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左右时代发展的派别——性灵派诗人
一个能左右时代发展的派别——性灵派诗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暗隐着一些美好事物有待我们用智慧的心灵去发现,今天没事,我就同朋友们谈一谈性灵派诗人是怎么回事。
借用一下网友的文章:
“性灵说”的缘起
“性灵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诗歌评论中的一种艺术创作主张。以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为标志,在晚明诗歌、散文领域,掀起了以反对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模拟风气为内容,强调文学创作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追求个性风格面目的文学革新思潮。清代袁枚在诗歌评论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艺术创作主张,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袁宏道在《叙小修诗》称其弟之作: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习气之故也。
袁宏道认为作诗要“真”,“真诗”是心性、性灵的贯注。江盈科《敝筐集序》中引述了袁宏道的话:
诗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要以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耳。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融,心能摄之;心能所吐,腕能运之。……以心摄境,心腕运心,则性灵无不必达,是之谓真诗。
他还强调艺术创作具有真面目,即个性特征。在《与丘长孺》一文中,袁宏道说:
大抵物真则贵,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者?……诗之奇、之妙、之工无所不极,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然则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袁中郎全集》卷二十一,见《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第209页)
袁宏道求“真”的思想来源于李贽,受李贽“童心说”的启发。李贽把儒家文化看做是使人失去真性的迹化,因而大反儒学,认为:人学习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便使“童心”沦丧,真诚泯灭,成了“假人”,说“假话”,做“假事”。他盛赞“童心”。说: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焚书》卷三《杂述》)
袁宏道认为“童子”是最有生趣的,因为童子能“率心而行,无所忌惮”,保持人性的纯真和活泼是首要的。
袁宏道在强调“性灵”时,对人的生活欲望的流露与表现作了明确的肯定。他认为,“闾阎妇人孺子所唱”的歌谣较之文人的诗篇更有流传的价值,因为这些歌谣“任情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叙小修诗》),可喜之处即是“真声”的表现,无矫揉造作,得之人的本性的流露。他在《叙呙氏家绳集》中说:“凡物酿之则甘,炙之则苦,唯淡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人真性灵也。”要求诗不托于“理”,不托于“闻见知识”,而发之于真实的情性,而要自由地抒发人的生活欲望,表现出个人的独特创造。
袁枚是清代乾隆盛世的诗歌评论家,著有《随园诗话》。他在诗歌评论上提出的“性灵说”,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袁枚“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情感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他说:
诗者,人之性情也。
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
(《随园诗话》)
诗者,心之声也,情性所流露者也。(《随园尺牍·答何水部》)
袁枚所说的“性灵”,与“性情”是同义语。他认为诗是由情所生的,性情的真实自然表露才是“诗之本旨”。他对当时沈德潜的“格调说”作了尖锐的批判。他在《答沈大宗伯论诗书》中明确指出:“诗有工拙,而无今古”,并且认为:“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 (《随园诗话》)。他不是一概否定格律,而是主张以性情为主的自然的、活的格律,而不是束缚人性情的死格律。他还坚决反对以唐诗或是宋诗来衡量诗歌优劣的流行观点,说:“诗无所谓唐宋也。唐宋者,一代之国号耳,与诗无与也。诗者,各人之性情也,与唐宋无与也。若拘拘焉持唐宋以相敌,是己之胸中,有已亡之国号,而无自得之性情,于诗之本旨失矣。”(《答施兰坨论诗书》)可见,袁枚与公安派的诗歌理论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对于“性灵说”的渊源,清人刘熙载曾指出:“钟嵘谓阮步兵(注:阮籍)诗可以陶性灵,此为性灵论诗者所本。”(《艺概·诗概》)其实,袁枚早已说过:“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续元遗山论诗》)。因此说“钟嵘实已开明清之际性灵文学思潮之先河。”(吴兆路《中国性灵文学思想研究》)。由此可见,人们对“性灵说”的渊源虽溯至南朝,但基本上只将焦点放在钟嵘身上。“性灵说”在南朝已初具规模,颇成气候,并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
“性灵说”的内涵
“性”的本义,即指人的自然天性。
这上面这一段话是网友的,我图省力气,全部搬过来了!
其实这位网友大部分观点我还是比较赞成的,但他讲的似乎不那么详细,他并没有讲为什么社会会出现性灵派诗人,我就稍稍补充一下吧!当一个社会全是谎言之时,我们的士人们意识到了谎言的危害性,就提出了文取直达,直抒胸臆的主张,但自私的统治阶级是不可能让其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的,性灵派诗人也就油然而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性灵派诗人们的主张就是遵守人们的天性,提倡人们实事求是的讲真话!但有时候腐朽统治阶级并不希望人们讲真话,因为一旦讲真话了,民众都觉醒了就不好愚弄了,他们的统治地位就有可能不保。所以他们就会抵制士人们的主张。以我的愚知,第一个讲实话的应该是荀子,荀子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思想主张可以算得上性灵派诗人们的先驱了。这主张等于明白的同统治阶级宣战,所以荀子也就不被历代自私的统治者所推崇了。但是以利天下苍生的统治者们还是比较推崇他的主张的。一个好主张,统治者们用时,就会利天下,不用时,士人们也就会想办法让统治者们用,如果统治者们铁了心不用,不好意思,士人们可不会卖帐的,士人们就把思想用灵动而巧妙的语言写在诗文里,用这种思想影响民众,唤醒民众起来反抗暴君。如果您用心仔细品味的话,历代王朝更迭之前,总会先出现性灵派诗人们用诗文去唤醒世人。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呢!历史总是这么的神秘而又有趣!哈哈!
社会很单纯嗯!
复杂的是人呐!
谁把谁当了真嗯?
套路玩得深呐!
社会很单纯嗯!
感情哪有真呐?
谁能在乎我呃!
星星知我心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