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31 正面和反面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31、正面和反面
指事物内部互相联系、互相斗争的两个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性质的一面叫正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作为否定因素的一面叫反面。例如,任何生物,从生命形成时起,就存在着生与死的斗争,生是正面,死是反面。哲学上所说的正面与反面跟通常所说的好与坏不是一回事。
教员说:“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这是因为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通过斗争,总是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当原来的否定因素由被支配地位转化为支配地位时,事物的性质就发生变化,原有的事物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变成另一事物。矛盾的转化是具体的、多样的,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两种:向前进的方面转化;向倒退的方面转化。例如,先进者如果骄傲自满,就会走向其反面 落后;落后者如果总结教训、克服了缺点,又会走向其反面 先进。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事物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反面,表现为旧事物不断衰落、消亡,新事物不断成长、壮大。如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专政,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断斗争,迟早要走向其反面 无产阶级专政。这种转化一旦实现,社会就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专政又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到那时候,人类便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教员说:“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1]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唯物辩证法的无限生命力就在于它承认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这一真理。但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化,有时也可能出现倒退,例如,自然界某些物种的退化;社会中反动阶级的复辟,等等,呈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然而,任何倒退终究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
事物走向反面,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2]例如,我国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还是被资本主义复辟,关键在于路线。教员经常教导我们要牢记党的基本路线,要反修、防修,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当然即使某些地方暂时被修正主义集团篡夺了领导权,也没有什么要紧,以后又会走向反面,因为人民总是要革命的,是不会容忍复辟和倒退的。
事物的正面与反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3]在成绩和胜利的面前,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遇到挫折或犯了错误时,要自觉地接受教训,纠正错误,使坏事引出好的结果。在观察国际形势时,不但要看到世界上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捣乱和破坏,尤其要看到“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4]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注: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357页。
[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