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30 主流和支流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30、主流和支流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的一面,也有次要的一面,有主流,也有支流。主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命运;支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不反映事物的本质,不能规定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命运,只能影响事物的发展速度。主流和支流的关系,从哲学上说,也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分清主流和支流,是马克思主义者观察形势和分析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才能正确认识矛盾的性质。教员指出:“在革命的队伍中,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1]这也就是要我们注意分清主流和支流。过去和现今的事实都证明,在正确路线指引下,成绩总是主要的,形势总是大好的。前进、上升总是事物的主流,而曲折、倒退则是事物的支流,是暂时的现象。在国际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天下大乱,而且是越来越乱了。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是这一大乱中的主流,它反映了时代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捣乱是支流,不反映时代的本质,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认清这一点,可以鼓舞革命斗志,坚定革命信心。教员指出:“不能忽略非本质方面和非主流方面的问题,必须逐一地将它们解决。但是,不应当将这些看成为本质和主流,以致迷惑了自己的方向。”[2]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首先必须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教员说:“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3]这是我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其次,必须经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教员说:“我们对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应该采取分析研究的态度。”[4]这是我们观察一切问题应有的科学态度。我们必须在革命实践中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地改造世界观,把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锻炼得更坚定;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养成一分为二的分析习惯,克服形而上学,这样才能善于抓住主流,同时也不忽视解决支流的问题。
注: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334页。
[2]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3]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805页。
[4]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