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阶梯》第3集:阿那克西美尼——聚也无常,散也无常

2022-01-25 09:22 作者:王照伦  | 我要投稿

原创通识课|《哲学阶梯》第3集:阿那克西美尼——聚也无常,散也无常

原创 大现场 THE MOMENT 中文 2021-04-07 02:35


哲学即哲学史——黑格尔



《哲学阶梯》第3集




阿那克西美尼:聚也无常,散也无常


(视频版)





,时长08:50










(文字版)



阿那克西美尼:聚也无常,散也无常


文/曾斌


一代新秀横空出世


当阿那克西曼德沉醉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时,他的潜在竞争对手,他一手栽培起来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逐渐脱颖而出,这宣告了他在希腊哲坛翻云覆雨的日子的结束。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场思想上的鏖战正在黎明前悄悄酝酿。如同当初阿那克西曼德对待他的老师泰勒斯那样,现在阿那克西美尼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的老师阿那克西曼德。史上第二桩“背叛师门”的案例拉开序幕,通过批判与反思来继承已有的传统的这种希腊精神展露无遗。


在阿那克西美尼看来,阿那克西曼德制造了一个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概念:“阿派朗”缥缈不定,用它来解释宇宙的形成,更多的是出于富有浪漫与诗意的想象,归根到底有些不切实际。阿那克西曼德对泰勒斯的批判虽然很有力,但他的理论没有关注发生在地上的变化,如日夜、风向、天气、四季、农作等。阿那克西美尼从解释日常变化的角度回应了这些问题。



(Pic/Google)


一方面,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缥缈不定,我们只能接受这个概念,却不能解释这个概念为什么存在,然而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才是需要理解的对象。另一方面,泰勒斯的“水”过于具体形象,在解释宇宙的形成时虽然顾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但却违背经验。由此,阿那克西美尼综合了阿纳克西曼德与泰勒斯的理论,在思辨理论与日常观察之间寻找到一个中间制衡。这对于我们当今的意义是,当我们热衷于批判一个理论时,我们不应该绕开这个理论,以至于站在它之外的某个立场上来批判它,相反,我们应该深入到它之中,用它的观点来批判它。

 

万物皆“气”,聚散无常


在批判性地继承了泰勒斯与阿那克西曼德的理论后,阿那克西美尼提出自己的观点:“气”是万物的本原。“气”既像水那样是个确定的东西,又像“阿派朗”那样飘忽不定。“气”综合了“水”与“阿派朗”的特征,比“水”更富于变化,比“阿派朗”更确定。


“气”有凝聚与稀释两种作用,这两种作用仿佛一对不稳定的恋人,情绪好时巴不得每天厮守在一起,情绪不好时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气”在凝聚过程中变得更重,更慢,更热;在稀释过程中变得更轻,更快,更冷。“气”通过凝聚依次变成风、云、水、土和石头,通过稀释变成火,一切其他的东西都是由这些东西组成或构成的。


从确立“气”为一切物质的本原后,阿那克西美尼大胆地运用他的理论,解释大地与天体的起源。“气”经过长期凝聚作用,形成呈扁平状的大地,而天体像一顶帽子环绕着大地旋转。同时,“气”也发挥着稀释作用,形成各种火球,奔向天际,变成群星。日月则与此不同,虽然本质都是火,但它们的生成来自“气”的快速移动。与大地类似,日月都是漂浮在气中的天体。


当大地变得太干或太湿时,地震就产生了。如果“气”过度稀释,则大地会因为干燥而断裂。如果“气”过度凝聚,则反而造成过多的水,同样也会引发大地的崩裂。所有其他的自然现象,如闪电与彩虹,也都是“气”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引发的。阿那克西美尼用凝聚与稀释来解释冷热变化,用“气”来替代“阿派朗”,终究不能绕开阿那克西曼德。对于阿那克西美尼而言,“气”不仅是无限的,而且包含着运动与变化的可能。“气”让大地稳定,也让大地出现变化。

 

“气”、生命与神


泰勒斯赋予“水”以灵魂,水的灵魂在于它自身就可以运动,不必借助外物。阿纳克西美尼继承了泰勒斯的灵魂观,认为灵魂就是那种提供能量的东西。在阿纳克西美尼那里,“气”本身就是灵魂,就是生命的气息。“气”使生命得以可能,没有“气”,生命就停止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一个人还活着时,我们通常会说他还有一口气;说一个人“没气”除了说他没有生气以外,还隐含着他已经死了的意思。正是因为有了“气”,生命才会运动,才能不断繁衍。


(Pic/Google)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宇宙之中充满了“气”,“气”为宇宙万物的运动提供了力量,是第一推动者。在这个意义上,“气”实际上是神。阿那克西美尼的思想中流露出神学倾向,后来,亚里士多德完善了这种神学。神在希腊哲学中成为目的论的另一种表述,那个不断提升自己以趋向一个善的东西,那个自身完满并将其光辉投射到万物之中的东西。


对于古希伯来人来说,“气”是神的灵,像风那样来去自如。据《旧约》记载,耶和华用泥土捏成亚当后,再向亚当的鼻子里吹了一口气,亚当就活了。显然,耶和华吹气给亚当,是赋予亚当以生命,让亚当得以不朽——灵魂不朽。希腊哲学与希伯来宗教在这里相遇了,这为后来的基督教融入到希腊哲学之中提供了契机。西方思想在源头那里就孕育着有神论的胚胎,中国思想一直缺乏这种因素,这是为什么基督教可以传入西方,却很难在中国生根发芽。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哲学阶梯》第3集:阿那克西美尼——聚也无常,散也无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