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姜维 字伯约

姜维 字伯约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凉州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父亲姜冏是天水郡守的佐官,曾任郡功曹,早年于羌、戎叛乱中,战死沙场。姜维与母亲相依为命,喜欢郑玄的学说。时常结交一些豪杰。初为曹魏中郎,参天水郡军事。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天水太守马遵在外出时怀疑姜维等人皆有异心,遂连夜逃走。姜维等人察觉马遵已逃走,无法回城,只得投降蜀军。诸葛亮对其很是看重。
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姜维返回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238年,他随大将军蒋琬迁往汉中。蒋琬不久升为大司马,便以姜维为司马,数次率偏军西入。247年,姜维与大将军费祎共同行使尚书事权。是年,汶山平康蛮人反叛,姜维率众讨伐平定。出在陇西、南安、金城边界,与魏国前将军郭淮、右将军夏侯霸等于洮西交战。249年,刘禅授姜维假节,姜维出兵西平,没有什么重大战果就撤兵。姜维每次想大举出兵,费祎常不依从,限制给他不超过一万名士兵,因此没有重大斩获。
253年春,费祎去世。次年,姜维加督国内外军事。255年七月,姜维乘司马师病亡之际,与夏侯霸等数万人攻魏。八月,姜维到达枹罕,向狄道进军,先后故关、洮西大破王经。司马昭命邓艾与陈泰进兵解围,并遣司马孚为后援。姜维屡次进攻被魏军击退,遂于九月退却。256年六月,姜维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期于上邽会合,由于胡济失期,蜀军为邓艾所破于段谷。士卒溃散,死伤甚众,而陇山以西遗亦骚动不安宁。
姜维多次攻魏,都因战线长,给养困难,所以难以持久。而连年出兵,没有立下功绩,导致国内怨声四起。同时宦官黄皓与右大将军阎宇进谗言攻击姜维,姜维只得借口屯田,退往沓中,实际上是远离成都以避祸。
景耀六年(263年),司马昭兵分三路大举进伐蜀汉,姜维率军由沓中南撤,奋力摆脱邓艾追击,并且用计骗过了诸葛绪,以阻挡魏军。但由于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绵竹,刘禅请降于邓艾,成都被攻下。不久后姜维接到刘禅的投降命令,乃投戈放甲,蜀汉将士非常愤怒,纷纷拔刀砍石来发泄。姜维打算假降于钟会,并获取其信任,然后挑拨他和邓艾之间的关系,怂恿其叛变,意图趁乱杀钟会,夺其军权,复兴蜀汉。但最后魏国众将没有响应钟会的叛乱,姜维也死于兵变之下,时年六十三岁。
统帅 B
(姜维连岁观兵,风起陇西,中夏未可宁也。虽怀迈世之志,为一时之雄儿,然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玩众黩旅,未能有克矣。)
武力 B+
(姜维年逾六十,犹手杀五六人。)
军谋 B+
(姜维敏于军事,深解兵意。时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维欲使殄敌之术,乃命诸围敛兵聚谷,有事则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引退之日,然后诸城齐出,合力搏之,必有殊功。后钟会大众造剑阁,不得进,已议还计。维全蜀之功,几乎立矣。)
智略 B+
(姜维思虑精密,才兼於人。值蜀亡之际,维欲使会尽杀北来诸将,己因杀会,尽坑魏兵,复立后主。惜乎失败,一死谢国,奈之何哉。)
内政 C
(姜维虽忠勤时事,然累岁出师,致民劳苦,不可谓非失计也。)
魅力 A
(姜维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乐学不倦,清素节约。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及后主面缚出降,维意图规复,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犹张世杰、陆秀夫之于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