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907管理学二考研历年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复习资料!
贵州大学907管理学二考研历年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复习资料简介:
本文为节选,源自攻关学习网完整版,题库可模拟考试,每年更新!
资料全称:贵州大学《907管理学二》考研全套
贵州大学907管理学二考研历年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复习资料摘录 :
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份,共16分)
①部门化
②授权
3目标管理
④组织文化
判断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判断1分,对自己判断的解释2分。注意:不管如何判断,都必须对自己判断的结论进行解释)
①SWor分析可以用来判定某个组织内在环境的优劣及外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但该分析工具仅适用于特定行业中的企业。
②在最高管理层,人际技能成为所有成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
3菲德勒认为,关系导向型领导者倾向于在高控制力和低控制力的情境中绩效最高,任务导向型领导者倾向于在中等控制力的情境中最有绩效。
④组织管理层次的多少受到组织规模与管理幅度的影响,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⑤战略并非计划。
⑤直线职权是指组织内的各级专业管理者所具有的向直线主管人员提供信息、咨询和建议,支持与协助直线主管工作的权力。
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①组织结构设计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②有效控制过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③波特竞争力模型中包含哪几种竞争力量?
4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哪些?
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①为什么有才干的管理者有时也会作出错误的决策?管理者如何才能实现理性决策?
②管理者应该如何掌握员工的动机和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对员工进行激励?
案例分析题(18分)
1997年12月31日,海尔集团整体兼并了安徽省的黄山电子公司。像黄山电子公司这样的企业被海尔集团形象地比喻成“休克鱼”,所谓“吃这种休克鱼,只要注入企业文化,它就会活起来。
但在兼并之初,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海尔人与习惯躺在计划经济温床上的黄山电子人在思想意识上还是具有很大的差别,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是必然的事情。
1998年6月2日上午,合肥海尔劳动人事处下发了全体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通知规定除了技术人员签订五年期合同之外,其余人员一律签订一年的劳动合同。这一举措使得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部分员工不理解,认为一年后公司就不要自己了,加上少数人恶意煽动与散布谣言,慢慢地,不少员工开始由不理解演变为不满,并跟着起哄,直至最后发展成聚众闹事与上街游行,整个工厂生产停顿,歪风盛行,“打、砸事件不时发生。合肥海尔员工要求与合肥市政府对等谈判,以不答应条件就不复工相要挟。一时间,全厂弄得乌烟气,人心惶惶。
面对如此局面,合肥海尔管理高层立即作出重大决策:全厂停产三天,组织全体员工进行集体大讨论。后来,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认真交流与讨论,合肥海尔员工们的思想开始逐渐发生转变,不少员工甚至动情说:“海尔人不能走,海尔管理不能走。”
随后,合肥海尔加快了技术革新的步伐,分别与菲利蒲、三洋、大宇及德国METZ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建立了技术联盟与合作,并新建了三条国内一流的大屏幕生产线,为实现模块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合肥海尔每月一次的最佳员工、最差员工的评选则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合肥海尔员工们的生产积极性。慢慢地,合肥海尔的员工们开始实现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随即,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大大地增强了,工作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工厂的产量则不断上升,产品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8个月之后,在彩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海尔彩电销售火爆,销量一路上扬,合肥海尔开始盈利。
后来的实践证明,海尔不仅医好了“黄山“的瞌睡症,海尔还激活了其他数十条像“黄山这样的“休克鱼。问题讨论:
①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休克鱼的理解?
②吃休克鱼“有何启示意义?
解释以下名词:(6分)
(1)沉没成本
(2)边际替代率
(3)占优策略
如果政府对汽车买卖征税每辆10000元,结合供求分析图说明:(12分)
(1)向买者征税与向卖者征税有什么不同吗?汽车市场销售量有什么变化?
(2)详细解释消费者的总支出、生产者的总收益各自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3)如果消费者总支出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吗?解释原因。
(4)政府税收收入是多少?如果考虑弹性,短期内买卖双方谁负担的税收更多?
(5)如果税收变成20000元,无谓损失如何变化?
四决定厂商垄断势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5分)
五、设完全竞争市场中某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2-20Q2+150Q+100,Q代表产量,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550元,请问:(9分)
(1)该厂商的产量决策和相应利润?
(2)价格最低是多少时,该厂商可保持正的产出?
(3)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六、在劳动力市场上,为什么很多单位招不到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很多高素质的人又找不到工作?(8分)
七、请解释企业伦理的功利观、权力观、公平观和综合契约观。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复苏乏力,可能还会陷入更大的危机。公司的订单在减少,企业管理者压力很大。我们假设有四家公司,其经营者分别持上述四种伦理观点。面对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的压力,他们分别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答:(1)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价值观、观念和原则。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如下几种企业道德观。
①功利主义道德观。该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念有其合理的一面,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也存在着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a.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可能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b.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所以很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一小部分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或资本,获取了绝大部分的利益,而大部分人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利益,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也是不道德的。
②公平观。公平观要求管理者按公平正的原则行事。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管理者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应该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这种道德观在理论上完全正确,但在实践中情况却十分复杂。
③权力观。该观点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生存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保障权、工作权等)的前提下做出。其积极的一面是它保护了个人权利;消极的一面(主要是针对组织而言的)是,在强调个人权利时,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利益,并演变为个人自私自利,任性放纵的无组织状态。
④社会契约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这就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它有很大的局限性。
(2)当面临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的情况时,持有不同道德观念的企业将会采取不同的行为。
①持有功利主义道德观的企业可能采取的行为:一般会分析订单减少、开工不足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企业自身实力,如果兼并收购能够带来利润,而且有能力进行收购,就会采取行动进一步排挤这个企业,直到这个企业被其收购。如果收购并不能带来利润或者自身没有能力收购,企业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例如,利用面临困境公司开工不足的情况,抢它的订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②持公平观的企业可能采取的行为: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会趁机抢订单,如果面临困境的公司需要外包,如果有条件提供外包服务并且提供外包服务对公司无影响,这个企业会提供外包服务。
③持权力观的企业可能采取的行为:更多的是关心开工不足企业现有的员工的权利问题,如果订单减少的企业,无法正常运行,现有的员工的收入生活得不到保障,持权利观的企业一般会聘请面临困境企业中本企业需要的员工。
④持社会契约道德观的企业可能采取的行为:先观察整个行业或地区对面临订单不足的态度行为,然后采取跟大多数企业相同的行为。
……

>>>本文为资料汇编>>>完整版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资料查找>>>同名网站/公众号【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点击/复制/搜一搜/下方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